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冷”新聞,一則“暖”新聞,在這個農曆“小雪”日碰撞在一起。共同折射出社會治理的複雜和人性的健康或扭曲。
01
先看讓人悲憤的這則“冷”新聞。
就在這幾天沸沸颺颺的河南“狗新聞”事件尚未塵埃落定時,一起類似的事件在武漢發生,並且引發了非常嚴重的後果。
事情的經過簡單而複雜。兩個月前一個女孩上班途中被小區裏沒拴繩的寵物狗追逐,受驚嚇後責問狗主人為何不栓繩,被幾名一起遛狗的老太太反擊“我的狗不咬人,如果是跟你親近,説明你不是人類是狗的同類”。
如此大失水準的惡劣話語之後,雙方矛盾一直持續,並且不斷升級。
受害女孩説多次向物業和社區網格群反映無果,每天被養狗的老太太們帶狗在上班的路上堵她,還挑釁説今天又沒拴狗繩有本事來打。她曾購買打狗棍自衛,之後被對方辱罵、擊打。一名疑似養狗人的微信群友,在不同的群裏反擊辱罵,並且表示自己養狗8年從未發生咬人事件,母親遛狗沒拴繩是因為狗繩被帶到另外的房子裏等等。
事發前幾天,她在業主群裏説要“拿命抗爭”,不少業主發聲聲討不栓繩遛狗行為,也勸她冷靜。她説,“她們聚眾鬧事多次挑釁,我要讓小區再無遛狗不栓繩。我拿命來控告,我死了她們這輩子都別想安生”。
結果非常嚴重。沒料到她真的會“以死相拼”,跳樓輕生,花朵一樣謝掉了年輕的生命。
業主自發悼念
這顯然要比河南“狗仗人勢”的新聞結果更為嚴重。在一個失去公理和道德的區域——哪怕最小最小的區域,都可能引發惡性事件。
02
另外一則是“暖”新聞。
新京報報道説,江蘇常州的外賣員李園園的電動車上有兩個外賣箱,一個在後面,放顧客點的外賣,一個放前面,裝著自己的女兒。
李園園將帶著女兒送外賣的視頻發到網路。一家人被越來越多人注意到:312條短視頻共獲讚5500多萬,數次衝上微網志熱搜。電話不停響起,私信多到翻不完,李園園會一一回應送來祝福的人。
11月16日,李園園特意錄製一段短視頻回應關注:“我們條件不是特別好,我們也在努力地想改善這個家庭。”
因為他的“理想”就是所有奮鬥中的中國人的理想,因而激起極大的共鳴。
他坐在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屋裏,微笑著看向鏡頭:“雖然日子過得比較清苦,但我相信美好的生活,正會伴著孩子的成長慢慢向我們走來,陽光也會照進每一個努力的人。”
這是一個“向美而行”的典型例子。李園園不抱怨積極向上的精神正是激發人們內心感動情愫的原因。人們可以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儘管道路也許不同。
03
這兩則新聞,恰恰是社會複雜的小角度反射。而人心的善良與邪惡似乎從來就與社會發展相伴相隨。
河南那個事件引發的思考,持續而沉重。人們在憤怒之餘,也在放寬眼界,思考造成這個“狗主人”倡狂的社會因素,我們時常通過道德去判斷一個人的好與壞,這是與個人道德修養有密切關係的,而造成人們的社會因素其實更加重要,就是説社會要有力量約束惡性、弘揚正氣。
這個武漢女孩“以死相拼”反抗一個奇特小區的事例同樣如此。儘管由於過於極端而引起公憤,而這樣的事情絕不會是個例。無非是這類惡行還沒有到達如這個例子“以死相拼”的地步。
社會一張大網。生活在其中人們都有著共性化的道德標準,有的人也會有個性化的、與社會道德體系悖逆的東西,這些東西一旦不受約束,就會出來趾高氣揚,來深深地破壞業已形成的基礎道德總則。
法律制裁的正是這類惡行。如河南那個例子,新聞媒體連續報道十次,居然仍然沒能讓這件“狗事件”得以妥善解決。這裡面有哪些因素在作祟?即使不論法律,這種顯然違背大眾道德、衝破大家接受底線的事件解決起來有如此艱難?
武漢女孩以死相拼則更容易激起大眾憤怒。就像看到一個特別傷人的場面而大家只是冷漠麻木地站在那裏沉默一樣。
只希望此類事件有一個符合大眾道德邏輯的處理結果。
而李園園的精神才應該成為我們社會主流弘揚的精神。正是社會轉型時期人們常遇到的、與每一個人心理相印的心路歷程。這也正是這一事件引起廣泛社會關注的原因。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