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葡萄酒能否進入“複合型發展”新階段

發佈時間:2018-06-14 08:40:13 | 來源:酒業家 | 作者:楊苗苗 | 責任編輯:

  過去20年間,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從零起步,迅速壯大。隨著市場份額不斷擴張、消費者群體迅速壯大、世界主要葡萄酒消費國地位的確立,中國的葡萄酒市場更是有望綻放出千億商機。




  記者注意到,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眼下的“平穩成長”趨勢已逐漸打破了前幾年全行業大起大落的“過山車”印象。由此,帶有足夠規律性的中國葡萄酒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複合型發展”的新階段,並逐漸呈現出五大特徵——


  “白酒染紅”已成為一種趨勢


  近年來,茅臺、瀘州老窖、洋河等國內品牌名優白酒已紛紛跨品類入局葡萄酒領域,2013年,貴州茅臺集團收購法國波爾多海馬酒莊,洋河開始在江蘇佈局進口葡萄酒;2014年,瀘州老窖收購澳大利亞希拉谷酒莊。與此同時,貴州金沙母公司宜化集團、山東景芝、江蘇今世緣等二線白酒品牌也相繼進入葡萄酒行業。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白酒大商、超商也試圖入局,希望在進口葡萄酒市場分得一杯羹。


  大品牌有更大機遇


  未來十年,葡萄酒市場依然是品牌的市場,而且品牌的聚焦度會越來越強,只有大品牌才能支撐持續的增長。


  而在消費者層面,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隨著中等消費群體擴張,消費者在購物場景中面對不知名品牌會産生猶豫和質疑,而面對知名品牌則不會。品牌給消費者帶來信任感,在很大程度上對消費者的消費選擇構成直接決定作用。


  “沿海強,內陸強”的市場格局被打破


  當前的進口葡萄酒市場在地域上存在越來越顯著的差異化發展趨勢。“沿海強,內陸弱”的總體市場格局已經被打破。


  一方面,沿海經濟發達城市的市場轉向存量優化,另一方面,以省會和部分強二線城市為代表的內陸消費中心日益崛起,並帶動周邊區域市場的快速發展,這成為當前進口葡萄酒市場最重要的發展規律。


  主力渠道呈現出鮮明的本土特色


  以終端渠道的類型為例,在法國,超過60%的葡萄酒是通過商超渠道實現銷售;而在當前中國市場上,這一比例低於10%。


  進口葡萄酒接觸中國消費者的主力渠道,事實上是由總量龐大而高度分散的中小型煙酒專賣店所構成的。進口葡萄酒運營商必須對這一典型特色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尊重。


  新一代的消費者正在快速成長


  老一輩們曾經對進口葡萄酒持有某種‘陌生感’甚至是‘敬畏感’,對於80後、90後甚至剛剛成年的00後個人消費者來説,最多只剩下一份好奇心而已。這是一個最為根本性的變化。


  新一代的消費者們樂於主動去定位自己的個性化喜好,樂於自主了解葡萄酒市場和葡萄酒文化,並且更懂得尊重優質葡萄酒的價值。這直接推動了進口葡萄酒消費結構的升級。


  新規律的發現,就意味著舊經驗的失效。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將不會再有某種簡單因而可以隨意複製的商業模式,也不再有等級森嚴、資訊隔絕、只在最末端才接觸到真實消費者的傳統渠道分工。”


  這也使得偶然性因素對全行業的影響已經回落到正常水準,與之相對應的,擁有前瞻能力與頂層設計能力的進口葡萄酒運營者將逐漸得到市場的肯定和嘉獎。


聲明:中國網·中國酒發佈,轉載此文請註明轉自“中國網·中國酒”。文章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