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于 2017-11-08 08:47:49 來源:中國網 作者:李斌 楊雲寒 丁薩 張雲松 責任編輯:胡金
11月7日,1.65億年前捕食蟑螂化石,在杭州淳安正式命名為“千島湖金鉤蠊”,這是目前國內發現的較為完整的金鉤蠊(捕食蟑螂)化石,作為鎮館之寶,已經獲得國際認可的金鉤蠊模式標本將永久保存在千島湖自然博物館內,並將作為唯一的命名參照,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的財富。
“金鉤蠊可以説是蟑螂的祖先,不同的是金鉤蠊是捕食蟑螂,現在的蟑螂,也就是我們説的小強是雜食性的。”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國際古昆蟲學會副主席任東介紹,該化石的屬名為“鉤蠊”,是特指該類化石的産卵器彎曲成鉤狀。該研究化石由“千島湖自然博物館提供”,因此新物種名用“千島湖”命名。
千島湖金鉤蠊,在動物學的分類位置屬於:昆蟲綱,蜚蠊目,蛇蠊科,金鉤蠊屬。蛇蠊科是蜚蠊(蟑螂)昆蟲中具有捕食習性的類群。
“早期報道的種類均為殘缺的化石,保存均不理想。本次研究是對早期研究工作的重要補充,使得我們可以更加詳盡的研究這類化石以前不知道的形態特徵。對産卵器、尾須、口器等特徵了解的更為全面,為進一步研究蟑螂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任東指出,這類昆蟲已有1.65億年的演化歷史,而人類是演化歷史只有600萬年左右。蟑螂的起源和演化歷史比人類要悠久而且經久不衰。其中的原因是生物學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據介紹,千島湖金鉤蠊,最初由千島湖自然博物館創始人李躍卓于內蒙古發現的,此後捐獻給任東,任東潛心研究4年之久,最終將這一研究成果于2017年10月發表在澳大利亞出版的著名科學刊物SCI上,論文發佈之後,金鉤蠊正式獲得模式標本,這意味著今後發現的此類新標本都要以它的命名為對照,是無價之寶。
李躍卓稱,千島湖金鉤蠊是千島湖自然博物館第一件模式標本,今後千島湖自然博物館將建設模式標本廳,陸續收藏發佈更多的模式化石。李躍卓是國內知名古生物化石收藏家,千島湖自然博物館是李躍卓在國內創立的第四家博物館,也是由他創立的博物館中面積最大的博物館。千島湖博物館將於11月8日正式免費對外開放。
(中國網作者 李斌 楊雲寒 丁薩 張雲松 報道)
Copyright @ 2000-201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中國網浪潮新聞
本網站所刊登的中國網各種新聞﹑資訊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中國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嚴禁下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