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瀘州老窖的“雙活巔峰對決”,讀懂濃香白酒的生命之脈

發佈時間:2022-06-30 09:12:53 | 來源:中國網中國酒 | 作者:酒佬弟 | 責任編輯:君君

6月27日,瀘州老窖7001國寶窖池群車間內,2022年瀘州老窖“懷玉杯”釀酒技能大賽在這裡舉行,一場“雙活巔峰對決”面向經銷商、消費者和媒體全面展開。

“我們滿懷對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的敬意,齊聚在1573國寶窖池旁,共同開啟'懷玉杯'釀酒技能大賽。”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林鋒,在致辭環節開宗明義地提出技能大賽的意義,基層員工的成長為企業增光添彩。

比賽場地裏,鐫刻著“中國第一窖”五個大字,其承載的是449年持續釀造生香的國寶窖池群。兩位90後青年釀酒師,在這裡以攻擂和守擂的比賽形式,展現瀘州老窖698年的傳統釀製技藝。

我們眼前看到的是“拌糧”“上甑”“摘酒”等釀藝比拼,他們展現的卻是中國濃香白酒永續的故事和匠心。有很多個瞬間,他們帶著我們,仿佛乘著時代的風雲,以微毫詮釋創造:尊天敬時,就是國窖的精華;匠心傳承,就是國窖的生命。

這也是中國白酒得以張揚的根本。

與“活態雙國寶”的神奇對話

濃香白酒的釀造,一年分為春、夏、秋、冬釀四輪,決賽日正是夏釀接近尾聲,秋釀開始的時節,國寶窖池群的窖池已經完成了續糟投糧,進入發酵的關鍵期。

白酒的神奇之處,可用“天人合一”進行概括,其實是“天”的內容,老窖池週而复始使用後富集的珍稀微生物菌群,以及“續糟配料”的老糟留香,是國窖1573生香的核心要素。

決賽的過程,展現的則是“人”的內容,以及“天人合一”的神奇之處。

參與大賽角逐的是活躍在瀘州老窖釀酒生産一線的兩位90後釀酒師。擂主馬衝,1993年出生,陜西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他是2021瀘州老窖“懷玉杯”釀酒大賽總冠軍,其上甄時“輕撒勻鋪”的手法更是一絕。

攻擂者何晨昕,1996年出生,畢業于天津大學,兩度贏得瀘州老窖“懷玉杯”釀酒技能大賽亞軍,其絕招“看花摘酒”技藝人人稱讚。

拌糟,上甑、摘酒……這是微生物歷時至少90天工作後,將釀酒接力棒交出後,由嫺熟掌握了瀘州老窖酒傳統釀造技藝的釀酒師,去進行從“糧谷”到“美酒”的轉換。

決賽現場,擔任總裁判長的是中國釀酒大師、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安全環境保護總監、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第22代傳承人張宿義。由於這一次擴容式邀請了媒體、經銷商和消費意見領袖觀賽,他在監查的同時,也向觀眾介紹了“活態雙國寶”的神奇之處,並言語出了技能比賽的重要性,他説:“微生物努力發揮了它的作用,但如果技能不過關,依然不會産生完美的酒體,這就像‘煮熟的鴨子飛了’。”

煮熟的鴨子飛了,對於釀酒師來説是遺憾,對於消費者來説則是缺憾,顯然瀘州老窖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馬沖和何晨昕比賽的同時,前十一屆産生的8位冠軍也是本次決賽的觀摩者,特別是二人共同的導師對他們給予了厚望。

這並不是“表演”,而是實戰比拼,因此比賽全程從拌糟、上甑到摘酒,一共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其中每個環節都有量化指標,比如拌糟誤差不能超過3個單位,兩位選手在此項均獲得了滿分。而上甑不僅輕撒勻鋪等,更需要嚴格在40-50分鐘內完成,以保證達到上甑要求且不失去酒氣。

在進入摘酒環節後,當蒸氣打開後,濃郁的酒香瀰漫在整個車間。浸潤其中的我們,在國寶窖池的包圍中,仿佛和兩位釀酒師一起完成了一場“活態雙國寶”的時空對話,迎面拂來的陣陣酒香,是瀘州老窖酒傳統釀造技藝的精華,和國窖1573的時代氣息。

釀造濃香白酒的美好

高手過招,勝負見於毫釐之間,經過數輪比拼,馬衝最終蟬聯了本屆“懷玉杯”釀酒技能大賽總冠軍。

兩位赤誠青年的對壘,彰顯著瀘州老窖常年來在技藝傳承與人才培養上銳意進取與先鋒意識。而這兩位參賽者只是上千名瀘州老窖國窖人的一個縮影,“活態雙國寶”仍在當代煥發著無窮魅力,吸引著更多年輕人將青春熱血投入到其中。

事實上,每一個進入瀘州老窖的青年員工,都必須經歷至少半年時間的“下車間”,以親身感受其“活態雙國寶”的命脈,甚至最終成為瀘州老窖的發展引路人。本次比賽全程參與的林鋒,同時也是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第22代傳人。

