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新經濟 新聞詳情
微短劇裏的年輕演員 拼演技 盼流量
發佈時間 | 2024-07-30 10:07:50    

   近年來,微短劇憑藉快節奏、高密度和強情緒,成為網路視聽産業快速崛起的“新賽道”。國家廣電總局將微短劇定義為“單集時長從幾十秒到15分鐘左右,有相對明確的主題和主線,有較為連續和完整的故事情節”。

  據了解,拍攝微短劇的演員主要是95後年輕人。他們是如何投身微短劇行業?大浪淘沙下,微短劇又會有怎樣的未來?

  她把拍微短劇當愛好

  作為寧波財經學院象山影視學院的大二學生,沈音孜是“非科班”出身的微短劇演員,廣告學專業的她被“經紀人”看中,並在2023年5月出演了她的第一部微短劇《你是我的歲歲陽光》。

  “拍攝週期很短,有的時候開機前一天才會拿到劇本。”沈音孜表示,微短劇行業發展非常迅速,拍攝的節奏也相對較快。

  雖然不是專業出身,但沈音孜出演的反派角色卻深入人心。沈音孜笑稱,這跟她愛玩劇本殺有一點關係。因為學校靠近象山影視城,沈音孜有了很多“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拍攝機會。

  2023年,400余部影視劇在寧波象山影視城開機,其中網路微短劇佔據了2/3的體量。這當中,有逆向穿越、b站爆火、豆瓣評分高達8.6的《古相思曲》,養成繫戀愛劇《風月變》,古代版史密斯夫婦《唸唸無明》……

  “在象山影視城,幾乎每天都有微短劇開機,我會在平時空閒的時間進組拍攝。”沈音孜説,她把拍攝微短劇當成愛好,算是一種體驗,“我覺得拍微短劇對我來説很新奇,平常在寢室我也愛‘演戲’,拍攝微短劇算是我們大學生的一個娛樂活動。”

  她一個月拍了4部微短劇

  由於長相自帶“英氣”,沈音孜在微短劇中出演的多為反派角色或會武功的侍女。

  與沈音孜不同,同為寧波財經學院象山影視學院學生的鄒子欣,出演的角色多為長相甜美的“鄰家妹妹”。

  從小喜歡表演的鄒子欣,高中時期就參與過《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花間酒人間月》《陛下在左,將軍在右》《合夥人》等電視劇、網路劇的拍攝。

  鄒子欣拍攝的第一部微短劇是《我到民國當少帥》,出演的是女二號“瑤瑤”。該部微短劇上線48小時,會員充值總金額就突破千萬元。隨後,鄒子欣陸續拍攝了《亂世悲歌》《女總裁的保鏢男友》《神醫佳婿》等微短劇。最忙的時候,她一個月拍攝了4部戲。

  “拍《亂世悲歌》的時候,我演的是有點心機的女二號。因為這個角色,竟然有人找到我的抖音號,給我留言評論。”鄒子欣表示,一些“深入人心”的角色還會引起一些觀眾關注,這讓她很開心,因為這説明角色塑造得很成功。

  拍攝7天,收入4000元左右

  拍攝微短劇的時間比較緊,演員會出現沒有時間好好溫習劇本的情況。而且,微短劇很多時候是同質化的人物設定和被壓縮到極致的表演。

  “微短劇拍攝節奏快,有時候需要我們立馬進入狀態,比如説哭立刻就要哭,説笑立刻就要笑,特別考驗能力。”鄒子欣説。

  “有時候遇到導演比較嚴格,一個場景拍很多條都沒法過關。”鄒子欣表示,每次拍攝前,就算時間再緊,就算熬夜,她也會提前熟悉劇本,在她看來,熟悉臺詞是演員必備的基本功。“有時候現場遇到問題,我也會用最快的速度調整自己,因為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另外,參與拍攝一種類型的微短劇火了之後,會有很多微短劇劇組找到府,但大部分都是她們“演過的角色”,更像是一種重復。而基於微短劇節奏快等特點,劇組會相應壓縮工作時間,提高工作強度。

  “有的時候遇到拍攝通告,不管在哪,我可能都要第二天趕過去,定粧可能就要到後半夜,第二天一大早就要拍攝,我都不敢睡覺。”沈音孜説,在高強度的拍攝節奏下,演員需要時刻保持正確的狀態與高昂的情緒,能夠直接走到錄影機下開拍。連軸轉的拍攝日程也壓縮了休息時間,7天的拍攝週期,加起來可能只有20多個小時的睡眠。

  但面對這些問題,年輕的演員都比較坦然。“賺錢不就是要‘任勞任怨’嘛,況且我覺得在劇組裏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完成同一件事情。”沈音孜表示,“我們在拍戲過程中,也可以見縫插針地休息,一群人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會很開心。”

  當然,微短劇掙錢的神話與演員並無直接關聯。一部微短劇爆火,觀眾充值超過億元,賺錢的也是出品人和投資方,演員只是拿著固定的片酬。對沈音孜來説,一部7天週期的劇拍攝下來,打包價一般為4000元左右。

  “對我來説,這些也不是問題,因為我在劇組裏面也很有收穫,不僅自己有了新的體驗,也可以學習到一些廣告片的拍攝技巧。”沈音孜表示。

  走向精品化是必然趨勢

  去年夏天,3集共18分鐘的微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敘述了流落在海外的“文物歸國”的宏大主題。該劇通過擬人化將情感羈絆投射到了歷史和文物上,引發了強烈關注與一致好評,成為播放過億的文旅微短劇。

  在寧波,憑藉微短劇出圈的案例也並不少見。

  去年是河姆渡文化發現50週年,微短劇《河姆渡的骨哨聲》以河姆渡文化為背景,通過劇情演繹,讓觀眾跨越滄海桑田,得以一窺古河姆渡部落的生活,領略遠古文化的魅力。

  每集不到6分鐘的劇情,讓沉睡的河姆渡文化“活”了起來,也讓不少觀眾想親臨現場,探一探這遠古文明。

  但微短劇存在的問題也顯而易見。“目前微短劇市場還是存在一些擦邊、血腥的畫面,我覺得精品化是未來的趨勢。”鄒子欣説。

  博地(寧波)現代影視基地負責人戴挺認為,微短劇精品化是趨勢。“過去一年,微短劇行業迎來全面爆發,免費微短劇引爆流量、付費微短劇不斷刷新行業紀錄,但無論是長劇還是微短劇,如果想要長青,內容、創意以及最終呈現給觀眾的産品,必須是精品。”戴挺説。

來源:寧波晚報    | 撰稿:記者 朱琳 袁先鳴    | 責編:樓茗涵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