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伶俐的醬酒全維思考

發佈時間:2022-06-27 08:46:11 | 來源:中國網中國酒 | 作者:酒佬弟 | 責任編輯:君君

今年上半年,特別是春節以來,有關於醬酒的討論越來越多,不過卻很難完全説清楚,所以大家用“新週期”來進行概括,這樣既顯得高大上、又顯得“正確”。不過有一個人,卻在近日指出,醬酒之外的企業卻並不討論新週期,而是在發起品牌攻勢、市場大會戰,在竭力應對疫情影響、經濟下行所造成的市場變化。

這個人,就是北京正一堂諮詢機構總經理邵伶俐,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2020年,正一堂在押注醬酒會迎來爆發後,專門成立了上海正品堂醬酒諮詢機構,邵伶俐擔任董事長,這在酒業諮詢機構內,還是頭一次為一個品類成立專業服務機構。

更早時候,在整個正一堂2016年開始吹哨“醬酒熱”後,他們就將精英人才、諮詢師、項目課題向醬酒集中,堂主楊光和邵伶俐是其中的領頭人。特別是2020年後,邵伶俐把所有工作重心放在了醬酒,他曾花三個月時間走遍了貴州的大小酒廠,調研所有企業的産能、組織、産品、品牌各方面的數據。“同類企業,我還去過三四次。”邵伶俐也因此與各企業構建起了長期的聯繫。

2021年下半年開始,因為河南等核心市場出現動蕩,醬酒也呈現了遇冷的局面,也是這個時候“調整”一次頻繁出現。在此後,我曾多次向邵伶俐約稿,希望這個了解大小企業的諮詢人,能夠為我們撥開迷霧,但他卻以“還不到時候”婉拒,正如他此後幾乎不在公開場所發表演講、錄製視頻一樣,他需要時間再重新進行全面調研,今年上半年,邵伶俐再重走此前的調研之路,在宏觀數據下,也進行了諸多個體案例分析,在最近的一場直播中。

他也認可“新週期”一次,但是卻提醒從業人員不要籠統的去看這個次,這個詞背後意味著回答“(本質)是什麼、有何不同、怎麼辦”等問題。

邵伶俐分析的“新週期”特點,條分縷析,能夠給我們很多啟發,但在支招“怎麼辦”時,卻能夠明顯看出他的“理想主義”和“完美主義情結,因為這些方法對於多數承受“調整期”壓力的企業而言,實在是很難一時間去做到。不過你會被那些“不做不行”“早做完做都要做,不如早部署早獲益”等説服。我們呈現邵伶俐的講述——

“必須有自己的拿手好戲”

我們都知道醬酒進入了新週期,但是如果找到本質,是很容看不清這個週期究竟是什麼。很多人都在討論新週期,但是我們看到醬酒之外的企業討論少,為什麼?因為外部環境總體沒有太大地改變其他白酒品類的主體經營模式。醬酒出現新週期,是因為醬酒長期以來缺乏深度執行驅動的模式,以前以品類為主體的驅動,紅利期很快結束了,現在需要強大的落地驅動來適應行業發展。

外部環境是什麼?就是要看到醬酒消費者從盲目消費走向了理性消費,必須更加重視消費者的體驗,更加重視醬酒品質和品牌,更加重視消費場景和消費用途。我們很難想像不具備以上特點的産品能夠長足發展。

先來弄清楚新老週期下醬酒企業的驅動因素有什麼不同。

醬酒企業過去三年的發展,我稱之為“老三高熱驅動”,一是茅臺引領的高福利,讓困難企業上岸了,經銷商抓住了商機;二是高毛利,利潤空間大自然行業驅動力強,但是相對管理做得粗糙;三是高速度,規模和産品都很快上去了。

我在調研中,很多企業其實也擔心“老三高”驅動不長久,我都建議他們要高品質的發展,不過很多企業雖然擔心,但是對於“賺快錢”還是很依賴,沒想到“高速度來得快去得也快”。所以我一直説,醬酒企業的發展,最終也是要進入高品質發展——就是企業必須有自己的拿手好戲。

拿手好戲是什麼?新週期下的醬酒,我用“新三高”來説明,一是高産能高品質,高産高質是聯繫在一起的,沒有高産能就沒有穩定的高品質;二是高品牌,不管你是社會化品牌還是圈層品牌,必須有你的高特色,反正你得做品牌,花錢多花錢少總得做,不做就沒有前途,因為消費者會把你拋棄,經銷商不沾你的邊;三是高服務,很多人一提到這裡就頭大,服務建設需要人,人才難得,人才難養,人才難留,沒辦法,你必須要做,不管你是精英戰術還是人海戰術,都得搞。

既要掙錢,更要值錢

我最近在貴州轉,很多企業都意識到了,但是並沒有那麼著急,因為疫情的因素很容易麻痹大家的認知,但其實醬酒行業已經是激烈的競爭了。所以對於很多企業來説,高品質發展其實真的很急。

不過我的觀點是“急事緩做”,要一步一步來,他不是同時做幾件事堆砌的結果,是長久磨礪、經營的成果。中國醬酒産業從多元化外溢的發展模式,必然走向集中化精品化發展模式,特別仁懷産區、金沙産區、習水産區的精品化模式更加凸出,大集團、大資本佔據頭部資源和主題産能的特點將會更加清晰。

我換個説法,醬酒企業的高品質發展,其實就是陣腳要站對站穩。

有些老陣腳很好,企業不能丟。比如企業家和老闆的個人角色,他們更多是堅持下來的、熬出來的老同志,實屬不易;拼基建水準;在做品牌時針對自身品牌做了一些基礎規劃和分類分級延伸。