活動現場,在摘酒環節,如何通過拌糟的數量評估出最終的出酒量,主持人將這一話題拋給了林鋒,他很快做出判斷:“按照平常是90公斤的出酒量,今天上甑的量大一些,所以至少會多出5%-10%。”在給擂主馬衝的出酒量估值中,林鋒給出的102公斤,與最終結果完全契合。

這體現了每一代傳承人,都擁有過硬的技能本領,同時也是傳統釀製技藝的守護者。

“人才是瀘州老窖的第一資源,技能型人才、專家型人才、創造型人才、實幹型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支柱。我們要繼續辦好釀酒技能大賽,把培訓資源、知識資源、晉陞資源繼續向基層一線傾斜,不斷賦予了基層員工成長成才的意識和為企業增光添彩的能力。”

事實上,瀘州老窖“懷玉杯”釀酒技能大賽是中國白酒行業舉辦歷史最久、影響最大、規格最高的品牌性勞動技能競技活動之一,也是由瀘州老窖首創的一項綜合了非遺技藝、工匠文化、名酒文化的特色活動。

從唯一蟬聯歷屆“中國名酒”稱號的濃香白酒、出版第一本釀酒教科書《瀘州老窖大曲酒》、輸出技藝與標準……瀘州老窖以濃香鼻祖之名,一直致力於釀造白酒的美好。透過本次技能大賽,我們還應該看到,瀘州老窖為此不懈努力。

隨著瀘州老窖的發展,其人才結構也在不斷升級,從2021年年報中可以看出,瀘州老窖在碩士、博士員工人數為328人,是公佈同類數據中的第一名。與此同時,瀘州老窖為專門從事釀造的青年員工,特別設立了“雙導師制”。

為了更加科學有效地培養人才,瀘州老窖在“傳幫帶”基礎上,還實行了導師帶徒制度。經過學員報名、資格篩選、導師庫建立、師徒雙選等程式,青年員工可與技術大家結為師徒。這一制度的創立者,正是前文提到的張宿義,將技術與理論進行融合,大大推動了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的傳承效果。

這,才是瀘州老窖、國窖1573釀造的美好時代。

除非親臨,無法言説

本次比賽,下午2時起,我們簽到進入明代傳承至今449年的國寶窖池群,雖然頭一天晚上瀘州下了一場長時間的大雨,空氣極盡涼爽,但車間內瀰漫著的酒糟發酵的酒氣、甑桶傳出的蒸汽,還這裡顯示著“另一片天地”的氣氛。

後來我們才知道,這裡平常並不對外開放,今年僅在封藏大典和前不久央視“雲賞非遺探尋匠心”直播節目,兩次限額式的請進了幾位媒體人,大多數人也是通過這些直播了解瀘州老窖的國寶窖池和傳統釀製技藝。

“除非親臨,無法言説”,用在瀘州老窖守護了數百年的“活態雙國寶”上極為準確。當進入國寶窖池群車間時,能明顯看到墻壁上斑駁的痕跡,那正是繁榮數百年並紮根富集於此的釀酒微生物創造的“工筆畫”。仔細看來,這個窖池群分為兩層,且窖池大小、形狀不一,還原了瀘州老窖的歷代傳承人在不斷總結經驗,並進行試驗探索的場景。

即使不曾到過這裡,我們也早就知道,瀘州老窖厚重的歷史,從來不是虛無的。不過到過這裡,在瀘州老窖《探秘宗師》紀錄片中,我們會有更深的感受——

清代古籍《説微堂雜記》記載,“元泰定年間,瀘州忽有脫穎而出者,郭氏懷玉也。十四歲學藝,四十八歲製成釀酒曲藥,曰甘醇曲。用以釀出之酒濃香、甘洌、優於回味,輔以技藝之改進,大曲而成焉”。

也就是西元1324年,郭懷玉發明甘醇曲,釀製出第一代瀘州大曲酒,開創了濃香型白酒的釀造史,他被成為中國白酒的制曲之父。

也是在這次親臨之中,我們清楚的感知到,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並非一朝一夕速成,而是經歷了數代人的傳承與創造。另外一個重要的節點,則發生於西元1573年,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第六代傳入舒承宗,採集瀘州城外五渡溪黃泥建造“瀘州大曲老窖池群”,即今日之“1573國寶窖池群”,並探索總結出“泥窖生香、續糟配料”等一整套濃香型白酒的釀製工藝,至此,濃香型大曲酒的釀造進入“大成”階段。

發現龍泉井、純陽洞存酒、整合併購……到第15代傳人溫筱泉將瀘州老窖大曲酒帶到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等,698年間,後人不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師徒相承,口口相述,傳承至今,形成了“瀘州老窖酒傳統釀造技藝”,併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二者共同形成了瀘州老窖引以為傲的“活態雙國寶”,瀘州老窖在傳承的過程中,也為釀造濃香白酒的美好不斷努力。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