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

一同扛起“雷神山”的安徽臂膀

發佈時間: 2020-12-1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組委會

昨天是3月8號。一個月前,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使用。截至3月5日,雷神山醫院累計出院332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著1600張床位的雷神山醫院成為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生命堡壘。

與病魔鬥爭,與時間賽跑。從1月25號決定建造,到2月8號建成使用,不到半個月時間,上萬名建設者24小時的不停奮戰,用自己的臂膀,“扛”起了雷神山。在這些建設者中,一支由35名安徽人組成的機電工程建設隊,是所有建設隊伍中,最遲撤離現場的隊伍之一。他們的馳援和堅守,為“雷神山”的拔地而起,貢獻了不可或缺的安徽力量。

雷神山突擊隊合影

急促、沉重的破門聲音

在離開雷神山後的很多個夜晚,這個聲音都在方磊的腦海裏揮之不去。他從沒想過,自己趕赴武漢後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從砸鎖破門開始。

我們出發前就把能帶的工具都帶了,可到了武漢發現還是不夠。和我們在武漢所有的項目項目經理對接了一下,也來不及等他們送鑰匙,我們就用工具把門鎖給撬了,徵用了一些熔焊機、電熔機、切割機、鑽孔器,幾乎所有倉庫我們都搬空了。

——方磊

方磊是中建八局安徽分公司副總經理。沒去武漢之前,方磊和全國上億名網友一樣,只是關注雷神山建設進程的一名“雲監工”。可是,2月3號上午11點,一條指令到達。在這一刻,他的身份,變了。

當時我們接到上級通知,讓我們當天就趕到武漢去參與雷神山建設,主要負責機電系統安裝。也沒有圖紙,也沒有説整個的工期要求,但我們知道早點建好能多救一條人命,我們相當於是在跟死神賽跑,必須抓緊一切時間。 

——方磊

爭分奪秒!早點建好,就能多救一條人命!作為隊長的方磊,開始組建“中建八局安徽分公司雷神山突擊隊”,當天必須出發,留給他的籌備時間,極為有限!組織最為精幹的工程人員,蒐集所有能帶的工具、防護用品,打包好簡單的衣服行李,和還沒有做好準備的家人告別......奔赴武漢!這句豪邁語言的背後,有本能的恐懼和擔心:

心裏啊都是懸著的,怎麼能不害怕呢,別的不害怕,就怕工人啊或者管理人員誰被感染了,萬一有個工人或者管理人員感染了,怎麼和別人的家裏交代,肯定要把他們帶回家。我當時在黨員群裏發了資訊,我説這個雷神山援建,哪些黨員跟著我去,我得帶頭啊,首先給大家信心嘛。

——方磊

方磊在雷神山施工現場

我來!我也來!公司黨員的迅速到位,帶動了其他人。2月3號傍晚,由35位安徽老鄉組成的“中建八局安徽分公司雷神山突擊隊”從江淮大地的合肥、蚌埠等地啟程,分別趕往湖北武漢。黑夜裏,他們穿過皖鄂交界,一路飛馳向前。

在路上,工作任務被明確到每個人。方磊他們將負責安裝雷神山醫院的機電系統,包括通風、排水、供電。看似平常的內容,但是對於雷神山這樣一所呼吸類臨時傳染病醫院來説,卻是事關醫院正常運轉、醫患能否平安的“生命防線”。等不及到現場再研究圖紙,方磊和同事們通過手機,一遍遍討論著施工方案。這時,作為工程人員應有的縝密、細緻和高度責任感,漸漸沖淡了之前的種種不安。

拿到圖紙以後,跟我們幾個項目經理也碰了下,把這個計劃,還有材料、人員分配了一下,心裏也就比較有底了。正常的話大概需要半個月左右,當時我們給自己下了死命令,4天以內必須要全部完成。

——方磊

商討施工方案

2月3號夜裏12點,突擊隊隊員馬子程,進入武漢。此時的武漢,安靜、凝重。馬子程發現,街上偶然駛過的車輛,幾乎和他們都是朝著一個方向。雷神山!

