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一場大會把“浙江製造”的現實境況與未來思路再次推到大眾面前。而近年來它走過的路徑,可以標示出它來自何方,要去往何處。
01
“浙江製造”最近的一份“成績單”顯示出它前行的速度。這是2020年與2021年的一個對比,由此可見浙江製造轉型、升級的軌跡。
2021年,浙江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0248.1億元,首破2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12.9%。規上工業營業收入全國第4位,為97967.6億元;利潤總額居全國第3位,為6788.7億元;
製造業增加值佔 GDP 比重,由2020年的32.7%增加到2021年的34.5%。
再看效率變革。浙江規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産率,由2020年25萬元/人到2021年的28.5萬元/人;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則同比增長16.3%;規上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速同比高出11.3個百分點;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則同比下降5.8%。
動力革新的成績同樣有目共睹:2021年,浙江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比2020年提高0.2個百分點,達到2.8%;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比2020年提高3.0個百分點,達到62.6%;
值得特書的還有數字經濟,其核心産業增加值佔 GDP 的比重比2020年提高0.5個百分點,達到11.4%;
這個指標也進步很快:世界500強企業比2020年多3家,達到8家;
出讓土地總量中,工業用地比例比2020年提高3.3個百分點,達到52.7%。
對數字敏感、對經濟學各項指標比較明白的人,看了數據就知道,這些成績的取得確實可謂“來之不易”。
浙江新聞客戶端 陳俊 攝
02
這次大會也是連續三年對於浙江製造強調和重視的大會。而浙江新時代製造業的起步則在19年前的2003年。
那一年可謂浙江製造業的一個歷史節點。2003年,在非典襲擾經濟正常進程的情況下,浙江召開改革開放以來的首個全省工業大會,明確提出“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目標。
同年7月,浙江首次全面系統概括發展的八個優勢,提出指向未來的八項舉措,即如今遐邇聞名的“八八戰略”。其中一項正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塊狀特色産業優勢,加快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浙江由此開始一段高度重視製造業的艱辛開拓歷程。
19年後,浙江製造早已今非昔比,在網際網路技術的推動下,已經在將高度由“製造”提升為“智造”,企業以及産品都融進去了更多的高科技元素。
2020年,浙江正式開啟“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之路,那個時候浙江國內生産總值剛突破6萬億。
這個新目標分步落地:到2025年建成國內領先、有國際影響力的製造強省;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這是對2003年的一個自信回應。
尤其是疫情再次突起,並多點散發的不利情況下,經濟面臨著更嚴峻考驗。此時浙江及時發出最強音——加快建設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全力建設製造強省,這是一次義無反顧的決心。
無論是傳統産業+數字變革=新興産業的思路——這反映了一種“有中生優”的堅持,還是“産業大腦+未來工廠”建設,都在一種新的製造業環境下,對於新型技術的技術切入和使用。
浙江最新的思路是:以“415”産業集群為關鍵“立柱”,以“雙核一帶一廊”空間佈局為基礎“橫樑”,奮力打造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
03
“浙江製造”之所以如此被“關照”,這是由時代風雲變幻以及浙江本身的實際情況決定的。
舉目瞭望世界,全球製造業已經開啟新的時代特色,網際網路賦能下的製造業有了更多“智慧”的成分。而“專精特新”無論在任何一個製造業強國都是矢志不渝的理念,如包括德國、日本在內的一些世界製造業強國,百年老店比比皆是,沉迷于一種工業産品的“深耕”往往都是幾十年上百年地持之以恒,這才有了佔據世界同類産品鰲頭的穩固位置和馳名形象。
這是一個考驗耐心的過程,也是在檢驗製造業發展規劃的所有智慧。
製造業是強省之基、富民之源,無論經濟社會發展到那個階段,推動製造業提質擴量增效都是浙江的持續使命。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尤其是要充分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提高高技術製造業比重,這是世界潮流、大勢所趨。
德國製造給世界樹立了榜樣,更給浙江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同樣以中小企業為主,德國培育了大量“隱形冠軍”,而它們是德國製造業長期保持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同理,在民營企業數量高佔比的浙江,引導更多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是中小企業躍遷的必由之路,也是浙江製造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
前不久浙江印發了《大力培育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啟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項服務,力爭到2025年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70家,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而這樣的專心致志,正是作為世界流行的製造業“秘訣”而被認真執行。
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潛流涌動。在洋洋灑灑、風雲迭代的製造業領域,需要的正是鍥而不捨、永求完美的工匠精神。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