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政府一紙發文,引發全國關注。這到底是一份什麼內容的文件?
近日,該市政府辦公室專門印發實施方案,不但要求學校推動基本生存技能、野外生存能力和應急救護能力普及,甚至還準備探索將一些項目納入體育中考必考科目。
這是卓有遠見還是一時興起?這正是它遭遇熱議的原因。
01
這紙公文中,對於整體生存技能按照不同教育年齡設計出不同的要求。
這是它的特色和要點。
對小學階段的要求是:學會日常生活自理、簡單傷口包紮、辨別方向、水源尋找、發送求救資訊等,全面普及游泳、長跑、武術、定向等運動項目;
對初中階段的要求是,注重掌握勞動技能,主動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參與種植、養殖等生産勞動;學習掌握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帳篷搭建、野外生火、防災自救等技能。
對高中階段的要求是:熟練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和應急救護技能,主動參與服務性勞動和生産性勞動。
有一句話很值得關注:探索將游泳、長跑科目納入體育中考必考科目。
這三個不同教育階段的要求透露出對於生活、生存教育憂慮。
02
這不新鮮,又很新鮮。
從教育主流趨勢看,生存基本技能的培養已經呼喚了許多年,尤其是發生因為生存能力太差而遭遇險境、甚至直接造成生命消失的事件以後,這種呼籲就會格外強烈起來。
它又新鮮。管理部門日益感覺到這種能力培養的必要性,且以政府名義下文“要求”的,的確屈指可數。
何以這樣一個由來已久、被習以為常化的事情突然變得格外急迫起來了?生存技能教育不是常規教育體系中本應有的嗎?
問題突顯出來是由於現實的需求和逼迫。
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是,城市里長大的年輕人,因為和大自然接觸得比較少,生活的環境也不一樣,野外生存能力就相對比較弱,比農村出生尤其在高山峻嶺中長大的孩子差很多。
其背後大的宏觀背景是,中國的城鎮化率不斷提升,像浙江,2021年已經達到了72.7%,全國也達到了64.72%,這意味著,現在10個孩子中,有6到7個是在城市中長大。
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在城市裏的小孩,野外生存能力低的問題,平時可能不覺得,但一旦遇到突發事件,或者自然災害,他們缺乏自護自救的能力,就會立即突顯出來。
城市教育日常的高枕無憂在一個惡劣的生存環境下馬上變得不堪一擊。
類似的因為生存能力太差而導致的一幕幕悲劇讓整個社會不得不對這類教育的缺失而深深擔憂。
03
這不是杞人憂天。
曾經有機構在全國進行過類似分區域調查,結果發現:在全國所有地區,孩子們野外生存的能力,都不高,全都在及格線以下。
其中有這樣一道題:“在野外帳篷露營過夜時,不能把食物放在帳篷裏,以免引來螞蟻等野生動物,最好把食物放在帳篷的哪個方位?”正確率只有15.16%。
也因此,最近幾年,不斷有人呼籲: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孩子們的野外生存能力出現明顯“退化”。
而在國外的許多國家,包括培育野外生存能力在內的生存技能是教育的一個基礎課程和常規訓練。
曾幾何時,不做“溫室中的弱苗”是激勵一代兒童少年進取的動人口號,這包括品格、意志和能力。
拋開嚴峻的、很少遇到的生存之虞不説,平時時常會遇到的基本生活能力則尤其顯得重要,生活能力過低就可能導致生存能力太弱,這在人的一生中都會是缺憾。
而科技進步帶來的一個必須正視的現實是,當代人生存能力在明顯減弱,還不僅僅專指孩子,也包括不少成年人。整個教育對此的缺失是造成這種憂慮的直接原因,因此整個社會必須高度重視起來。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