距離建設現場越來越近,車上的人都沒説話,呼吸,變得急促。馬子程知道,他們將參與並見證一場震驚世界的工程建設。但當抵達現場的那個瞬間,他忽然明白,此生再不會有這樣一個施工現場,能如此撼動他們的心靈。這裡的黑夜亮如白晝,無數個身影穿梭其中。各類機械發出的鳴響,沒有一刻停歇,有力且強烈,仿佛這座城市的心跳律動。

施工現場機器轟鳴聲

火熱的轟鳴聲,抑制住了緊張和興奮。2月4號淩晨,突擊隊立即開始工作。

帶升降機的小車挂的大的探照燈,把現場全部照亮,現場區域好多人在幹活,大概上萬人在幹活,場面真的非常震撼人心,擔心肯定還是有的,但是轉念一想,為了救人,也顧不了這麼多了,我們就提前口罩什麼的都戴好,做好防護措施,儘快發揮自己力量,最快速度地要把醫院保質保量地建起來。

——馬子程

剛剛踏入武漢時的那絲恐懼轉瞬即逝,取而代之的只有心中憋著的那股幹勁。4天完工,隊長方磊已經立下了軍令狀。可是,越是心急越是吃不了熱豆腐,施工建設容不得半點馬虎,路上早已琢磨了無數遍的設計圖紙,還需要不斷地打磨細節。

研討技術難題

像我們在別的工地建板房,它時間也是很短,結構簡單,比如説一個禮拜就把一個項目部建起來了,通風裝個分體空調就完事了。但是雷神山它通風比較特殊,它要避免因為空氣流通造成的交叉感染,所以工藝更加複雜。

——馬子程

經過細之又細、慎之又慎的反覆打磨,通風系統的安全性在設計上得到解決。接下來的,就是搶工建設。馬子程負責施工材料和設備,在這塊沒有硝煙的戰場,他就是那個給弟兄們運送彈藥的人。一個點一個點地梳理工序,一個工序一個工序地盤點材料和設備,一份材料一個設備地不斷供應。馬子程的微信運動,記錄了他的努力,每天走出的這四萬步,也宣泄著他的壓力。

這步工序不完成,後面的工序就沒辦法開展,一大堆人眼巴巴在等著你。找工具找材料難找,這個真的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我經常做夢,夢見在那邊找東西。哎呀,反正就急死人。

——馬子程

急,就把時間擠出來。隊員們採取兩班倒的方式,每天工作18個小時以上,三餐就蹲在工地上吃泡麵。有時為了搶工期,他們甚至忘記了吃飯。汗水和雨水浸濕衣服,渾身異味更是常態。剛開始還沒找到住宿的地方,他們就在辦公室搭板床,或者趴在桌子上休息,有的人就睡在車裏。

難,太難了。難,是所有人面臨的共同問題。

現場敲定細節

前期主要是一個開孔比較麻煩,它這個洞比較大是160毫米,跟一個盤子差不多大一個洞。這種大的開孔器非常難找,找不到這種專用的,只能用那種普通的來代替。有的時候不轉了,或者是磨壞了,壞了一共有一二十個。反正是始終是出現各種問題,然後想辦法解決。 

——馬子程

來不及感受問題順利解決後的喜悅,新的難題接踵而至。而每當此刻,迎難而上,是所有人唯一的信念和選擇。雷神山醫院負壓病房是收治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重要醫療設施,對病房的負壓值標準有著嚴格要求。就在安裝工程進入尾聲時,馬子程發現不妙。

有的房間就是你怎麼關門,它壓差計幾乎不動,特別著急,各種你想不到的地方它會漏氣,有的門縫啊、小孔啊甚至是鎖眼,當時我們就一點點找,能找的地方全部找一遍。20多個房間我們花了兩天時間,最後全部驗收合格。

——馬子程

四天后,2月8號,預定的項目計劃,如期交付。當天晚上,馬子程來到武漢後,第一次沒有做找材料的夢。他的頭頂,星空閃爍。

馬子程在雷神山施工現場

雷神山上的“中國速度”,讓一個個不可能的任務,在世界矚目中,依次完成。2月8號,元宵節,雷神山醫院正式建成使用。患者開始入住,但“中建八局安徽分公司雷神山突擊隊”卻沒有走。突擊的任務雖然已經結束,但陣地,仍需堅守。他們留了下來,因為新建的雷神山,還有很多需要不斷完善的地方。還有新的“不可能”,需要通過他們,變為“可能”。

