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九講——郭五林:你知不知道酒的利害

發佈時間:2020-03-20 15:17:11 | 來源:中國網中國酒 | 作者:亦可 | 責任編輯:劉珂延

3月19日晚8:30,由中國網·中國酒頻道主辦、宜賓學院、中國白酒文化研究會、中國酒文化研究中心共同舉辦、宜賓學院中國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五林教授發起並主持的《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九講——《你知不知道酒的利害》圓滿結束。

直播中,郭教授以蘇轍《既醉備五福論》談起,為廣大觀眾講述了酒的“四害”與酒的“五利”,對於每一“利”和每一“害”,都結合了古人的就文化故事,和現代酒業的典型發展案例,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

郭教授指出,古人所提出的“四害”與“五利”,分別是:

第一害酒奪。

酒奪人生命,使人早夭。

第二害酒困。

為酒所困。不為酒困,也就是喝酒不喝醉,不上癮,不被酒所束。

第三害酒病。

因飲酒過量而生病。

第四害酒亂。

指美酒與女色能使人失去理智。

酒之利,即酒之五福。

第一利為壽,“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壽數綿長。

第二利為富,“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第三利為康寧,“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內心安寧。

第四利為攸好德,“好德”是心性仁善而且順應自然。

第五利為“善終”,是安詳離世而且飾終以禮。

為了讓廣大酒類從業者和愛好者更好的理解相關酒文化故事,現將講座參考引用文獻摘錄如下:

《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

第九講你知不知道酒的利害

講義素材:【既醉備五福論】

核心觀點:酒有四害,酒有五福

作者簡介:

蘇轍(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 ),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蘇轍登進士第,初授試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留守推官。此後隨張方平、文彥博等人歷職地方。宋哲宗即位後,入朝歷官右司諫、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因上書諫事而被落職知汝州,此後連貶數處。宰相蔡京掌權時,再降朝請大夫,遂乙太中大夫致仕,築室于許州。政和二年(1112年),蘇轍去世,年七十四,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時累贈太師、魏國公,宋孝宗時追謚“文定”。

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其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欒城集》等行於世。

善夫!詩人之為《詩》也。成王之時,天下已平,其君子優柔和易而無所怨怒,天下之民各樂其所。年谷時熟,父子兄弟相愛,而無暴戾不和之節,莫不相與作為酒醴,剝烹牛羊,以烹以祀,以相與宴樂而不厭。詩人欲歌其事,而以為未足以見其盛也,故又推而上之,至於朝廷之間,見其君臣相安而親戚相愛。至於祭祀宗廟,既事而又與其諸父昆弟皆宴于寢旅,酬下至於無算爵,君臣釋然而皆醉。故為作《既醉》之詩以歌之。而後之傳《詩》者,又深思而極觀之,以為一篇之中,而五福備焉。

然愚觀于《詩》、《書》,至《抑》與《酒誥》之篇,觀其所以悲傷前世之失,及其所以深懲切戒于後者,莫不以飲酒無度、沈湎荒亂、號呶倨肆以敗亂其德為首。故曰:“百禍之所由生,百福之所由消耗而不享者,莫急於酒。”周公之戒康叔曰:“酒之失,婦人是用。二者合併,故五福不降,而六極盡至。”愚請以小民之家而明之。

今夫養生之人,深自覆護擁閉,無戰鬥危亡之患,然而常至於不壽者何耶?是酒奪之也。

力田之人,倉廩富矣,俄而至於饑寒者何耶?是酒困之也。

服食之人,乳藥餌石,無風雨暴露之苦,而常至於不寧者何耶?是酒病之也。

修身之人,帶鉤蹈矩,不敢妄行,而常至於失德者何耶?是酒亂之也。

四者既備,則雖欲考終天命,而其道無由也。

然而曰五福備于《既醉》者何也?愚固言之矣。

百姓相與歡樂於下,而後君臣乃相與偕醉於上。醉而愈恭,和而有禮。心和氣平,無悖逆暴戾之氣幹于其間,而壽不可勝計也。

用財有節,禦己有度,而富不可勝用也。壽命長永,而又加之以富,則非安寧而何?

