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

36小時抗“疫”狙擊戰

發佈時間: 2020-12-1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組委會

——中國一冶搶建武昌“方艙醫院”紀實

2月3日,庚子年正月初十。這天深夜23時,正處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的武漢,伴隨著善良人們的祈禱漸漸進入夢鄉。就在這時,“有重大任務,請速到武漢洪山體育館集合!”一道急如星火的指令從中國一冶交通公司領導班子發出。不敢稍有懈怠,4日淩晨零點37分,徐訴、姜平、李濤、劉家勇、褚金華、陳偉、任軍、李澤平、胡國昌、潘登等27名黨員幹部和職工就從三鎮不同的方向星夜集結到武漢洪山體育館3號通道前。中國一冶副總經理王健早已等候在此,他發出簡單而堅決的作戰動員:組成黨員突擊隊,按照武漢市政府要求,迅速展開工作,將洪山體育館改造成武昌“方艙醫院”。

國家建設主力軍與新冠病毒疫情在武漢抗“疫”主戰場短兵相接,英勇的中國一冶職工繼火神山醫院、武漢三醫院、武鋼二醫院、新州醫院後,再次奔向抗“疫”一線。

淩晨抗“疫”動員令

2月3日21時許,中國一冶副總經理王健、交通公司總經理焦玉俊、副總經理江城趕到洪山體育館參加武漢市政府召開的防控疫情緊急會議。會議指出,要堅決落實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則,盡最大努力,與時間賽跑,確保確診患者集中收治,疑似患者集中隔離,發熱患者、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觀察。要千方百計解決床位問題,加快病房週轉率,形成重症輕症分流機制,確保確診患者應收盡收;抓緊徵用市內會展場館,將其儘快改造成為“方艙醫院”,用於集中收治輕症患者。

會上,武漢市政府要求中國一冶作為主力建設單位,將洪山體育館改建成能容納800張床位的“方艙醫院”,用於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輕症肺炎患者。主要施工內容為在主館、訓練館和羽毛球館(地下室)等三大區域內建設留置病房的隔離間、緩衝區和隔離區通道以及水電、排水等附屬設施。

疫情就是命令。領受任務後,訓練有素、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中國一冶迅速成立了以王健為總指揮,焦玉俊、徐訴、賀勇、姜平、江城、崔勝超、岳堃等分公司領導為成員的前線指揮部,統籌協調負總責。指揮部按專業分工,組建施工管理組、物資採購組、後勤保障組,負責具體施工等事宜。

工地就是戰場。施工管理組立即與設計院對接,踏勘場地、熟悉圖紙,並連夜對主場館、訓練館、羽毛球館(地下室)展開實地測量、定位放線,策劃施工方案,擬定材料需求計劃;物資採購組根據施工組提出的材料需求和施工時間表,制定出採購清單,隨即電話聯繫供貨商進行詢價、下單;後勤保障組則包下瑣碎的生活後勤工作,為大家提供防護用品,免除職工的後顧之憂。大家各司其職、相互補位、全力配合。一台高效而有序的施工組織機器即刻高速運轉起來。

4日8時許,中國一冶黨委書記、董事長宋佔江來到施工現場,看望職工、鼓舞士氣,並一再叮囑大家在施工過程中穿戴好防護用品。

此時,交通公司、城建公司、冶建公司組織的80多名工人陸續馳援施工工地,並且還有工人源源不斷的增援而來,至中午12時,現場已有150余名施工人員同時作業。

阻擊疫情,責任重大。中國一冶建設者開始了不眠不休、爭分奪秒的“方艙醫院”改建攻堅戰。

晝夜不捨搶建“生命方舟”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

沒有施工策劃、沒有技術準備、沒有勞務準備、沒有材料準備、沒有工機具準備……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一片空白。

打無準備之戰是建築行業的大忌。但在非常時期,中國一冶眾志成城,發揚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戰鬥精神,發揮專業人才隊伍等全方位資源優勢,扛起了央企的責任擔當。

