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評“浙”70年 新聞詳情
浙江宣傳 | 該怎麼看年輕人過“洋節”
發佈時間 | 2023-11-06 09:06:24    

   前些天,上海萬聖節cos(角色扮演)盛況火爆出圈,各路“明星”“網紅”齊上陣,這場年輕人的“百變大咖秀”引發全網熱議。

  有網友説“這哪是萬聖節,這分明是萬梗節”,有網友評論“這次我承認上海的鬆弛感了”,也有網友出來“滅火”,表達了對“崇洋媚外”“文化入侵”的擔憂。

  每逢萬聖節、耶誕節等西方節日,關於“洋節”的話題就會被頻繁提及。那麼,如何看待今年的上海萬聖節?“洋節”,到底是不是“洋劫”?

  一

  何為“節日”?從儀式上來看,多為慶祝或祭祀,其精神內核植根于各國不同國情文化,所以承載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感情。

  春節、中秋、清明、端午、重陽……中國人如數家珍的傳統節日,往往與家庭團聚、祭祖等活動緊密相連,衍生出不同的傳統習俗,凸顯的是中國社會的價值觀和文化傳承;而西方的“洋節日”被國內年輕人更多關注到的是其輕鬆、娛樂的氛圍,諸如愚人節的惡作劇、萬聖節的化粧和戲謔、耶誕節的贈禮和裝飾等。

  回顧今年上海萬聖節的cos場面,不是精緻的西方吸血鬼惡魔骷髏反派,也不是帶著孩子去鄰居家要糖搗蛋,而是“本土化”了。

  其中,有孫悟空、唐僧、財神等中國傳統元素,有甄嬛、安陵容、祺貴人等影視劇角色,還有明星、名人模倣秀、網際網路的經典表情包、本土熱梗,等等。在限定的時間、特定的空間內,很多年輕人cos自己喜歡或討厭、覺得有趣或想要嘲諷的角色,琢磨自己的裝扮夠不夠潮、融梗夠不夠準,盡情做一個快樂的“顯眼包”。網友們更是將其換稱為本土版“萬梗節”。

  再看看今年各地馬拉松比賽中的cosplay,“四大才子”、“東北特色”的花肚兜、“阿凡達”……當代年輕人沒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整活兒的機會,對他們來説,節日是表皮,快樂是筋骨,主打的就是釋放壓力、追求開心。正如周傑倫《稻香》裏所唱:“笑一個吧,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讓自己快樂快樂這才叫做意義。”

  我們不能簡單地給年輕人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我們不提倡過“洋節”,但也不會對過“洋節”的年輕人求全責備、一味指責,而應深一層看到過節背後年輕人的心理特徵和情感訴求,進而加以正向引導。

  二

  筆者認為,有幾個“不等於”需要加以厘清。

  接受形式,不等於認同價值。有人説,陌生感是驚奇與快樂的重要來源。過去,萬聖節、感恩節、耶誕節等被推到國人面前的背後,是各種商業行銷的噱頭,而很多年輕人選擇過“洋節”大多只是為了趕一波潮流,真正知其來歷、文化背景的並不多。

  不難發現,諸如萬聖節一類的“洋節”傳入國內後,大多已被“本土化”改造。比如,講求好彩頭的國人把蘋果稱為“平安果”,流行在平安夜送蘋果,但西方耶誕節並沒有這一“習俗”。我們不能把“洋節”的流行,等同於對其背後價值觀的認同。

  賡續傳統,不等於盲目排外。在中國,傳統節日始終是主流,廣大年輕人對傳統節日所承載的價值和表達的情感熟稔於心,也只有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才能真正牽動大家的心弦。這番滋味在粽子、月餅、餃子裏,這份傳承在清明祭祖、中秋賞月、重陽敬老裏,這種精神和情感更是融於世世代代的家風家教、流淌于華夏兒女的濃濃血脈中。去年,有媒體對2002名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1.4%的受訪青年覺得大家過傳統節日的熱情比以前高漲了。

  我們需要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內涵,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傳統節日,在過傳統節日當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也不能因此把“洋節”攔在門外。“洋節”進入中國,可以説是全球化進程中一種必然的文化碰撞,正如在不少西方國家和地區,“中國節”正越發走俏。比如,今年春節期間,數十萬民眾聚集在倫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廣場,舞龍舞獅,鑼鼓喧天;美國紐約州將中國農曆大年初一定為全州法定節日,世界各地的“中國味兒”越來越濃。

  説到底,“洋節”的偶爾出現只是年輕人日常生活中的點綴。中華民族世代情感、願望、信仰、倫理、禮儀等積澱凝結而成的傳統節日始終是主旋律,需要也正在被不斷發揚光大。

  開放包容,不等於放之任之。中華文明的博大氣象,本身就得益於中華文化自古以來開放的姿態、包容的胸懷。面對“洋節”,無需談之色變,但也不能放之任之。

  在筆者看來,理性的選擇是不忘傳統,秉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理念,抽離“洋節”文化中諸如宗教信仰等西方元素,警惕美西方國家借“洋節”搞意識形態滲透,留存愛、快樂等積極向上的精神元素。

  三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伴隨著“地球村”裏各國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節日文化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扇看世界的“窗”,也給我們帶來了現實考驗。筆者認為,至少有以下三點需要把握好。

  “拿來主義”不可取。我們可以去了解,但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洋節”都要過一過。如果與我們的傳統、國情並不契合,甚至可能相背離,那我們就要有選擇地進行甄別取捨。一些年輕人對“洋節”趨之若鶩,奉行“拿來主義”,完全沉溺于過“洋節”,同樣是值得警惕的。

  年輕人可以追求好玩、新潮,但追求的應是符合中國文化內核的“真善美”,比如在感恩節學會關愛、給予和寬容。讓青少年領略一個斑斕多姿的“地球村”大有裨益,關鍵在於如何教育引領,引導他們涵養家國的情懷,體悟文化的多樣性與民族性,更好地守牢根脈。

  追求狂歡要有度。此次,部分網友對萬聖節cos的一些擔憂,也不無道理。比如,擁擠的人潮會不會存在安全隱患?去年南韓萬聖節狂歡引發的踩踏事件,觸目驚心、殷鑒不遠。

  在上海巨鹿路,警方增派了民警、輔警等安保力量,加強對現場人流、車輛的疏導和管控。部分列車也採取跳停通過的方式緩解現場客流,確保乘客安全。有安全才有快樂,當維護秩序的交警笑答“我不是cosplay”時,這份和諧、歡樂顯得更為鬆弛,只因有了安全這個“1”為前提。

  別把低俗當個性。在公共場所,每個人都應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這是起碼的文明底線、行為底線。聚會狂歡也好,角色扮演也罷,不能“只見消費主義,不見公序良俗”,誰都不能違反法律法規,也不能妨礙他人正當利益。

  如果把低俗當玩梗,為博人眼球而挑戰道德底線、法律底線,那就會給社會、給他人、給自己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個性不是無節制的“放飛自我”,更不是毫無禁忌的“不管不顧”。無論何時何場景,文明都應是一種素質、一種習慣。

來源:浙江宣傳    | 撰稿:之江軒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