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三亞學院2021年畢業典禮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與廣大畢業生作了一場對話。其中有一段對話視頻在網上火了。視頻中,李書福談到了最近很熱的話題——躺平。李書福説,“躺平”這兩個字反映了一些人內心世界的一種聲音,要躺平還是站立,大家可以有自己的獨立思考。
乍一看,李書福並沒針對“躺平”表達明確態度,而像是回避過去了。但是,從李書福和畢業生的交流、碰撞中,不少網友恰恰讀懂了如何看待“躺平”二字,對部分年輕人説“躺平”也有更深入理解。
畢業生們都年輕,提問多是關注現實。比如,找工作是選擇平臺大點的還是工資高點的,喜歡金融、網際網路的專業會對實業發展造成影響嗎,等等。這些瑣碎問題,在某些事業有成的人士看來也許顯得雞毛蒜皮,但是對年輕人來説,身處選擇的十字路口,這些問題最實際、最真切。
李書福沒告訴畢業生非此即彼的答案,而是保持開放,讓畢業生多思考。他希望大家根據自己的認知水準作出方向性的選擇然後再做決策,定下來以後就得好好幹。李書福的這種回答看似模糊,實則難能可貴。
在很多場合,網友習慣聽到的“標準答案”是:年輕人不要被眼前的暫時的利益所吸引,要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胸懷大志、努力奮鬥,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等等,這些都是極其空洞、不接地氣的,沒有為解決具體問題提供指引。
李書福的分享,道出了人生和社會的複雜性、多元性和可能性。他沒有指出一條畢業生必須要走的路,他提醒畢業生們:不同的認知水準,不同的方向選擇,不同的細分決策,不同的執行操作,決定了不同的人生結局,他反覆啟發畢業生們要去思考,要提高認知水準,要保持積極進取。
就像吉利辦教育,如今成績斐然,可李書福説,這不是一開始規劃出來的,而是探索出來的。李書福只是有著純粹想法,就是要懷著公益之心把教育做強做大。因此,在三亞當政府把500畝地批給他作為房地産用地時,他拒絕了,他把500畝房地産用地變成教育用地。李書福是個有自己思考的人,他的選擇體現了思考和見識,他堅定去執行,成就了人生。
因此,年輕人説“躺平”,別太當真。年輕一代有迷惘,甚至在選擇關頭想退縮、在困難面前想低頭,是情有可原的心理,也折射出上下求索的精神。從歷史來看,沒有一代人曾垮掉過。今天那些在網上自稱“躺平”的年輕人,同樣不會是垮掉的一代。在朋友圈吐槽,在親友前抱怨,是情緒的出口。我們該看到的是,他們是努力的一代,他們是偶爾想放棄卻不斷堅持的,他們是即使深夜痛哭過而第二天還忍著淚奔跑的,他們正在探索中找尋人生方向。
相反,一味指責年輕人“躺平”,要麼是過於較真,要麼是忘了當年也年輕過。面對激烈競爭和房價等壓力,總是打著雞血苦幹實幹,那不是真實的有血有肉的年輕人,而是一個機器人。我所看到的優秀年輕人,嘴上説“躺平”卻沒不努力的,嘴上説“裸辭”可幹活是勤奮的。“躺平”也好,“裸辭”也罷,生活面前,他們都在腳踏實地、負重前行。
三亞學院這場畢業典禮上,畢業生面對未來時那些困惑和迷惘,讓很多人看到那就是一群真實的年輕人。而李書福回應年輕人疑問時,也體現了真實和對年輕人的理解。移動網際網路為一些年輕人提供了表達“躺平”的出口。他們需要的不是被教育,需要的是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
生活不易,選擇很難。希望廣大年輕人都能如李書福所説的那般,有自己的思考,想清楚要過怎樣的人生,多去執行,蹚出一條幸福的人生路。路漫漫其修遠兮,當上下而求索。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張淵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張淵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