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最新評論 新聞詳情
潮評社 | “全職兒女”,是另類“啃老”還是新型職業?
發佈時間 | 2023-05-17 10:23:54    

   任何一種新現象都會引發大眾的熱議和好奇,而其背後,往往都有著對應的社會基礎和趨勢邏輯。

  近日,一個很有意思的就業崗位闖入人們視野並被大眾熱議:這個職業叫“全職兒女”。

  01

  媒體調查發現了這種新型的職業,且有“星星之火燎原”的趨勢。

  對“全職兒女”科學的解釋是,這是一種新型的脫産生活方式:年輕人脫産寄居父母生活。他們一般有著較高的學歷和清晰的職業規劃,但受限于近幾年漸趨激烈的競爭環境選擇暫時在家作為過渡,付出一定的勞動換取經濟支援,同時保持學習,嘗試找到職業目標,考公考研上岸。

11.jpg

  就是説,本意看,這只是一種過渡。待到秣馬厲兵時機成熟時,還要努力脫穎而出。

  也如部分“實踐者”所感慨的:這是一份充滿愛的自由職業。浪漫的説辭是:眼前沒有好機會,所以停下來看風景。

  一位在小紅書200粉絲的博主,在發佈了一條“我媽讓我做全職女兒,一個月給我4000”的筆記後,居然獲得了超過2萬人的點讚。

  這與傳統意義上的“啃老”的確有些不同,與死皮賴臉的“啃老”相比,頗有“兩不相欠”的職業覺悟。如果從積極意義上分析,還增加了家庭氛圍的溫馨度。

  02

  那麼,這是挑戰傳統還是現實逼迫?

  在豆瓣小組“全職兒女工作交流中心”,近4000名網友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日常,他們認為在全職陪伴父母的過程中療愈自己,也有人表示“家裏沒錢怎麼當全職孩子?”,還有人對成為全職兒女這件事感到期待和困惑。

  他們更多的相同點在於,成為“全職兒女”的過程中,享受著父母提供的安穩生活,也面臨著雙重的焦慮:既有啃老的情感和經濟壓力,又有不知何時上岸的心理壓力,只能在其中尋找微妙的平衡。

  多數的“全職兒女”對“啃老”這個詞存在抗拒,他們更認同將自己定義為打工人——自己付出勞動獲得報酬的工作模式是等價交換。而認可這類短期“就業”模式的父母面對這兩者的心理狀態也是不一樣的,啃老與全職兒女有著很大的區別。

  更宏觀的背景,一方面是等待就業的年輕人不斷增長,202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1158萬,相比2022年和2021年分別將增長7.62%和27.39%。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被照顧。2021年,中國正式進入了“深度老齡化”社會,64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首次超過14%,2022年,這個數字變成了14.9%。

  “全職兒女”的出現,顯然有著這兩股力量共同糾扯的原因。目前儘管只是個別現象,也不足以掀起整個社會的風浪,但卻不能不引人深思。

  03

  “全職兒女”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其實由來已久,不過定義不同。傳統定義指的是,在家庭中,子女承擔起照顧父母、祖父母等老年人的責任,成為家庭中的“全職”照顧者。

  這與現在出現的“全職兒女”含義不盡相同。且另有原因和隱情,是子女一端出現了問題,試圖回歸家庭,養精蓄銳,以圖東山再起。

  他們的説法是,暫時放棄自己的事業或者工作機會,選擇留在家裏照顧父母。在此過程中,會承擔家務、照顧老人、陪伴父母等任務,並且會得到一定的報酬,比如生活費用、住房等。

  在選擇這類就業的人們的困窘中,“全職兒女”大部分只是在職場上太過疲倦,回到家中進行短暫的療愈。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是要付出一定勞動、聽取父母的要求,而不是一味擺爛。

  對於網路上所謂全職兒女就是好聽的啃老這類説法,他們多數不認可。普遍認為更應該多思考大環境的問題,而不是將原因全部歸咎於個人。對於未來,他們不少選擇在旅居、尋找機會和全職兒女幾種形式之間反覆穿插。

  但在“全職兒女”開始逐漸普及的當下,對於大部分人來説,“全職兒女”與“啃老”之間並不能劃出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全職兒女”們也無法做到對每一份質疑都解釋清楚。

  也許,這只是一種就業環境跼踀下的短暫逃避,也預判不會成為一種長久的就業模式。但非常有必要從中找出“青萍之末”,以適時啟動相匹配的改革,儘早對一個非主流趨勢的社會現象做出相應的對策。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