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酒進口稅下調 白酒出海迎新機

發佈時間:2024-10-29 15:40:45 |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君君

隨著香港下調烈酒(酒精濃度高於30%的酒類)進口稅,內地白酒行業出海似乎也迎來新機遇。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自2008年以來,香港再次調整酒類産品進口稅。長期以來,關稅一直是白酒出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關鍵因素之一,香港烈酒進口關稅下調,將有利於白酒出海競爭。事實上,以香港為跳板,尋求出海路徑一直是眾多白酒品牌國際化的重要策略之一。諸多白酒頭部品牌在香港已經建立成熟渠道,並借此將産業延伸至更廣闊的全球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下調烈酒稅可以放大香港作為國際貿易集散中心的影響力。香港與全球很多國家都有貿易便利合作,下調烈酒稅有利於加速中國白酒通過香港轉口到世界各地的國際化進程。

部分稅率減至1/10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佈的《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顯示,目前香港對烈酒(酒精濃度高於30%的酒類)徵收進口價100%的稅款。為促進烈酒貿易,帶動物流和儲庫、旅遊和高端餐飲消費等高增值産業發展,特區政府參考取消紅酒稅帶動紅酒貿易的成功經驗,即日起,進口價200港元以上的烈酒,200港元以上部分的稅率由100%減至10%,而200港元及以下部分,及進口價在200港元或以下的烈酒,稅率則維持不變。

香港針對烈酒關稅的下調,也意味著高關稅這道無形的屏障正在逐漸削減,並由此打開了中國白酒出海的想像空間。有港媒報道稱,香港有貴州茅臺專賣店下調飛天茅臺價格。對此,北京商報記者致電位於油尖旺區的名酒坊(尖沙咀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店),但截至發稿,電話並未接通。香港白酒協會在回應烈酒稅調整消息時表示,推動白酒走向海外之路任重道遠,香港作為聯繫內地和國際的橋梁,有責任推動白酒文化的宣傳推廣及教育,講好白酒故事。

事實上,此次調整酒類産品進口稅並非香港首次。早在2008年,香港特區正式取消了對葡萄酒以及酒精濃度不高於30%酒類的進口貿易關稅,這也直接帶動了當地葡萄酒貿易的大幅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白酒出海,2022年工業和資訊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就曾起草《關於加快現代輕工産業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和工藝美術、白酒等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輕工産業“走出去”,通過並購重組等方式加快建立國際化品牌。

中國消費品行銷專家肖竹青認為,香港與全球很多國家都有貿易便利契約,能夠幫助中國白酒通過香港更便利地走向世界,讓中國白酒成為更多國際商務合作夥伴選擇的合作標的。

白酒出海門檻降低

作為內地白酒出海的重要戰略地之一,由於烈酒稅的存在,白酒在香港的價格遠高於內地市場,影響當地白酒消費需求釋放,而香港烈酒稅下調,無疑將有利於白酒出海競爭。

關於“稅”的問題,一直是白酒出海的痛點。高昂的稅不僅增加了酒企出海的成本,也降低了産品的價格競爭力,進而影響白酒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和市場份額。香港降低烈酒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降低了白酒出海門檻。

值得注意的是,以香港為跳板尋求出海路徑,一直是眾多白酒品牌國際化戰略中關鍵的一步。今年上半年香港繼續成為白酒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額佔比26.5%。事實上,1993年開始,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等企業先後在香港設立行銷大本營。

伴隨著酒企加快海外市場渠道搭建,白酒出口量逐步提升。九年間,中國白酒出口金額提升近一倍。北京商報深藍智庫酒業品牌研究院發佈的《中國酒企高品質出海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5—2023年,中國白酒出口金額分別為4.49億美元、4.69億美元、4.7億美元、6.57億美元、6.65億美元、4.6億美元、5.62億美元、7.16億美元、8.04億美元。

在企業加速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政策也在不斷完善。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在“關於爭取酒類國際貿易政策,加大白酒國際化推廣的提案”中建議,面對國際貿易壁壘以及中國白酒出口的各種不平等關稅制約,建議有關部門制定一系列的白酒出口優惠政策,以及爭取貿易條件平等,實現蒸餾酒類別平等稅率,為中國白酒走向世界助力。

北京酒類流通行業協會秘書長程萬松表示,香港烈酒稅降低對於白酒國際化規模擴大有很大幫助。但這只是政策上的“平等”條件,白酒國際化出海還是需要企業們各顯神通,根據不同品牌定位、消費群體,做相應的市場行銷和消費者培育。

酒企拓展新路徑

隨著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白酒出海逐漸成為酒企“必答題”。進口稅的下調,在一定程度上是讓白酒更容易進入香港市場。但能否成功站穩腳跟,則需要酒企的硬實力。作為白酒出海重要窗口,諸多頭部白酒企業在香港設立了行銷或銷售公司。早在1993年,貴州茅臺就成立了茅臺香港貿易公司;五糧液先後設立海外行銷中心和“五糧液大酒家”。此後,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等也紛紛把版圖擴張到香港,積極尋求在香港及國際市場的拓展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出海可謂是各顯神通。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了解到,除亮相國際活動、佈局海外體驗中心等動作外,酒企也試圖通過口味、情感、文化等方式,與海外市場建立連結。肖竹青表示,目前白酒國際化有著口味、消費場景、客單價等難題。白酒在國際市場上基本都是華人在賣,華人華僑在喝,外國人對中國白酒缺乏認知。因此,白酒出海需要突破華人圈,培養國際的主流消費認可,需要用適應當地文化傳播的話術來建立品牌信任。

針對當下酒企出海面臨的挑戰,《報告》提出,未來在酒企出海過程中,需要在加強政商對話、創新品牌推介形式的同時,結合餐酒搭配,拓展多渠道發展。從政策端來看,不僅要推動貿易談判,制定出口優惠政策,還要酒企靜待政策落地,推動標準化統一。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首席釀酒技術顧問、原副院長張五九指出,從技術角度來説,酒業可以借船出海。酒是一種食品和嗜好品,中餐在全世界備受關注,中國酒企應當研究酒與中國菜的融合方式,使酒和菜融為一體。此外,酒企在推廣時,若酒品與推廣地區的酒品較為一致,可以針對穩定性工作的人群進行推廣;若酒品與推廣地區差別較大,則可以針對新消費人群進行推廣。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