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教育 新聞詳情
高校參與中小學科普教育應成常態
發佈時間 | 2023-09-27 15:14:32    

   全國科普日期間,北京科技大學自然科學基礎實驗中心的教師利用休息時間,為北科大附屬小學的學生展示了“清水五變”“神奇的茶壺”“智慧車製作”等有趣的實驗項目,讓學生們在“做中學”,體驗了科學探究的樂趣與魅力。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年來,國家密集頒布一系列有關政策,鼓勵高校通過教育活動、資源供給、設施使用、機制創新等方式,開展科普活動,主動對接、引領中小學科學教育。

  其實,國外高校自主參與中小學科普教育,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這也與國外高校的教師評價體系有關。科普作為社會服務的重要內容,是大學教師的評價維度之一。比如,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兩位教授自主發起的“科學與健康夥伴關係計劃”,自1987年啟動延續至今。他們根據學生的興趣需求招募志願者,然後對志願者進行培訓、考核和面試、授課試講,以保證活動品質。以教授個人信譽擔保,通過高校實驗室和基金會,共同為活動提供實驗器材等。這種模式的核心在於,高校和教授將科普作為一種社會責任,以高校為平臺,聯合撬動更多教育資源,合力助推中小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麻省理工學院的官方網站也上線了69個面向中小學的科普課程,目前已經全部開放。這些成熟的經驗和模式,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高校可以進行更多主動的機制探索,為提高中小學生的科學素養貢獻力量,充分發揮其知識生産、知識傳播、知識應用的基本功能,從而實現服務社會的重要使命。對此,高校需要轉變傳統觀念,拆除實體的墻、制度的墻、思維的墻,視科普為基本的社會責任。在有序規範的前提下,在空間上敞開校門、實驗室大門;在制度上,鼓勵院係所和實驗室主動承擔科普工作,允許用於科普工作的正常損耗,並建立相關的使用和維護制度;在思維上,強化高校主動參與中小學科學教育的意識和責任。

  高校主動“走出去”“請進來”,可以視為“科技小院”的科普教育升級版。特別是理工農醫類高校的院係所這一層面,可以作為組織主體,聯合科技企業或協會等,邀請本碩博在校生、教授、科學家、企業家、院士到中小學授課或作公益講座,也可以組織中小學生到高校或企業中來,在實驗現場體驗科學魅力。高校也可以通過對中小學教師的培訓培養,助力中小學師生共同提高科學素養。高校教師、科學家以講座嘉賓、校外科技副校長、項目指導教師等身份,可以與中小學定點結對,定期開展科普活動,如科技前沿講座、指導科學課程建設與實施、擔任科技社團的校外指導教師、結對校內科學教育教研組或團隊、組織科技實踐活動或科技研學夏令營等。

  高校還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學科優勢、人員優勢、設備設施優勢,針對中小學生開發科普內容的數字化資源,放在學校官網、官方視頻公眾號等平臺,面向大眾免費使用,以惠及更多邊遠地區的中小學生。除了上述探索實踐,還可以通過外部的激勵機制加以推動,比如將高校參與中小學的科普工作逐步納入高校資訊公開清單、“雙一流”建設與評估內容等,做到以評促建,引導發展。

  (作者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數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來源:中國教育報    | 撰稿:王學男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