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民營經濟發展一直是個沒有太大爭議的命題。這些年,國家的態度非常明確,“兩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原則深入人心。
就在昨天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權益,鼓勵支援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支援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然而近幾年,還是有人總是拿民營經濟做文章,一有“風吹草動”,“離場論”“國進民退”“以人民經濟取代市場經濟”等各色論調就甚囂塵上,動輒“陰謀”“大棋”,唯恐天下不亂。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有全國政協委員就提出,在社會輿論層面鼓勵支援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堅決反對醜化、污名化民營企業的言論。
我們不禁要問,為啥一些“污名化”言論總拿民營經濟説事兒?我們又該如何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一
這些年,網路上不時冒出一些激進言論,有的老調重彈,有的花樣翻新,背後都有較量、鬥爭的影子。歸結起來,有這麼幾種“把式”。
其一,“貼標簽”。顧名思義,就是居高臨下,戴著有色眼鏡進行所謂的“定義”“歸類”,混淆視聽、誤導大眾。比如,給民營經濟冠以新興經濟體“國家資本主義”之名,給民營企業家扣上“資本家”的帽子,企圖抹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和民營經濟發展成就。
其二,“翻舊賬”。不顧時代背景,用時下視角看待歷史遺留問題,要麼“低級紅”、要麼“高級黑”。比如,將混合所有制改革與“公私合營”畫上等號,把加強企業黨建和工會工作強行解釋為控制民營企業發展。還有的“磚家”教條化理解社會主義公有制理論,用早期數據來驗證“國企而非民企才是國家的經濟支柱”。
其三,“放大鏡”。截至2022年9月末,我國民營經濟市場主體已超1.57億戶,如此龐大的體量,有的企業在生産、經營、發展上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再正常不過了,都是正常的市場經濟活動,當然也需要政府及時引導、規範。但總有人以偏概全、上綱上線,把個別民營企業出現的點上問題,放大為行業問題、政府問題,甚至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背鍋”。比如,治理平臺經濟、整頓個別企業,就多次被各大外媒污衊成打壓民營經濟。
其四,“帶節奏”。看似“以理服人”,實則惡意歪曲事實,帶偏經濟發展預期。比如,早年網上發佈的《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應逐漸離場》一文就是反面典型。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夕,有人竟然借著中國將迎來重大理論創新之機,公然發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會改變”的謬論博眼球。
其五,“唱老調”。總有一些言論不時拿“士農工商,商為末”這種封建社會的陳舊觀點來貶低民營經濟的地位,認為商人就是奸詐的、企業就是不良的,進而認為發展民營經濟是錯誤的。殊不知,今天的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家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崇尚誠信、合法經營早已成為一種導向和社會風尚。
“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經過40多年發展,當下的民營經濟已佔我國GDP六成以上,貢獻五成以上的稅收、八成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崗位。事實證明,民營經濟就是那只“好貓”。
二
對於民營經濟,本不該有這麼多無謂的爭論。
1999年憲法修正案首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了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第一次提出“兩個毫不動搖”;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兩個都是”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親切地稱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為“自己人”,提出三個“沒有變”,後來又提出“希望民營企業放心大膽發展”,等等。可以説,這些年來,國家對發展民營經濟的態度一直是明確的。
假如時針撥回到45年前,人們對民營經濟有這樣那樣的聲音尚可以理解。但時至今日,針對民營經濟依舊有形形色色的雜音噪音,不免讓人警惕背後的原因。
很多時候,拿民營經濟“説事”,其實是在為意識形態較量“做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問題是進行政治體制攻訐和意識形態攻擊的絕佳“藉口”。所謂的民營經濟“離場論”“退場論”“清算論”“國進民退”等論調,很多都來自美西方的媒體、學者,他們看似站在“專業角度”討論經濟問題,實則“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含沙射影地攻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比如,利用民營經濟挑撥“姓資姓社”的老話題;凡是沒按西方經濟學教科書走的就是“體制弊端”;政府調控就是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其目的是通過引發爭論掀起社會思潮,借機煽動網民情緒對立、共識撕裂,讓我們自亂陣腳。
説白了,關於民營經濟的論調很多時候只是幌子,就像外部勢力慣用的“人權”大棒、“民主”雙標,最終是為干涉他國內政、攻擊他國政權服務的。
做低民營經濟預期,背後是阻滯中國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圖謀。
