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片高粱紅”到“産區産業紅”——重慶酒企江小白的鄉村振興實踐

發佈時間:2023-09-21 15:56:35 | 來源:重慶日報 | 作者:王萃 | 責任編輯:君君

在江小白農場中,大地藝術館“破土”而出,與高粱地融為一體。

劉秀正在駕駛收割機收割高粱。

9月15日,江津永興鎮黃莊村,連片紅高粱滿山遍野,村民們正忙著采收。這裡的高粱,與人們過去印象中的“垂吊”不同,每一株都挺拔直立、煞是喜人。這是江小白技術攻關、自主選育研發的雜交高粱新品種——金皮糯1號。自播種以來,已為當地帶來實打實的增收。

一個白酒生産企業,何以下如此大的功夫,來關注農業種植技術?

在田間地頭建立釀造的第一車間,置身於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正是江小白酒業響應國家號召,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的堅實實踐。

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江小白酒業正從“産品品牌”發展步入“産區品牌”發展新階段。依託江津産區悠久的釀造傳統與自然稟賦,從“農場”到“酒廠”,從“原糧”到“原漿”,企業將釀造的核心環節把控在了自己手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品質優勢。與之同時,上萬畝的高粱農場和近千畝的兩大酒廠,也正在助力於在地鄉民增收致富,拓展鄉村振興廣闊天地,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黃莊村的這片“高粱地”,就是重要標誌之一。

在田間地頭建第一車間

一場雙贏的鄉村振興故事

入秋的重慶,太陽依舊火辣。黃莊村的高粱地裏,10多名“全副武裝”的農婦背著背簍,撿拾著收割機留下的“漏網”高粱穗。收割機旁,34歲的劉秀正在清點當天的“收成”——頭戴草帽,腳挽褲腿,從“打頭”上看,他與普通農人無異。

劉秀是江小白的種植技術員,江小白農場負責人唐鵬飛曾這樣評價:“他是西南地區頂尖的高粱種植能人。”

而成就這位能人的,正是江小白投身鄉村的奔赴與決心。

2015年,劉秀回到家鄉白沙。彼時,江小白正著手在江津流轉土地,用於自有釀酒高粱種植。

在田間地頭建立第一車間,從釀造源頭狠抓原糧品質——在江津區農委的提議下,江小白酒業的高粱示範種植基地,最終落地在距酒廠5公里的黃莊村。

紮根泥土,讓這片土地脫胎換骨。江小白酒業從土地流轉、土壤優化、品種選育、機械化改造等環節做起,讓金色黃莊,成色十足。

在這場美酒與高粱的相遇中,劉秀找到了自己的角色。

2016年,學農出身的劉秀加入高粱品種選育團隊。在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員、國內頂尖高粱研究專家丁國祥的指導下,經無數次的優化改良,金皮糯1號終於培育成功。

金皮糯1號的高粱株穗大、質糯、粒紅、支鏈澱粉豐富,既適宜大規模的機械化收割,更適宜釀造純味的清香高粱酒。

而最為重要的是,在此之前,當地高粱畝産一般在300斤左右,而這一新品種的畝産就高達700斤,最高畝産實現830斤,創下川渝地區畝産高粱的新紀錄。

在選育團隊的積極建議與參與下,江小白牽手市農委、重慶文理學院,聯合攻關研發出特型播種機,可同時進行高粱播種、施肥等作業,突破了丘陵地區高粱種植的地形瓶頸,在重慶首次實現了高粱種植機械化作業……

年輕人的大膽創意與幹事熱情,正給這片土地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是鄉村振興最有底氣的人才力量,更是鄉村振興最有希望的康莊大道。

而劉秀與團隊所見證的,不僅是江小白從一顆高粱種子開始,在釀造源頭建立“第一釀造車間”戰略的成功,更是江小白酒業紮根廣袤鄉村取得的重大突破。

種植與文旅

打造農旅融合全産業鏈

對江小白與江津區而言,基於一杯好酒的“相遇與聯姻”,不僅實現雙方共贏,也實實在在推動了鄉村振興。如今,高粱與美酒,已成為實現鄉村美、百姓富、産業興的核心支撐。

正是在鄉村振興的戰略指引下,江小白以“自然風土釀造自然酒”的樸實理念,以高粱示範種植基地為産業核心,依託江津自然資源與區位優勢,形成以高粱生産為主導、以種養迴圈為延伸、以觀光旅遊為特色的全産業鏈,完成從産品到産區、再到産業的“三産”融合發展,形成“農場+酒廠+農旅”的新興業態,實現從“高粱紅”到“産業紅”的跨越升級。

