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最新評論 新聞詳情
潮評社|撬動教育普惠:數字化平臺培育知識共同體
中國網 · 王陸 | 發佈時間2020-05-19 00:21:09    

   一場疫情,讓中國和全世界都被動地開展了大規模的線上教育,同時也推動了線上教育往前邁進了一個時代。從最發達的北上廣深等地區,到相對偏遠到農村山區,免費的數字化技術,正在普惠到中國的每一個角落,讓師生首先成為了數字教育的受益者。

  疫情期間,全國有14萬所學校、300萬個班級、1.3億學生在釘釘上上課,有600萬老師在釘釘上累計上課超過60000萬小時,創下了前所未有的線上教育實驗。
  這場實驗直觀來看,是直播課堂解決了遠端教學問題,但在一場場喧囂的直播課程背後,越來越多校園依賴數字化平臺復工複學,老師們更適應在平臺上與學生、家長溝通互動,而學生們也更快地接受了這種即時學習、分享資訊與知識互動的形式。
  移動化、線上化、智慧化的數字化平臺,為學校立體化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有效支撐,成為教育領域的數字新基建,在教學和學習效果的驅動下,幫助校園形成“知識共同體”,以此為支點,釘釘這類數字化平臺正在撬起更大範圍的教育公平和普惠範圍。
  “數字土壤”培育知識共同體
  由於疫情的影響,教育部在新學期開學前發出了“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幾乎全中國的中小學都迅速響應這一號召,並在疫情期間開啟了全國性的線上教學。
  儘管幾乎所有的中小學教師都沒有線上教學的經驗,但這一時期,中小學教師運用數字化平臺承擔起了線上上課的任務。
  據統計,僅2月10日開學第一天,全國就有300多個城市的學校通過釘釘的直播功能開展教學,覆蓋了全國約5000萬學生。
  從最初把教學內容搬上網路的內容數字化時代,到這次受疫情影響把教學過程搬上網路,逐漸步入平臺數字化,教育和數字化技術的融合正在提速。
  但由此備受關注的線上課堂,就是未來教育數字化的全部嗎?筆者認為,線上課堂只是學校教學工作中的一部分,未來校園不是僅依賴於線上直播課實現教學數字化,更不是簡單的傳統教學網路搬家,而應該是讓教育的全部過程都實現數字化,形成數據生産、流動、分析、反饋的迴圈,讓數字化平臺作為推動教與學的創新的基礎設施,幫助每一個教育組織形成以學為中心、充分互動和對話的知識共同體。
  在山東省棗莊市,陰平鎮中學是一所農村中學,自2015年9月使用釘釘智慧校園,五年來以其“組織線上、溝通線上、協同線上、業務線上、生態線上”五大線上的“新工作方式”,迎來了學校辦學水準的跨越式發展。
  疫情期間,陰平鎮中學在釘釘平臺上創建了一個教師培訓學校的虛擬組織,每位教師都是這所虛擬學校中的一員,並建立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班級群,借助釘釘班級群的功能,開展理論知識直播講座,用視頻會議方式開展了網路觀摩課等豐富多彩的校本研修活動,並通過每天在釘釘平台中的成果展示配合打卡等功能,分享教師們每天的教學與學習收穫。
  這所農村中學通過在平台中開展個人反思和群體反思,實現同儕互助式的新的教學改進計劃,形成了一個時時可學、處處可學的知識共同體,開創了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
  今年3月份,陰平鎮中學的數字化教學案例,經過層層推薦,榮獲了教育部疫情防控期間教師線上教學組織實施工作優秀案例,成為山東省唯一入選的農村學校案例。
  在陰平鎮中學案例中,教師的專業學習不再是僅僅依賴外部的知識輸入渠道,而是形成了基於本校教師的教育經驗和實踐性知識的“數字土壤”,借助釘釘這一資訊化平臺的暢通有效的對話渠道,培育出了一個高效學習與發展的知識共同體。
  在上海閔行區黃浦一中心的世博小學,不僅教師是知識共同體中的成員,家長們和學生們也成為了知識共同體的成員。
  世博小學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孩子們在家為家長們宣講垃圾分類的方法等實踐活動被家長們錄製成小視頻上傳到平台中,家長們還同時把自己的經驗與孩子們的作品等也都拍照上傳,這些數字資源不僅記錄了孩子的成長與進步,也為知識共同體貢獻了新的知識資源。
  教師、學生和家長都轉變為了知識的生産者與分享者,共同耕耘“數字土壤”,培育出了數字家校共育的優秀典型案例。
  數字技術下沉,撬動教育普惠
  在釘釘數字化平臺上形成的知識共同體,正是未來校園的雛形。
  在未來校園,知識共同體中的所有成員都將通過互動分享來構建新的知識,學生和老師都不再是知識的消費者,而是知識的生産者,他們構成了整個學習體系中的動力系統,知識也能通過暢通的流通渠道,不斷地被建構、被優化、被共用和被創造。
  釘釘以校園管理、教學工作、家校工作和成長記錄等不同維度,讓教育的全過程實現數字化,形成數據生産、流動和分析的迴圈,同時伴隨知識的建構、共用、優化和創新而形成的知識共同體成為推動教學創新的“新能源”。
  正如陳麗教授等所指出的:網路不僅改變了教育的服務方式和組織方式,也正在改變知識的內涵、生産方式和傳播方式,進而推動教育變革。
  以釘釘“家校共育2.0”為例,圍繞教師的教學教研工作,在課後環節推出了線上智慧練習平臺,學生可以在上面做個性化練習,系統可以智慧批改,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報告,了解每個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在數字化技術的輔助下,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
  更重要的是,哪怕在偏遠農村學校,聯動共用的數字化平臺都是快速易得的,這種數字新基建能夠避免形成新的數字化代差與教育鴻溝,真正助力教育普惠的下沉。
  疫情期間,數字化技術通過下沉的方式,賦能到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和學生身上,讓一線的普通教師都能夠享受到技術帶來的高效便利,甚至幫助他們自我提升,優化教學改進。
  筆者認為,只有讓每一所普通的學校、普通的教師在數字化技術的賦能下,實現內部螺旋式的正向成長,才能離教育公平、和教育普惠更近一步。
  隨著後疫情時代的開啟,學生們正在逐漸返回校園,因為疫情而被動參與了線上教育的教師、學生和家長們作為知識共同體的成員,會因為在數字化平台中的知識互動,進一步促進教育數字新基建的發展,一個公平、透明、普惠的數字化教育環境正在形成。(本文作者王陸係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北京市基礎教育資訊化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

來源:中國網    | 撰稿:王陸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王陸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