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最新評論 新聞詳情
潮評社 | 吉利深化組織變革,化危為機共擔當
中國網 · 劉雪松 | 發佈時間2020-06-17 17:11:55    

   突如其來的這場疫情,給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巨大挑戰。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面臨的形勢尤為嚴峻複雜。如何應變而變、化危為機,考驗著企業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很多企業通過加強技術創新、進一步拓展市場、彌補産業鏈短板等等有效的“招數”,努力止損,頑強生存。但化危為機,繞不開一個重要的前提——企業是否有一個強健的肌體。

1.jpg

  應對危機挑戰,企業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全體員工在同一條船上。因此,全體員工需要迎難而上,而這離不開企業通過組織變革,激發每個員工的活力。近來,不少企業就在深化組織變革上下功夫,發揚奮鬥者文化。比如吉利推出高績效管理攻堅戰,通過“2422”的績效評價機制(前20%是優秀奮鬥者,40%是稱職員工,20%的員工需要進一步提高,最後20%的員工暫時難以勝任崗位)甄別奮鬥者,將優勢資源向奮鬥者傾斜,最大限度激發人員潛力與組織活力。隨著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汽車工業進入寒冬,破産、重組、並購時有發生。疫情當下,全球經濟低迷、單邊主義抬頭之時,企業活下去,員工才有飯碗;企業瀕臨絕境,就增加了全社會就業的壓力。因此,企業扛起責任,以績效引領深化組織變革,是務實之舉,也是明智之舉。同時員工也應認識到,企業不是員工的避風港,而是員工實現價值、為共同願景而拼搏奮鬥的舞臺。
  沒人會否認,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是需要組織變革的。然而很多企業對於其迫切性,認知不一。有的等到企業無法運轉時再變革,為時已晚。因此,一個持續健康發展的企業,必然是不斷向外拓展,同時不斷刀刃向內的。通過及時變革,從而保持肌體健康。吉利在此時深化組織變革,恰恰是時機,也是機遇。困難當前,大家都有危機感,才有責任感。此時組織變革更容易獲得支援,從而助力企業戰勝困難。
  也沒人會否認,變革總是會觸碰到一些人的利益。會有人的收入增加而欣喜,也會有人因為崗位調整而不悅。這是常態,都可理解。但是市場經濟永遠處在競爭中,沒有一勞永逸的“舒適區”。無奮鬥,則無未來。員工有吐槽、甚至有離職也正常,但也應調整心態,積極面對新情況,不斷提高能力適應變革。高績效管理是全球通行的管理模式,績效考核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常態,沒有人能置身其外。高挑戰、高績效、高回報,將優勢資源向奮鬥者傾斜,能最大限度激發人員潛力與組織活力。
  如果旁觀者、甚至局中人,武斷地將績效調整與裁員聯繫在一起,這就將企業常態化的科學管理,當成了陰謀論。這種不惜以最大惡意揣測組織變革動機的思維方式,恐怕不是對企業管理基本概念的無知,而是對自身的能力缺乏認識,或是對利益訴求定位過高。
  全社會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沒有一家企業是以經營發展中的人浮於事而甘於受阻的;也沒有一家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以承擔社會責任之名無視冗余的存在、甘願讓企業沉重的翅膀墜落不起。否則恰恰是典型的不負社會責任表現。放眼全球,在這一波生存競爭與發展中的國際企業,通過組織變革而做出相應調整的比比皆是。這是規律,是科學,也是法則。
  企業通過深化組織變革,激發生存發展的活力、內生的競爭動力,是為承擔社會責任的可持續性做長遠打算。吉利便是典型的案例。吉利推出藍海培訓項目,通過設置跨專業、跨組織、跨部門的針對性內容,通過訓戰結合、問題解決、自主學習等培養模式,員工通過再培訓後可以提升綜合能力,找到更適合發展的空間與崗位。員工在培訓期間,基本工資和崗位工資照發。培訓是為了提高員工的能力,同時鼓勵員工去實現“高挑戰”的目標,激發每一位員工的工作熱情,共同推動企業目標實現。此中無論去與留,都是一次難得的歷練,是為員工注入強大的生存能力。有人以培訓期間沒有“績效工資”而表示不平。這種質疑同樣是缺乏基本邏輯、不具法理的。績效工資是由員工創造的業績與效益組成的,培訓期間的員工並沒為企業創造直接的效益,績效工資從何談起?
  不得不説,在應對疫情這場考驗面前,包括吉利在內的不少企業是很有責任感的,千方百計化危為機,千方百計讓員工得到物質保障並且實現能力增長。其實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吉利早就持續加大對數字科技領域投入,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優勢,培養複合型人才藍海培訓項目,便是一個創新的載體。企業與員工都要面向“藍海”,不可能溫水煮青蛙。這是企業與員工一起強化能力、迎接挑戰的變革,是強身固本、強化信心的必要舉措,也是企業文化認同與信心能力確認的過程。此中原理,包含著風險挑戰面前的生存原理。企業與員工能否同生存、共命運,都必須過好這道坎。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