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最新評論 新聞詳情
潮評社 | 要引導多元化就業真正成為“潮流”
中國網 · 陳鷹 | 發佈時間2022-01-05 20:23:52    

   今天早間的一篇報道上了熱搜榜前列,可見大眾對於就業渠道、收入水準的高度關注。

  而收入在被充分證明與學歷緊密相關的同時,也在暴露出就業市場稀缺度和飽和度的不平衡。

1.jpg

  01

  媒體報道的這則由北京大學“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課題組所做的問卷調查,始於2021年6月,調查對像是高校畢業生。

  樣本包括東、中、西部地區19個省份的34所高校,樣本量超過2萬人。

  調查顯示,2021年博士、碩士、本科、專科的月起薪算數平均值分別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中位數分別為15000元、9000元、5000元、3500元。

  除了收入這個硬指標大眾最為關注外,“他們去哪了”也被廣為關心。

  這個調查説:2021年畢業生的去向結構已確定單位、升學、出國出境、自主創業、自由職業、其他靈活就業的比例,與2019年比較,沒有大幅度的變化。其中單位就業比例為32.1%,比2019年降低了5.3個百分點。

  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的作用顯著,升學比例為29.3%,比2019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自由職業比例略有增加(上升0.8個百分點),自主創業的比例基本一樣,出國出境和其他靈活就業的比例比2019年都略有下降。

  數據也顯示,2021年“慢就業”“緩就業”“懶就業”的就業觀念略有增加,有7.9%的畢業生選擇了“不就業擬升學”或“其他暫不就業”,比2019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

  02

  就業率是高校最為看重的指標,也是學生報考大學的重要參考。學習自然最終也是為了就業,為了更好的生活。

  就業率隨著經濟發展狀況、科技進步、觀念變化而一直處於動態當中,而這個“硬性指標”永遠是家庭、社會尤其是政府下大力氣努力提高的。因為就業率明顯決定著社會的穩定與否。廣開就業渠道、引領就業觀念改變是全社會共同努力做的事。

  幾十年來的高校擴招讓幾乎百分之六七十的高中畢業生都能有機會進入不同類別的高校學習,有的省市甚至高達百分之九十。

  另一個方面透露出來的就是不少畢業生就業“高不成低不就”、“畢業即失業”的社會整體擔憂。

  繼續學習、取得更高學位成為許多高校本科生的不二選擇。一浪推動一浪,碩士生、博士生也在隨之“擴招”。

  這個趨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推遲了及時就業的焦灼,但是終究要進入社會,進入競爭性日漸激烈的就業市場。

  廣開就業渠道成為政府最“民生”的思慮之一。

  03

  2022年,我國將首次有突破一千萬的各類高校畢業生需要找到就業崗位——如果按照全部選擇就業不再繼續讀書的話。

  這的確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調查顯示,從已確定單位畢業生的就業分佈看,我國勞動力市場結構非均衡化的特點比較顯著。地區、城鄉、行業、單位、職業等分佈的非均衡化特點顯著。

  “就業分流”成為最近幾年整個就業市場最突出的特點。高校畢業生就像一個蓄水池,打開閘門,下面是許多個疏導的溪流,除了主流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就業主流外,有的再讀書延遲就業,有的選擇自主創業,有的漂在就業江湖,等待更合適的機會。

  這種多層面的就業渠道和機會成為疏導這一湖大水順利流去的最緊要的事。

  調查中顯示出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企業是吸納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單位,在已確定工作單位的畢業生中大約四分之三去了企業(73.8%)。民營企業的佔比最大,吸納了超過三分之一的畢業生(35.2%);國有企業的佔比排在第2位,為25.0%;三資企業佔比為6.6%。

  地區、收入、前景、舒適度這些都是吸引畢業生做出選擇的重要指標,而“平衡就業”無疑是需要努力引導的,這和産業佈局有關,也和政府政策引導密切相關。

  要讓人才在不同的地區形成“各取所需”的就業格式,需要對地區經濟做出合理的佈局。這方面,政府大有作為,學子翹首期待。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原創
    標簽模板不存在(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