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最新評論 新聞詳情
潮評社 | 以生態底色為發展增添亮色
中國網 · 胡夢笑 | 發佈時間2020-05-25 09:16:27    

   東經119.6°、北緯30.5°,地圖上這個小小的坐標經歷了從灰頭土臉到生態興村的蛻變。從礦山到青山,從“賣石頭”到“賣風景”,安吉余村的故事成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樣本。

1.jpg

  2020年是“兩山理念”提出15週年。近年來,浙江找準綠色發展的跑道,把“兩山”化為浙江大地的生動實踐,讓青山綠水源源不斷地顯露出勃勃生機,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兩山理念”的實踐,為破解鄉村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困境,實現生態價值的轉化提供了具體方向,描繪出一幅以“綠水青山”為生態底色,以“金山銀山”為發展亮色的美麗鄉村畫卷。實現鄉村振興要充分保護和利用好“綠水青山”這一生態價值轉化的基礎,不斷增強廣大群眾踐行“兩山理念”的思想認同和行動自覺,不斷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
  要以産業興旺為支撐、以生活富裕為根本,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經濟效益的通道。“綠水青山”不僅是我們所看到的山山水水,鄉村的一草一木一蟲一獸都是一種資産,鄉村乾淨的空氣、爬滿青苔的石頭房、褪了色的老物件、三透九門堂的古民居,還有簡單的生活方式、純樸的鄉風民俗等等,這些都是鄉村所擁有的“綠水青山”,都可以通過適當的通道轉化成“金山銀山”。鄉村要振興,産業必須興旺,而這些“綠水青山”就是業興民富的基礎。鄉村旅遊、鄉村民宿、現代農業、文創産品等都是“美麗生態”到“美麗經濟”的轉化通道。要立足不同鄉村的資源稟賦和獨特優勢,利用好山、水、林、田、湖等“美麗資源”,以“一村一策”來具體分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走出一條各美其美的産業發展道路,讓“綠水青山”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聚寶盆”和發展經濟的新動能。
  要以生態宜居為目標、以鄉風文明為依託,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文化內涵的通道。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綠水青山”是生態宜居的具體表現。一方面,要改變原先“垃圾無處去、污水到處流”的臟亂差面貌,改善農村居住環境,讓天藍水清山綠的美麗生態為“美麗經濟”和“美麗生活”打好基礎。另一方面,要創造宜居的人文生態環境,讓鄉村的好生態、好生活吸引城市居民到鄉村。鄉村的改造與提升要避免大拆大建、千村一面,要在修舊如舊中保持原貌,傳承歷史記憶,留住“綠水青山”,留住美麗鄉愁。承載了歷史與現實的雙重痕跡,浙江的許多鄉村都具有豐富的文化積澱,要守護好這些寶貴的資源和財富,建設具有文化內涵的宜居鄉村。要傳承好鄉村民俗、傳統手工藝、地域文化等文化根脈,讓鄉村旅遊多一些“文化味”和旅遊過後的“回味”。
  要以治理有效為基石、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治理現代化的通道。鄉村治理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是“綠水青山”轉化的另一種通道。要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讓鄉村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比如浙江仙居的“綠色調解”,以過錯方為村集體植樹的形式將村民解決矛盾的固有傳統、習慣做法與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結合起來;浙江麗水組建“畬娘找茬團”、“‘兩山轉化’評分團”、“法官説理團”等積分評價團隊,並打通群眾從積分獲得到積分使用的通道,實現積分變現,村民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以“兩山理念”為指導,以治理有效為保障,浙江各地不斷擦亮生態底色,使農房變成了景觀,農村變成了景區,一條以環境為基礎、以村民為主體、以謀發展為根本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在浙江的鄉村大地上彰顯巨大潛力。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胡夢笑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胡夢笑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