既壽而富,且身安矣,而無所用其心,則非好德而何?

富壽而安,且有德以不朽于後也,則非考終命而何?

故世之君子,茍能觀《既醉》之詩,以和平其心,而又觀夫《抑》與《酒誥》之篇,以自戒也,則五福可以坐致,而六極可以遠卻。而孔子之説,所以分而別之者,又何足為君子陳于前哉!

蘇轍説酒有四害。

第一害:酒奪。酒奪人生命,使人早夭。

酒的發明者杜康父子的故事。

根據傳説故事,是西元前1833年,夏王朝的國王是杼 [zhù],這個杼曾參與了他父親少康複國的戰爭,既是少康謀略的執行者—説明他智力過人,也是少康復興的執行者—説明他勇力過人。

這麼個智勇兼備的國王,不在歷史上留下點什麼,顯然對不起後世讀者。據説,鎧甲與長矛就是他發明創造出來的。很了不起,一個是防禦的重要工具,一個是進攻的重要工具。此後三千多年冷兵器戰爭史,杼的發明成為主要作戰工具。杼的發明天賦,可能來自於遺傳。他的父親少康先生,就是中國酒的發明人,“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杜康是酒的別名,杜康也是少康的另一個名字。


這對父子發明家,父親發明瞭酒,麻醉人的神經,兒子發明瞭甲矛,奪取人的生命,對中國文明史的進程,都産生了極其重大且深遠的影響。

第二害:酒困,為酒所困。不為酒困,也就是喝酒不喝醉,不上癮,不被酒所束縛;

孔子不為酒困的故事。

《論語·子罕》:“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于我哉?”在我看來,“不為酒困”是最難做到的。


從字面上看,不為酒困,也就是喝酒不喝醉,不上癮,不被酒所束縛;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歡喝酒,有的一喝就多,有的上了癮,一天不喝就難受,有的因為工作什麼的,要經常違心的喝酒,喝酒成了負擔就會很是痛苦;所以説“不為酒困”也是一種境界,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好的做到的。

其實這還不是主要的,我想,孔子在説到這個問題時,“酒”不僅僅指的是酒,“酒”代表了聲色犬馬、酒醉金迷,代表了人物質的慾望。

要做到“不為酒困”,也就是要不被個人的私欲所迷惑了眼睛,不被自己的慾望所牽著鼻子走,真要做到了應該是“無欲則剛”的境界了。

所以説,如果你真正做到了“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那你就是聖人了。(《論語·子罕》)。孔子説自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在外面參加會議,認真工作;在家裏,盡兒子和哥哥的義務;朋友之間家裏出了大事,盡心去幫助;不沉迷于酒,始終保持清醒;我也就這些,沒其他的什麼了。

第三害:酒病。因飲酒過量而生病。

解酒病的藥:

排名第一的當屬葛根:

葛根味甘微辛,氣清香,主入脾胃經,解表退熱,解酒毒,調節人體機能,增強體質。《本草綱目》載:具清熱、降火、排毒功效;《千金方》載:治酒醉不醒;《藥性論》載:"治天行上氣,嘔逆,開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煩渴;治胃虛熱渴,酒毒嘔吐。"

葛根是口碑最好的解酒中藥,得到很多人的認可。

解酒毒,高良姜

別名風姜、良姜、始載于《名醫別錄》。味辛性溫,人脾、胃經。具有散寒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大明本草》有治轉筋瀉痢、反胃嘔食,解酒毒,消宿食的記載。治飲酒太過,身寒嘔逆,取本品10—15克,煎服。寒性甚,可與法夏、生薑、香附同用。

與葛根類似的:葛花

紫葛花又名葛藤花,為豆科植物葛根花,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分解酒精,健胃,護肝等功效。《滇南本草》等多部藥典記載:"治頭暈,憎寒,壯熱,解酒醒脾,酒痢,飲食不思,胸膈飽脹,發呃,嘔吐酸痰,酒毒傷胃,吐血,嘔血,消熱。"取葛花3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甚佳。

