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批生態原産地産品,好生態→好酒,這是汾陽王的“清香向上”

發佈時間:2022-08-10 13:30:05 | 來源:中國網中國酒 | 作者:酒佬弟 | 責任編輯:李鑫

生態這張牌,是汾陽王擔綱大曲清香價值、呂梁産區價值和清香高端化的王牌,今年祭出,宣示著汾陽王向上的時代已經來臨。

好生態好酒,是對古語“天人共釀”的深化,對白酒所需的水質、土壤、氣溫、氣候、微生物等細分要素的總結,也是對白酒釀造企業發展路徑的啟發。

據最新消息,經過慎重的評定,汾陽王酒符合生態原産地産品保護的相關規定,已被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准予使用生態源産地産品保護標誌。

除了權威機構的認定背書,汾陽王在“清香新領航”之路上也做了很多事。

生態的研究與保護,不僅是好酒生産的重要因素,也是白酒生産企業盡己所能保護生態環境的體現,折射出汾陽王作為當地無人不知的知名酒企強大的社會責任感。

汾陽,為什麼出清香好酒?

作為清香品類的“山西第二”,汾陽王的橫空出世離不開對於清香的信仰和對品質的追求,而香型崛起和品質升級的背後,正是汾陽王對於産區的堅守和保護。

據了解,此前汾陽王申報的原産地保護範圍為東經111°47′9"至111°47′36",北緯37°17′35"至37°17′53"。

這裡是我國著名的清香型白酒生産基地,生態環境優越、環保意識超前、釀酒歷史源遠流長。

汾陽王所在的汾陽市位於山西省呂梁山脈東麓,太原盆地西沿。汾陽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逐漸傾斜,平均海拔1414米,自然地形可分為山地、丘陵、平原三部分,各佔1/3左右。西北部為山區,係呂梁山支脈,峰巒重疊,灌木叢生,並有部分森林,主要山峰海拔均在1700米以上,其中石華崖2043米,是境內最高峰。

這裡地處黃土高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春秋短暫涼爽。年均氣溫9.7攝氏度,日照2631.7小時,年降水量473.1毫米,無霜期150~180天。

而汾陽王酒業,就坐落在307國道汾向公路1公里處,距太汾高速公路北入口500米(唐代郭太尉莊遺址)。

除了産區的宏觀氣候特點,區域小環境也可以顯著影響到清香白酒的品質。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於“天人共釀”的白酒來説,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美酒。我們知道,水土氣氣生,缺一不可。順應自然的汾陽王,正在依靠對美酒産區的研究和利用,創造出更高的美酒價值。

“水”,是汾陽王酒被稱作“高品質清香白酒”的重要因素之一。汾陽王酒所用水系源於峪道河白虎嶺神頭泉。泉水自寒武係石灰岩岩溶地層中涌出,涌出量316——450升/秒,礦化度0.25克/升,泉口海拔標高1127.07米。其水質清冽甘爽、硬度適中、富含多種有益的礦物質、煮沸不溢,被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譽為“神水”。

土壤,造就了汾陽王清香酒獨特的風格特點。

汾河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發源於山西省寧武縣境內管涔山腳下的雷鳴寺泉,由北向南,縱貫山西省中部,全長713公里,流域面積39721平方公里。汾河在三晉大地逶迤南行,其間無數涓涓細流匯入,在連綿不斷的太行、呂梁二山之間沖積出了多個由黃土構成的肥沃的平原。

地處“北緯37°神奇黃金釀酒帶”,這種區域小氣候極為適合微生物的繁殖。

汾陽位於山西省腹地,西依呂梁山,東瀕汾河水,冬夏風向更替明顯,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火熱多雨,在它的空氣和土壤中含有多種微生物有利於清香型白酒的釀造,經過一千多年的繁衍,上百種微生物在這裡“安家落戶”,形成了適合清香型白酒生産獨特的“微生物體系”,為清香型白酒的釀造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

汾陽境內年平均氣溫因受地形影響,差異較大,一般海拔每增高100米,年平均氣溫降低0.5-0.6℃。平原地區年平均氣溫9.7℃,丘陵地區8.5℃左右,山區6℃,頭道川河以北的高中山區僅4.9℃。差異化的區域環境,更彰顯出汾陽王産區的珍貴。

除此之外,汾陽市的空氣品質也非常良好,大氣監測數據向好。

據了解,汾陽王酒是以汾陽優質高梁為原料,將大麥、豌豆與神泉水等物質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發酵,並採用緩火蒸餾而生成的食用酒。

所謂糧為酒之肉,汾陽王釀酒精選汾州本地優質紅高粱,大小均勻、澱粉含量高、富含單寧適中、蛋白質含量較低。目前,汾陽王年加工高粱3萬噸左右,可帶動高粱基地建設5萬畝左右,聯結5000戶農戶。優質而充足的原糧供給,從源頭上賦予了汾陽王酒清香純正、酒質甘潤、綿柔清爽的典型特徵。

生態之上更需好釀藝

釀藝,是汾陽王在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下依靠集體智慧進行的再創造。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正屬於生態的一部分,而汾陽王的傳統釀造工藝更是對生態環境的進一步利用和創新。

歷史悠久的釀造工藝是汾陽王得天獨厚的寶貴財富。2006年,汾陽王酒傳統釀造工藝被認定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