4日8時,中國一冶全面啟動“方艙醫院”改造施工。交通公司、冶建公司、城建公司的50余名黨員突擊隊員衝在最前面。但由於武漢封城、交通管制、市場休市等原因,熟練技術工人不足和施工材料短缺等困難顯露出來。

中國一冶“方艙醫院”指揮部迅速調整策略,將全部管理、施工人員劃分為主場館作業區、訓練館作業區、羽毛球館作業區、水電作業區;每個作業區按照人數組成二個梯隊,交替作業,歇人不歇工,並由一名熟練技術工人帶多名小工,邊施工邊培訓。此舉緩解了技術工人不足,施工效率大為提高。

面對施工材料供應不暢的難題,指揮部特事特辦,協調調集中國一冶在漢項目部的存量物資,以解“方艙醫院”項目的燃眉之急。李濤、林偉、田智、唐英傑、陳淑樺、黃武軍、齊翊朝等人組成的物資採購組超強、超負荷運轉。他們使出渾身解數,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人脈資源,千方百計組織回工地急需的施工材料。

劉家勇、任軍、李俊傑、劉紅兵、黃立朝、吳林華等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項目經理,他們在幹完其他醫院的隔離項目後,以疲憊之軀再次精神抖擻地轉戰到武昌“方艙醫院”工地充當施工員,來回穿梭于各個施工作業點進行技術交底、品質檢查、進度督導和防護督查;還有李澤平、鄭鑫山等管理人員在履行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主動為施工人員打下手、當小工。還有夏泉哲、褚全華、陳偉、朱作劍、王晶晶等機關人員在全力做好後勤工作的同時,還扮演著收貨員、發貨員、搬運工、清潔工的角色。中國一冶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拼搏精神在抗“疫”一線得到充分展現。

正當武昌“方艙醫院”激戰正酣的時候,2月4日22時,武漢市政府又賦予中國一冶新的施工任務,新增門診房、垃圾處理房、50個廁所,以及隔離病房熱水器、換洗池等工程量。沒有絲毫猶豫,中國一冶無條件領受了新增施工任務。指揮部根據新增施工任務調整管理人員配置,開闢出新的施工區域。

經過不捨晝夜的連續施工,5日上午8時,主場館、訓練館、羽毛球館(地下室)新建的診療室、藥品倉庫、配藥間、更衣室等19間800多平方米的隔離空間和25米長的醫護專用隔離安全通道全部完工。工程開始轉向全面衝刺水電安裝階段。

洪山體育館主場面積近900平方米,日常是運動場地,地板上幾乎沒有任何電線線路和介面,也缺乏鋪設線路的條件,根本無法滿足“方艙醫院”的用電需求。為了使800張床位都能順利通電,以城建公司、冶建公司為主的突擊隊員們全面進行線路鋪設,並在每張簡易病床的床頭安裝開關和插座。他們通宵達旦安裝導線盒、電線佈線,為開關插座接線。由於線路和開關插座都是安裝在地板上,隊員們乾脆就蹲著、跪著進行作業。

2月5日16時30分,武昌“方艙醫院”新增供電系統改建完工通電;20時,醫護隔離空間及病房電源插頭安裝任務全部完成,水暖項目也相繼完工。

5日20時,隨著最後一個清潔區和污染區通道的封閉,歷經36個小時的改建,這座被寄託了戰勝病魔希望的武昌“方艙醫院”由中國一冶交付業主。

同日23時30開始,來自武昌區的第一批輕症新冠肺炎確診病人,被轉送至武昌方艙醫院接受治療。

抗“疫”一線的逆行者

5日中午12時,正是飯點,但李濤面前的盒飯卻幾乎沒動。一來是事多、電話多,二來是胃口差,肚子餓,卻不想吃。剛在電話裏安排好下步材料供應工作,端起盒飯想強行吃幾口。一位項目負責人匆匆找來:李部長,電工膠帶沒有了,我需要二箱,吃完飯就要。李濤答應著,放下盒飯馬上安排物資部的小唐去辦。