滋陰補血:桑椹

別名桑果、桑椹子等,始載于《新修本草》。其性寒味甘,人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潤腸通便,以及解酒的作用。《本草綱目》謂其搗汁飲,能解酒中毒。本品可治眩暈、失眠、消渴、便秘,及風濕關節炎。枳子能治酒醉


枳(木具)子能治酒醉,煩熱,口渴,嘔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確提出其“治一切左癱右瘓,風濕麻木,能解酒毒。”《世醫得效方》擬枳木具子丸治“飲酒多發積”。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

白扁豆健脾化濕

白扁豆能健脾、化濕、消暑。《本草圖經》載其“主女子帶下。兼殺酒毒,亦解河豚毒。

疏散風熱:菊花

菊花能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藥鑒》載其“……解醉漢昏迷,易醒,共幹葛(宜葛花)煎湯。”

止渴,醒酒:苦參

苦參具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名醫別錄》載其“除伏熱腸擗,止渴,醒酒。”《本草經疏》亦載苦參“消酒,除渴,明目,止純血痢、疳痢極效。”

解酒藥材肉豆蔻

肉豆蔻有溫中行氣,固腸止瀉,消食之功。《日華子本草》載其“調中,下氣,止瀉痢,開胃,消食。皮外絡,下氣,解酒毒,治霍亂。”《得配本草》亦認為其“消宿食,解酒毒。”

丁香有殺酒毒的功效

別名公丁香,始載于《藥性本草》。溫味辛,入脾、胃、腎經,肯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之功效。常用於胃寒所致嘔吐、呃逆及腎虛陽痿等證。《大明本草》有“治冷氣、殺酒毒”的記載。治飲酒所致嘔吐、身寒等證,可單用,或與人參、生薑、法夏、柿蒂配用。預防酒精中毒,可用本品3克~5克,泡茶飲。

治酒熱煩渴:淡竹葉

別名碎骨子、山雞米等,始載于《本草綱目》。其性寒味甘淡,入心、胃、小腸經,有清熱除煩、利尿的作用。可治熱病煩渴、口舌生瘡等證。治酒熱煩渴,小便不利,可用本品30克~ 50克,煎服;或與菊花、薄荷同煎,當茶飲可預防酒醉。草果


草果具燥濕散寒、除痰截瘧之功,因氣芳香,有辟濁之性,《本草》引李杲雲:“溫脾胃,止嘔吐,治脾寒濕、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積,兼辟瘴解瘟。”

白茅根

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之功效。主治肺熱喘急、水腫、黃疸及酒中毒。

竹茹

味甘辛,性微寒,無毒。入胃、膽經。《藥品化義》載“主治胃熱噎膈,胃虛乾嘔,熱呃咳逆,痰熱噁心,酒傷嘔吐,痰涎酸水,驚悸怔忡,心煩躁亂,睡臥不寧,此皆膽胃熱痰之症,悉能奏效。”

砂仁

味辛,平,鹹。入脾、胃經。行氣調中,和胃,醒脾。《藥品化義》:“若脾虛飽悶,宿食不消,酒毒傷胃,以此散滯化氣。”

決明子

決明子古代用於解酒,能退虛熱。決明子還能通便,並有降血脂的作用,平時可將決明子泡水代茶飲。若將決明子做成枕頭,也可起到明目作用,起效較慢,但效果穩定。

第四害:酒亂。

指美酒與女色能使人失去理智。《水滸全傳》四五回:“自古道:‘酒亂性,色迷人。’那婦人三杯酒落肚,便覺有些朦朦朧朧上來。”

酒之利,即酒之五福。

“五福”原出於《尚書·洪范》。是古代中國民間關於幸福觀的五條標準。《尚書》上所記載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即:五福的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

壽:“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壽數綿長;

富:“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康寧:“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內心安寧;

攸好德:“好德”是心性仁善而且順應自然;

(攸是會意字,由攵、人和水字省略的一豎來表示水行。攸本意為水準穩地流動,此意後寫作“浟”。攸在文言中常見用法相當於“所”,有時相當於“乃、就”,放在動詞前。)

考終命:“善終”是安詳離世而且飾終以禮。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