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最新評論 新聞詳情
潮評社 | 愛心留下,也是佳話
中國網 · 劉雪松 | 發佈時間2020-03-11 18:47:38    

  日前,在杭州蕭山打工、生活了30多年的河南籍男子李術強,將一袋裝有將近13萬元現金的塑膠袋送到杭州蕭山瓜瀝鎮疫情防控辦。老楊説,“大家都在抗擊疫情,我想捐點錢表達一份心意”。

85353dbc-2a0e-4e90-8230-639c99eb0367.jpg

  老楊大愛之舉,成為當地佳話。然而當得知老楊一家七口僅靠收廢舊物資維持生計,決定如數退還這筆沉重的捐款。老楊堅決不肯收回,他説,現在國家有危難,我要懂得感恩,這份心意,就當感謝回報社會吧。幾經推卻,鎮裏最後想出折中的辦法——婉拒了12萬元捐贈,接受了老楊9273.4元。

  婉拒12萬、接受9000多元,鎮政府為捐贈者量力而行,這份體恤、這場互動,本身也應成為愛的佳話。疫情襲來,國家有難,很多像老楊一樣的普通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守望相助、風雨同擔。這份家國情懷,情重如山。

  然而赤膽忠心,不能捐到赤貧。不能讓這麼有愛心的人往後生活艱難。這是公益慈善的倫理所在。瓜瀝鎮黨委、政府與老楊的這場互動,不是傳統概念上“愛與被愛”的互動,而是“愛與愛”的互動關係。把愛心收下,請把基本生活的保障留下。這是瓜瀝鎮在疫情面前同樣暖到人心的一份溫情、一份體貼,是道義同擔的社會責任體現。

  災疫無情,人間有愛。這場疫情,富人慷慨解囊,普通人一起拾柴。愛心像火焰,溫暖了整個大地。此中也有很多生活並不寬裕的老人,把暮年養老的家底悉數奉上。愛心匯聚,令人動容。然而大難面前,愛心無差別,力量有大小。倘若所有的捐贈來者不拒,很容易打破承受力的均衡。因此區別不同人群,尤其將捐後養老難以保障的老人、生活難以維計的家庭,如何細心甄別出來,這也是行政部門、公益慈善機構的責任所在,道義所在。

  公益慈善的理想境界是,眾人參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盡到所能。如果因為這場疫情的自發捐助,導致愛心涌動的一部分特殊捐贈者本身處於生存窘迫的境地,相信被捐贈者也是不願接受的。更何況這次受贈者是國家和政府。這就是愛心在傳導中特有的互動關係,最寶貴的體恤關係。

  蕭山瓜瀝鎮與捐贈者老楊的“愛心”磨合,是一場不負愛心的良性互動。考慮捐贈者生活實際,顧及這個愛心家庭維持生活的未來,目的是讓社會大眾的愛心更有可持續性。比起捐贈數字,愛心價更高。面對特殊群體毫無保留的愛心捐贈,我們可以感動,但不能工作被動。可以把愛心留下,但不能讓特殊群體留下未來生活的困難。愛心到位了,尊重和致敬也要到位。相關部門和機構在這場愛的洪流中做好分人群、分角色的公眾引導工作,起到承受能力的調節作用,同樣能夠用細緻的體貼與溫暖感動、感染更多的人,同樣可以成為疫情下大愛無疆的佳話。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