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5個國際博物館日。抖音發佈博物館數據報告,截至2021年5月,抖音上博物館相關視頻數量超過3389萬,播放超過723億次,獲讚超過21億。報告顯示,故宮博物院為抖音最受歡迎博物館,獲讚近2.4億次;《清明上河圖》為抖音最受關注名畫。
足不出戶,“走”進所有博物館,“看”見所有想看的文物。這是抖音海量視頻與播放量,呈現給世人的文物新“活”法。
傳統博物館最大的特點是借助實物藏品進行敘事。“館”必躬親,普通老百姓不可能做到。另一方面,每座城市的博物館數量有限、空間有限,而市民的假日同樣有限,造成的尷尬現實是,館望人興嘆,人望館興嘆,各自都有遺憾。
今天的抖音已是人氣最旺的短視頻平臺。哪人最多,哪就有最多的需求。同理,哪有需求,哪就有短視頻供給。在抖音平臺,可以“參觀”到全國各地的博物館。沒有時間和場地的限制,沒有疫情的障礙。一個個短視頻,或唯美精緻,或酷炫搞笑,博物館內容超過21億的點讚,就是這麼來的。
博物館是文物的保存者和歷史的記錄者,也是文化的“存儲卡”和“解碼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抖音通過豐富的短視頻,正在逐漸讓藏在博物館中的文物“活”起來,被普通大眾看到並接受、了解並喜愛。
據報道,除了短視頻,抖音還開通雲上直播,連續2年邀請博物館館長、文化名人等現身直播間,和網友交流互動等等。也就是説,除了讓人們看,還會提供分析、講解,幫助大家認識傳統文化,增強對傳統文物的熱愛和理解。
值得稱道的地方是,抖音成功調動了普通大眾的積極性。這不是抖音單方面的傳播和造勢,而是以廣大網友為主體,充分激發了用戶的生産力。在製作和傳播短視頻的過程中,普通大眾有了強烈的參與感,也有了明顯的獲得感,在不知不覺間成為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一份力量。這一點彌足珍貴,恰恰解決了長期以來“一對多”傳播方式的痛點。
平臺越大,承擔的社會責任越大。公眾的注意力是一種極為稀缺的寶貴資源。抖音會做什麼,打算讓人們通過這個平臺看到什麼、收穫什麼,折射出的是抖音的導向和價值觀。從之前的抖音“非遺熱”“三星堆考古熱”,到現在的抖音博物館熱,可見抖音一直在致力於傳播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抖音具備擔當和社會責任感的有力體現。
抖音的做法還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方案。當前,疫情在全球蔓延,防控形勢嚴峻。國際博物館協會希望全球博物館一起行動起來,共同探討在世界範圍內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背景下,博物館面向未來應如何應對多重挑戰,及時調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積極探索博物館發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很顯然的挑戰之一就是:博物館該如何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從而做好社會服務、進行宣傳傳播、加強和公眾的溝通,最終發揮自己的功能?
時至今日,在數字化方面,很多博物館已經卓有成效。早在1998年,河南博物院網站正式上線,拉開了我國數字博物館建設的大幕。借助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很多博物館建立數據庫,把文物數字化。從抖音上的博物館熱,可以得到的啟示是,博物館不妨順應時代潮流,今後在傳播上更加專注和創新,不斷豐富傳播載體和形式,講好自己的故事,拉近和大眾的距離。那麼,博物館在疫情之下反而能獲得更高關注,凸顯更大的社會影響。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