在釀造過程中,人的直覺和經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許多關鍵的配製環節,人工經驗和手工操作具有決定性意義,而這種技藝源於唐代汾陽王府,是由汾陽王府後人一輩輩、一代代口授心傳、師徒相教的方式傳承下來的,對此,汾陽王非常珍惜,並且在傳承中不斷創新。

具體而言,在傳統清香白酒“地缸分離發酵”工藝的基礎上,汾陽王以優質紅高粱為原料,“清字當頭,一清到底”“清蒸二次清”的發酵技藝,使汾陽王具有原料清蒸、輔料清蒸、清蒸發酵、清蒸流酒的典型工藝特點。

為了便於消費者的理解和市場的認可,汾陽王用12382總結了複雜的釀造技藝。具體而言,就是在每個發酵週期投一次糧、投酒後酒醅兩次地缸分離發酵、清茬,紅心,後火三種清香大曲為糖化發酵劑,以3:3:4的比例進行三曲混用、以八缸發酵好的酒醅裝一甄鍋進行蒸餾、二次清蒸取酒。

除此之外,汾陽王還會在每年西曆9月7~9日立排投糧開始釀酒。此時,天高雲淡、秋高氣爽,被稱為白露立排。

據了解,目前汾陽王的清香酒在口感、口味、香氣上進行了嚴格的把控,在口感上,汾陽王注重柔和度、豐滿度、諧調度、純凈度、持久度五個指標,在香氣上,發揮陳釀香、發酵香、原料香三大特點,在口味上則考慮鮮、鹹、苦、酸、甜五大要素。

到了現代,與汾酒同宗同源的汾陽王,也在大清香基礎上進行了釀造技術創新。據了解,目前汾陽王年生産優質清香型大曲酒20000噸,原酒儲能50000余噸,1500余名現有員工中,技術人員75名。

2021年底,汾陽王酒業在全市民營企業中成立首家企業科學技術協會。這標誌著汾陽王在創新驅動發展、産學研用高度融合方面走在了前列。技術研究、産品開發,已經成為推動汾陽王發展的重要力量。

山西汾陽王酒業技術中心對內可進行新産品研發、工藝改進、成果轉化等工作,對外搭建了技術協作、産學研合作的橋梁,提升了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知名度和競爭優勢。目前,中心已被認定為山西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中心自成立以來,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創新研發工作。在節能環保方面將傳統的水冷卻設備技術改造為風冷卻設備,不僅冷卻效率高,而且大大節約了水資源,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在生産工藝方面提高制曲溫度,增加蛋白酶、液化酶活單位,改善提升白酒的香氣風味。

除此之外,中心還進行了新産品研發,根據不同市場對白酒口味及度數的不同要求,及時針對性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産品,不僅豐富了公司的産品線,而且提高了産品的市場競爭能力。

通過一系列腳踏實地的努力,汾陽王釀造汾香型白酒清香品質,其清在於“七決”之秘,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時,糧必得其實,器必得其潔,缸必得其濕,火必得其緩,一個更“清”的美酒時代正在被創造。

文化必不可少這是郭子儀與“汾陽王”的時空交流

一瓶好酒的誕生,不僅需要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對釀造工藝的精益求精,更需要精神氣韻的傳承,賦酒以“魂”。汾陽王酒,作為中國白酒“品牌人格化”最典型的代表之一,更要發揮獨有優勢,將“汾陽王”身上獨有的精氣神發揮到極致。

據了解,汾陽郡王郭子儀是唐朝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曾力挽狂瀾平息“安史之亂”,其赫赫業績標榜史冊。作為一代名相,“家國情懷”所涵蓋的所有屬性,都能在郭子儀身上找到完美表達。

汾陽王酒,與郭子儀的精神息息相關。受封“汾陽郡王”後,族人後裔依據汾陽得天獨厚的釀酒環境,在郭府設置釀酒作坊,並精選民間釀酒工匠,釀造出當時名聞天下的郭府家酒。

20世紀80年代,汾陽北關村王勤、王再武在縣誌辦主任王希良、檔案局副局長靳守寬的引導下,著手恢復汾陽王酒傳統釀造工藝。

1988年,王再武誠邀汾陽王酒釀酒酒工,在原唐代郭太尉莊遺址上建起了汾陽縣清泉酒廠,即山西汾陽王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並正式註冊“汾陽王”商標。從此,流傳千年的酒中珍品——郭府家酒,又承載著大唐盛世的王者風範,重現在汾陽大地,並很快成為山西白酒的強勢品牌。

回顧這段往事,便可窺見汾陽王董事長王再武對商業敏感的把握和對汾陽王精神的熱愛。

為打造更好的文化體驗,2010年6月,王再武代表汾陽王酒業先後投資上億元興建了汾陽王府,讓郭氏文化研究者、尋根祭祖者有所依託。

作為屢獲“中國酒業大國工匠”榮譽稱號的酒業高技能人才,王再武正在帶領汾陽王不斷打磨産品品質,與汾老大一起舉旗清香。他曾承諾:“不跟風,不盲從,濃香再火,醬香再熱,我們一心一意釀清香,全心全意賣清香。”正是這樣的堅守,讓汾陽王憑藉優質的産品與合理的戰略規劃,為清香復興大勢添磚加瓦,實現了企業産值的節節攀升。

汾陽王酒業三十多年屢獲殊榮,離不開對品質的把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對釀造工藝的傳承以及對工匠精神的堅守。繼續發揮資源優勢的汾陽王,還將在清香型白酒的莊康大道上不斷前行。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