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臨近,“AI復活親人”的話題引發熱議。有商家稱,只需提供一張逝去親人正面半身照,就能讓嘴巴眼睛都動起來,讓照片開口説話。
清明追思,古有舊法,今有新意。傳統清明祭祖背後的價值觀,是一種對血脈的確定、對孝道文化的發揚、對家族傳承的體認。“AI復活親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緬懷和與逝去的親人保持親近,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情感需求,但它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對傳統的清明祭祖價值觀産生了衝擊。
過去,人們通常通過上山掃墓、獻花點燭、網上祭奠等方式來緬懷逝去的親人。而當下興起的“AI復活親人”如同善意的謊言,特別是對思親心切的老人和孩子來説是一帖安慰劑,可以讓人們在某種程度上再次與逝去的親人進行交流,重溫過去相聚好時光。然而,人們對於“數字親人”的擔憂也陡然升溫——這種“改寫生命存在方式的工具”,就如同潘多拉之盒,一旦開啟就帶來各種始料不及的後果。
其一,在傳統觀念中,死亡是生命的終結,人們通過祭祀活動來接受這個事實並表達對逝去生命的尊重,AI技術的出現使得人們有可能在數字層面上“復活”親人,這可能導致對死亡的重新定義,對年幼的孩子或古稀的老人來説,混淆生死界線,甚至可能削弱對死亡不可逆轉性的認識。一個謊言開了頭,就得用無數謊言去圓回來,瞞得了一時瞞不過一世,真相來臨的那個瞬間,比第一時間的坦誠更殘酷。
其二,孝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之一,祭祖活動是孝道文化的具體體現。輕易實現的AI技術可能改變人們對如何表達對先人敬意的理解,從而影響到下一代對傳統孝道文化的傳承和實踐。
其三,祭祖不僅僅是對個人逝去的親人的紀念,也是家族成員之間共同參與的團聚活動,強化了家族紐帶的凝聚力。AI技術的介入可能會減少家庭成員間的實際互動,陷入虛擬現實不能自拔。
其四,利用AI技術“復活”親人涉及到對逝者隱私、尊嚴的尊重,以及家屬知情權等複雜的道德和倫理問題。“數字永生”可能使意識得以存活,但卻無法戰勝真正的死亡,反而會使生者的世界更加混亂。
不知死,焉知生?死亡教育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當一顆叫作思念的種子再次生長,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在清明節等重要的中華傳統紀念日裏,監管要及時跟進,為新技術應用和大眾行為劃清“底線”“高壓線”,正確引導大眾追思。大眾也需審慎使用新技術,對祭祀活動始終保持一顆敬畏之心,追新的同時,別忘了追親才是本質。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評論員 藍珊華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