能夠做到以上三點的企業,都成為了掙錢能力更強的企業,不過要真正做成“既掙錢更值錢”,顯然有很多課是需要在新週期下快速補上的。

一是大單品,沒有大單品的企業沒有價格,沒有強勢大單品的企業,腰桿不硬,沒有抗風險能力,所以説大單品是企業的立業根基;

二是人才,技術人才的外引內培、新老結合,非常重要,持續提升技術能力才有長足的發展後勁,對於行銷管理人才,有能力的企業要建設生産地和貴陽行銷雙總部的模式,要推進重點市場的本土化落地,把人才的來源多元化,把人才的歸屬心態穩住;

三是服務,實際就是策略、執行、競爭為一體的行銷服務、客戶服務工作落實到實處,強化品牌、價格、動作策劃與管理、強化流程、標準、制度的執行與考評,打造自身的體系和模式,形成自身的運營品質。

我説的這三件事,其實就是多數企業的瓶頸,突破了就強大了、活了,企業必須學會幹市場端難的事情,早晚都得幹,不如早幹,早部署、早收穫。

要把自己的邊界打破

醬酒發展到今天,其實還是給了我們蠻多思考的,調整來的正是時候,有的問題必須在停止的時候來進行思考。如果這個階段我們很難去加資本、市場的杠杠,不如在自身實力上“加杠桿”。

杠桿是什麼?杠桿是魂!品牌、品質、文化是鐵三角所有酒類項目的靈魂:品質是醬酒發展的首要驅動,品牌必須能夠適應市場,文化直接影響下游客戶的所有動作和影響銷售呈現等。

大家要注意,消費者理性的本質就是有分辨能力了,雖然同為醬酒,但是品質能力是千差萬別的,當前企業品質升級的空間是無限的。這個要絕對搞定,不能含糊,不管大中小企業都要在這方面升級,適應品質消費的大趨勢、大洪流。

過去,醬酒企業在高速發展期內,有的企業精力並不聚焦,把精力放在了很多搞不起來的牌子上,現在,企業必須把品牌的定位打磨好,把品牌的架構建設好,把品牌的生動化形象設計好,也就是要把自己的邊界打破,切不可自娛自樂。很多醬酒企業在品牌的選擇和塑造上存在缺陷,我的建議是——有歷史優勢的把優勢發揮好,創新的品牌把創新的特質搞好,做圈層像做圈層的,做流通像做流通的。

在行銷上,産品層面還有兩件事必須注意,越是行情不好,産品升級就更加重要。我要講的是兩點:一是要對按品質定價有信心,不能隨波逐流,二是要對按顏值定價有信心,不能得過且過。你越是擔心成本、費用,越是搞不出爆品。

産品升級是持久戰,雖然你的性價比現在居於優勢,但不代表持續優勢,而且往往市場上的大單品,很可能隱含重大的長遠競爭缺陷,沒有永恒的王者。

針對具有大單品的企業,現在最大的漏洞就是價格管理漏洞,核心問題就是很多醬酒企業的費控模式慣性造成的,折酒比例過大,管理亮劍過少,網路價格管理太薄弱。因此,該改政策的該政策,改強化管理的強化管理,要敢於改變政策、改變費控模式,把紅線立起來,逐步搞定,直到達成銷量與價格的合理平衡。

把信念傳遞到消費層面

我發現,醬酒行業一調整,一些企業就在考慮調轉槍口,過多考慮新價位、新客戶、新市場,這是典型的投機主義,必須堅持長期主義,原有的優勢和好的經驗要保存並持續優化,過去的存量要加強,老客戶要幫扶,在此基礎上,合理佈局才能理性,才能合規,才能不錯過有利戰機。

所以我們説信心大過黃金,永遠是商界真理。行情好的時候,大呼小叫,行情不好,鴉雀無聲。這種狀態在今年上半年尤其明顯,大部分醬酒企業一定要認識到,在傳統渠道,沒有高品質的B端,就很難有有效的C端。

我不建議大家觀望,行業不會主動變好,或者説變好之後機會還是不是你的?所以大家要動起來,不過這一次要做到知行合一——紙面模式必須要爭取與執行模式保持一致,否則就會曇花一現。我重點説一點,多數醬酒企業還是處於廠家主導品牌、商家主導市場的廠商合作模式階段,因此廠家必須有相應的嵌入式管理體系,實施三位一體,廠商共同制定落地策略,關注並激勵經銷商落實服務動銷,強化市場競爭力目標考評。

同時,也要聚焦消費者圈層、重點客戶深耕和基礎管理,只有這三件事做了,心裏才有底,手上才有本帳。

當然,酒業上游在改變,渠道也在深度改革,線上、線下新渠道佈局打造對於很多企業都很重要。現實就是這樣,融入新行銷的浪潮中去,現在還不晚,加強學習、培訓、實踐,有條件的自己打造,沒有條件的實施股權合作等形式,加速實渠道變現和運營升級。

最終事情是人幹的,現在醬酒企業普遍的是招商團隊,這也是我發現現在醬酒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要解決高管團隊、招商團隊、落地團隊的混裝,期待招商團隊幹落地,落地團隊幹招商,往往效果不盡人意,所以隊伍的整理非常重要,鼓勵招商團隊幹好招商工作,落地團隊做好落地工作,根據實際的市場需要和公司戰略需要,因此必須有效地調整好、梳理好,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工作機制。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