李濤是交通公司物資部長,從4日淩晨趕到洪山體育館,就一直盯在施工現場,已長達36個小時。他聲音沙啞、眼裏佈滿血絲,渾身透著疲憊。但他不敢休息,更不敢懈怠,項目接得太急,工地上什麼材料都沒有,就連基本的施工工具也沒有準備。他深知工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難處,也深知材料供應不暢對工程進度意味著什麼,特別是在當前非常時期。

武昌“方艙醫院”所需材料十分龐雜,大到電力電纜、方鋼、輕型防火板,小到鐵釘、螺栓、水管彎頭,不同規則、不同型號、不同材質的材料、配件成千累萬,都需要一批批、一件件組織回來,並且多數時候一個配件需要從幾家供應商調貨,在武漢封城、交通管制的特殊時期更是困難重重。李濤和物資團隊一道,對報送來的材料計劃,按照輕重緩急和施工順序,擬定供貨清單,想方設法組織。

洪山體育館改造成“方艙醫院”後,800張病床邊配備的醫用設備和開關插座,以及醫護工作間用電需要,只能靠安裝6台配電櫃來滿足三個區域的用電需求。但是,這种醫院臨時配置的配電櫃是非標,武漢市場根本就採購不到。

從4日淩晨開始,李濤就開始聯繫,他把手裏供應商的電話都打遍了,還拜託親戚、朋友幫忙打電話、在網上找。電話、微信、QQ上能聯繫的人都聯繫遍了,但直到上午仍一無所獲。

“我們這裡有配電櫃體,可滿足醫用需求,你需要提供配件到車間來組裝。”距離武漢100公里的鄂州市傳來好消息。配電櫃的主要配件是210個非常用的空氣開關。若在平時,在武漢購買這類材料一個電話就能解決,但是現在建材市場停業,找配件,無異於大海撈針。  

14時,李濤終於找到了符合要求的配件,立刻安排人送到鄂州的工廠組裝。

“武漢一直處於封城狀態,我們提前找政府協調好各方關係,順利出城,結果在龔家嶺高速路口被堵了將近4個小時。經過各方協調,配件到達鄂州。但回武漢的路上,又在鄂州高速路口被堵了2個小時。”跑鄂州的同事一直與李濤保持熱線聯繫。5日清晨4時,6個專用配電櫃終於運抵施工現場。20多個小時裏,李濤的電話打出去100多個,雖然疲倦,但李濤甚感完成任務後的欣慰。

在中國一冶建設工地上還有許多像李濤一樣的鐵人,他們是抗“疫”的中堅力量。

上陣父子兵。中國一冶城建公司田漢斌和供職交通公司的兒子田智同時接到參建“方艙醫院”建設任務後,父子倆一起奔赴洪山體育館。“都是臨時下達的緊急任務,公司黨委有部署,我們就衝鋒,現場不分什麼幹部、員工,我們都是一冶的好兒郎!”在建設現場負責協調工作的田漢斌説。“時間緊迫,我們必須爭分奪秒,確保現場活動板房、電纜、零件的及時充足供應。”部隊士官退役的轉業軍人田智説。疫情面前,他們跟時間賽跑,跟病毒戰鬥,保障材料供應,圓滿完成留置病房的隔離建設、緩衝區及隔離區通道建設任務。

抗“疫”夫妻檔。 2月4日淩晨,在知悉城建公司參戰"方艙醫院"的號召後,老黨員、退伍軍人李承勇主動請纓,參與到"方艙醫院"建設。在現場,李承勇盡顯軍人本色,一邊進行材料倒運和裝卸,一邊不忘提醒其他同事正確做好自身防護。同樣作為城建公司職工,李承勇的妻子王雨傑也請戰來到建設現場,從事現場清潔、消毒工作,並不時幫助提醒同事做好自身防護措施。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國一冶與武漢人民一起扛,用參建武昌“方艙醫院”的實際行動,奮戰在疫情一線。   

(主創:楊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