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8日,A股5家葡萄酒上市公司2023年業績全部揭曉,合計實現營收60.39億元,同比增長9.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2.67億元,同比增長144.06%。
觀察上述財報可見,葡萄酒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化明顯。2023年,僅兩家上市公司實現盈利,*ST莫高、ST通葡、威龍股份3家酒企均有不同程度虧損。
張裕A穩居行業第一
就營收和凈利潤規模而言,張裕A均遙遙領先其餘4家葡萄酒上市企業。2023年,張裕A實現營收43.85億元,同比增長11.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5.32億元,同比增長24.20%。
張裕A在年報中提到,2023年葡萄酒市場總體需求依然低迷,加之白酒和啤酒等強勢酒類擠壓,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部分葡萄酒企業經營陷入困境,公司通過聚焦大單品等戰略和圈層行銷、宴席推廣等模式,最終完成了年初制定的42億元的營收目標。
中信尼雅去年營收為2.1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0.04億元,凈利潤同比扭虧。公司表示,營收增長主要是成品酒收入大幅增加所致。
此外,*ST莫高、ST通葡、威龍股份3家酒企2023年分別虧損0.41億元、0.73億元、1.55億元。多家葡萄酒企業在年報中提及,當前葡萄酒行業正處於成長階段,但近年來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及替代品激烈競爭等多重因素影響,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國內葡萄酒消費量持續減少,導致眾多葡萄酒生産經營企業陷入虧損困境,甚至有部分企業已被市場淘汰。
從企業數量來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葡萄酒規模以上企業的數量為104家,比2022年的119家又減少了15家,相比于2017年高峰時的244家減少了57%。
國家統計局及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葡萄酒産量由2022年的21.4萬千升下降至14.3萬千升,同比下降33.18%,且國內葡萄酒産量連續十年呈下降趨勢。進口表現同樣低迷,葡萄酒進口量由2022年的33.7萬千升下降至2023年的24.96萬千升,同比下降25.93%。
白酒行業分析師、知趣諮詢總經理蔡學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內眾多葡萄酒品牌面臨著價值偏低、産品溢價能力不足、結構升級困難等問題,且低端市場的固有認知難以改變。當前酒類消費正向品質化升級,國産葡萄酒亟待通過新的模式與思路進行創新,同時需耐心專注于提升品質與價值本身,從長遠角度思考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
“競合”之下做大行業“蛋糕”
國外葡萄酒對手的“返場”或與國內葡萄酒企業形成更強競爭。3月28日,中國商務部發佈公告稱,自次日起,針對原産于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所實施的“雙反”措施正式終止。
有葡萄酒企業管理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終止“雙反”措施對中國葡萄酒市場具有積極推動作用。此舉將使消費者有機會接觸到更多不同風格和價格段的葡萄酒,從而有助於市場的進一步壯大和多元化發展,形成“競合共生”的局面。
“越多的品牌和選手下場,越有可能推動中國葡萄酒市場‘蛋糕’做大。”張裕A總經理孫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國産葡萄酒在品質提升方面已取得了長足進步,未來更應加大力度,讓消費者認可其品質與價值。
武漢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竹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産葡萄酒需要龍頭企業發揮其引領作用,注重長期市場培育和消費場景的構建。若國産葡萄酒想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就必須讓消費者真切地感受到其在品質上的顯著提升。
在孫健看來,國內葡萄酒市場正經歷調整期,短期環境不算友好但依然看好長期發展。消費群體、風味偏好及銷售渠道均發生變化,國産與進口葡萄酒廠家需靈活適應,關鍵在誰能更快提升品質與服務,贏得消費者喜愛。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中國葡萄酒行業迎來了近十年來的首次行業數據回升。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葡萄酒行業累計完成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8%;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8%。(本報記者謝嵐、見習記者梁傲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