今年3月,一段“重慶男子在田裏涮火鍋”的視頻,衝上微網志重慶同城榜熱搜。視頻中,一男子在油菜花田裏,將油菜苔直接摘下涮火鍋,引來眾多網友關注,而這段視頻的發生地,正是“江小白農場”。

目前,江小白酒業以“江小白農場”為核心打造田園觀光休閒體驗區,逐漸建立起農産品種植——農産品加工——觀光體驗的發展模式。通過發展釀酒高粱+油菜的輪作模式,將江小白農場打造成為一座集高粱種植、釀酒生産、四季旅遊功能為一體的自然公園。

而今,江小白農場建有全市首座農科文化主題的大地樂園,“農科薈萃”“農耕故事”“花趣樂園”“童話森林”四大主題場館,帶給遊客沉浸式互動體驗。農場內還有大地藝術館、大地酒館、大地運動場、拾光花房等文娛設施,每年吸引30萬人次前來旅遊,讓遊客體驗純粹的農耕文化與鄉野樂趣。

今年7月,有著“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建築節WAF,公佈了2023年建築設計入選獎項,江小白農場入圍候選名單,成為本年度唯一入選的重慶項目。

將情懷擔當植入鄉土,將高粱美酒釀出鄉情,將助農增收融入鄉村,是江小白深耕鄉村、發展鄉村的生動佐證。江小白農場,已成為江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抹亮色,也成為以産業帶動産區發展、以農場助推文旅融合的一個樣本。

流轉與增收

助力農民戶均年增收3.5萬元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而産業的興盛,老百姓最有發言權。

61歲的村民周思福在黃莊村生活了大半輩子,過去主要靠種植玉米、水稻、油菜等農作物為生,一年下來收入就幾千元。在江小白高粱基地落地後,他把家裏的4.5畝地流轉了出來,而自己又在江小白農場當起了“管家”。

“耕種、收割時要忙一些,不過都是機械化、規模化作業,效率高。日常就觀察下高粱生長情況,幹點雜活兒。”當了一輩子農民的周思福,沒想到晚年竟有了份正式工作。

如今,周思福一家土地流轉每年有4000余元的收入。他在高粱産業園上班,月收入有3000元左右,而他的兒子周觀偉,也在江小白酒廠上班。全家一年下來,總收入接近7萬元。

周思福一家的受益,得益於“公司+集體+合作社+農戶”的農業産業化聯合體模式。

具體來説,村民以土地入股村集體合作社獲得保底收益,再在江小白高粱基地務工,實現穩定增收。村集體則與江小白制定高粱基地績效管理考核辦法,只要每年高粱産量和績效達到要求,江小白就給予村集體5萬元的分紅。

據不完全統計,自江小白高粱示範種植基地投入建設以來,黃莊村大部分本地農戶都像周思福一樣,將土地流轉出來,並在基地打工,兩項收入使農戶綜合收益普遍超過3.5萬元/年。

在黃莊一帶,現有近1000戶村民將土地流轉給企業後,有的在農忙時做小工,有的在節會上售賣土特産,有的則辦起了民宿,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這幾年江小白來了之後,我們的生活確實變化很大!”作為農場“管家”之一的村民王真華,家裏生活就實現了大變樣:房子翻新了,房前屋後環境整治了,還添置了空調、冰箱等電器。

眼瞧村裏人氣越來越旺,村民韓雲禮把自家兩層新房辦成了農家樂。白墻灰瓦、水泥壩子,一到節假日,韓雲禮就忙進忙出:柴火灶上,翻炒的臘肉色澤誘人;電磁爐上,文火慢燉的雞湯陣陣飄香……

“人氣”變成了“財氣”。在“春賞菜花夏吃桃,秋收高粱冬釀酒”的美麗鄉村畫卷裏,黃莊人開啟了“醉人”的嶄新生活。(王萃   圖片由江小白酒業提供)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