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21日是第30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是“綜合施策科學防癌”。

結腸癌是常見的發生於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結腸癌發病的主要原因與高脂肪和低纖維素飲食有關。結腸的慢性炎症使腸癌的發生率比一般人群高,調查顯示,有結腸息肉者的結腸癌發生率是無結腸息肉者的5倍,且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瘤,癌變的發生率更高,以40~50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除了年齡外,包括過度食用紅肉、不良飲食習慣、遺傳、超重、吸煙、喝酒、缺乏運動等也是結腸癌發病的因素。

《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50萬人新確診為結直腸癌,佔全球31%,約28.1萬人死於結直腸癌,死亡人數在癌症中排名第五。在我國40~74歲的居民中,腸癌高危人群的總人數高達1.2億。

結直腸癌被稱為“潛伏高手”。相關數據表明,83%的患者首次確診時已是中晚期,且轉移者較多。對於晚期結腸癌,一般手術達不到根治的效果,以內科治療為主,治療難度較大。

 

結腸癌被誤診的原因有哪些?

哪些因素易誘發結腸癌?

什麼類型的結腸癌適合手術?

如何應對結腸癌的耐藥情況?

欲知答案,

敬請關注中國網《中國名醫》直播節目。

 

2024年4月16日(週二)15:00-16:00,中國網《中國名醫》直播節目將邀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消化道腫瘤病區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鏡作客直播間,和網友朋友們交流互動,回答關於結腸癌防治的系列問題。歡迎大家屆時觀看!


名醫簡介:

黃鏡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消化道腫瘤病區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兼任:中國臨床腫瘤學協會理事、食管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腫瘤心臟病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腫瘤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委員,北京腫瘤學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希思科臨床腫瘤學研究基金會理事等。

榮譽成果:師從於孫燕院士和陸士新院士,先後在美國、法國和英國著名臨床腫瘤中心交流學習,從事腫瘤內科治療、抗癌新藥臨床研究及教學工作33年,在消化系統腫瘤、泌尿系統腫瘤等惡性腫瘤的診治上有豐富和獨到的經驗。2022年獲得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人才“抗癌之星”稱號。作為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牽頭人開展了包括PD-1抗體、PD-L1抗體、靶向藥物MIL93、化療藥物的脂質體新劑型LY01610和LY01616、溶瘤病毒OH2及PD-1/CD47雙抗等多種新藥的全國多中心註冊研究,涉及新藥的1、2和3期臨床研究,推動了新藥在消化道腫瘤領域的探索和應用。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Lancet Oncology、Nature medicine等國際一流雜誌發表了高水準論文。其中食管癌免疫治療相關論文分別為ESI高被引論文和被引>100次的學術論文。

擅長領域:消化道腫瘤、頭頸部腫瘤、泌尿生殖係腫瘤等腫瘤的內科及綜合治療,主要包括胃癌、肺癌、肝癌、食道癌、淋巴瘤、結直腸癌、乳腺癌、賁門癌及甲狀腺癌等。


名醫訪談

對話院長

學術講壇

平臺介紹

《中國名醫》是中國網和京醫會聯合打造的專注于醫藥行業的中央級媒體平臺,主要包括名醫訪談、對話院長、學術講壇等欄目。

《中國名醫》的宗旨是開展學術交流、提高診療水準、宣傳醫德風尚、促進醫患和諧。邀請專家教授、名醫大咖、學科帶頭人等出鏡訪談、開講授課,研判醫藥行業的發展趨勢,傳播學術前沿的理論觀點,向社會大眾和基層醫生提供權威先進的診療技術和專業實用的醫學知識。

《中國名醫》的使命是踐行黨中央提出的“健康中國”戰略,宣揚醫護人員“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為推進我國醫藥衛生事業高品質發展、實現新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貢獻。

團隊成員

總顧問:王捍峰
出品人:戴 凡
總監製:馬海偉
主編:侯 怡
外聯主任:張國萍 劉佳
製作機構:鼎醫傳媒
電話/微信:13911908516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