在得知繼續留守的消息後,隊員楊露給母親發了這樣一條語音微信“媽,有新的任務,我遲點回來。一切都好,沒事,別擔心”。在這條語音裏,救護車的笛聲,此起彼伏。

救護車聲音

耳邊的笛聲越來越近,一輛輛載著患者的救護車駛入雷神山。24小時不分晝夜,連著幾個通宵加班加點,相比克服身體上的疲憊,在這個時候,最難的還是來自心理上的波動。2月8號這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被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雖然之前身在武漢,但還從未有過這麼近距離地感受這個病毒帶給人類的傷害。楊露説,這時他才知道,自己真的害怕了。

我們施工的區域和病房是一個區域,2月8號,陸續有病人就診了,醫院到處都是救護車,一會推一個人進去,心裏肯定害怕,做項目搶工很正常,但是像這麼危險的環境,還沒有過!

——楊露

當然不止楊露一個人害怕。但沒人抱怨,也沒人説要走。使命在肩這四個字,在隊員們,有了更為通俗的説法:怎麼著,也不能做逃兵!於是,他們互相鼓勵,既然已經選擇了逆行,此時的堅守,只不過是再向前多走幾步而已。其實,大家也都明白,這多走的幾步,將更加艱難。

活不幹完怎麼走啊,你不能幹一半,把活扔了。現在我們跑了,你就是逃兵了。幹這個活就想著早點交出來,當時在武漢好多人都住不上院,把這個活幹出來交給人家,早一天,説不定能多救兩條人命啊,比啥都強。

——楊露

活不幹完怎麼走啊,你不能幹一半,把活扔了。現在我們跑了,你就是逃兵了。幹這個活就想著早點交出來,當時在武漢好多人都住不上院,把這個活幹出來交給人家,早一天,説不定能多救兩條人命啊,比啥都強。

邊使用,邊完善,增加的工程量比原先既定得任務還多,整個公共區域的大型管道、通風、水電的進一步完善,都交給我們了。當時,不管壓力,不管累,就是想盡各種辦法去做,不能停,這是救命的醫院。

——楊露

2月13號淩晨1點,“雷神山突擊隊”的新任務全部完成。十天來,他們克服了現場材料稀缺、天氣多變、工序穿插多、後勤保障難等種種困難,最終完成全部設備的調試,圓滿完成雷神山援建的全部任務。楊露説,大家都很激動,有人想歡呼,又怕吵著醫院裏的醫護人員和患者。也有人,看著眼前病房裏星星點點的燈火,哭了……

交房的那一刻,我們特別激動,高興地……高興地不行!也有人流淚了,那種情緒很複雜,不在現場,你很難想像。

——楊露

楊露在雷神山施工現場

2月13號晚上,“中建八局安徽分公司雷神山突擊隊”平安回到安徽合肥。

2月28號上午9點,合肥市高新區。“中建八局安徽分公司雷神山突擊隊”隊長方磊和他的隊員們結束隔離,拎著行李,走出賓館。每個人想著的都是,趕快回家,和親人團聚。這一天,中建八局安徽分公司雷神山突擊隊”正式解散;這一天,遠在武漢的雷神山醫院,又有22名患者康復出院。每個人,離家的距離,都越來越近。

方磊説,隔離的時候,他常常在想,在雷神山的這些日子,對於自己,究竟意味著什麼。儘管離開那裏已經有一段時間,但他的心裏仍然難以平靜。他的手機裏有一張照片,他每天總忍不住拿出來看看。照片上的他,正在雷神山建設現場,背後是一條醒目的標語。上面寫著:“若有戰,召即來,來能戰,戰能勝!”

希望不會再有下次,但如果有,我還會去。有人説我們是勇士,是英雄,我覺得我們也不是。但這的確是一段不平凡的回憶,是我們人生永遠不會磨滅的東西。我們35個隊員之間,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親如兄弟,情同手足,我們給湖北人民,也帶去了我們安徽人民的情意,武漢的雷神山,見證了我們來自全國的建設者,帶來的全國人民的情意。

——方磊

為了扛起這一座“雷神山”,燈光徹夜不熄,建設者整晚不眠。包括“中建八局安徽分公司雷神山突擊隊”35名隊員和其他上萬名全國建設者,用自己的臂膀,讓這座山,拔地而起。(主創:李蠡 王麗麗 黃櫻  周原 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