當今世界,國力較量離不開科技競爭。企業是創新活動的主體,民營企業更是我國創新發展的主力軍。數據顯示,我國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源自民營企業,80%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民營企業。像華為智慧手機市場份額穩居全球前三,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摘下全球銷冠,大疆創新佔領全球消費級無人機70%的市場份額……
中國民營企業正從跟跑、並跑逐漸轉向領跑。這顯然不是美西方想看到的,於是他們不僅借“反壟斷”“反傾銷”“國家安全”“晶片法案”等手段在外部極限打壓,更妄圖由外及內滲透傳導,抓住一切機會釋放不安信號,借此打擊中國民營企業家的投資預期和發展信心,一旦有企業因此遲疑卻步,那麼就正中他們的下懷。
民營經濟領域屢起爭議,折射出我們自身存在的短板。其中,最突出的是話語權的弱勢。
學界在進行話語闡釋和理論建構時,仍有人在機械套用美西方資本主義的話語體系進行“解讀”,對中國基本國情把握不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夠,原創性的理論建構很少,有時候説到最後成了“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專家説不明白,老百姓搞不明白,一些人對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家缺乏清楚的認識,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認識不足。
百度搜索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資本家”這個詞的指數均值是“企業家”的1.7倍多。科技落後會“挨打”,話語落後會“挨罵”。如果有一天,我們能用自己的學術話語反擊外界關於“國家資本主義”的質疑,揭露西方市場原教旨主義的“真相”,或許關於民營經濟的種種論調就會自行退場了。
2022年1月8日,我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鐵開通運營,這是在台州站拍攝的杭臺高鐵首發列車 圖源:新華社
三
民營企業從迅速萌芽、勃發、壯大,到如今撐起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成績有目共睹,但總有“成長中的煩惱”“發展中的問題”。客觀上説,任何一種市場主體都是如此,外資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皆不例外。
發展的問題要靠發展來解決,改革的陣痛需要改革來平息,中國的事要由中國人自己來主宰。
後疫情時代,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時勢波譎雲詭,我國經濟依然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民營企業作為市場肌體的“毛細血管”,感受最為深切,承壓最為明顯。
在這個企穩回升的關鍵節點,更要放開“看不見的手”,用好“看得見的手”,以擔當有為的“穩”為民營經濟的“進”保駕護航。
湖州市德清縣雷甸鎮的一家民營企業生産車間裏,工人們正加緊趕制一批高精度特種鋼帶訂單 圖源:人民圖片
名氣要更香。民營經濟成長在中國希望的田野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都是“自己人”。比如,暢通參政議政、反映訴求的合理渠道,健全企業家誠信經營激勵約束機制,營造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的輿論氛圍,讓他們有更多的榮譽感、自豪感、成就感,能夠安心經營、專心創新、用心發展。總之,目標就是把民營企業家搞得香香的、民營經濟做得壯壯的。
反擊肅清“污名化”論調,我們不是為某個企業、某個行業“站臺”,而是為民營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撐腰。因此,流言來襲之際,該揭露的揭露、該辟謠的辟謠、該力挺的力挺,光明磊落地站在事實真相的一邊,旗幟鮮明地站在公眾利益的一邊。
預期要更穩。有人説,市場經濟是預期經濟,穩定的預期是經濟發展的“硬通貨”。疫情三年,民營經濟發展處於低谷。面對全球産業鏈重構、現金流不足、訂單流失、人工緊張、兩頭擠壓導致利潤率下降等多重困難疊加,也就不難理解,民營企業正面臨的那種揮之不去的焦慮感、“失重感”。
“穩”本身就是最大的“進”。穩預期的實質,就是以政策的確定性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具體來説,一以貫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扎紮實實兌現各類政策,真心實意解決困難問題,傾情傾力幫助民營企業在震蕩中重塑、在轉型中突圍,這些都是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的當務之急。畢竟,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環境要更好。水大魚大,水優魚肥。營商環境就是市場之“水”。如何依靠深化改革,破除在審批許可、市場準入、要素獲取等方面的隱性壁壘?如何確保各類市場主體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使民營經濟可以參與公平競爭?如何助力民營企業翻越“市場冰山、轉型火山、融資高山”,讓“陽光雨露”能補到點子上、貼到根子上?這些都檢驗著營商環境之優劣、行政效率之高下。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親”“清”風來天地新,剎歪風、療“沉疴”、立新規,破除以權謀私、索賄受賄、權力尋租、利益輸送的“潛規則”,讓法治成為民營企業發展的“護道者”。
還記得2017年,萬向集團創始人魯冠球在《時代契機,我們沒有理由錯過》一文中寫道:回想我們這代人的創業夢,從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東躲西藏,到在計劃經濟夾縫中“野蠻生長”,再到改革開放中“異軍突起”,以及全球化中無知無畏闖天下,可以説是跌宕起伏。
從更廣的視野來看,中國民營經濟這條“大江大河”其實更為跌宕起伏、波瀾壯闊。而且,它還將繼續穿越風雨、奔涌向前,滋養神州大地。
來源:浙江宣傳 | 撰稿:之江軒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