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物

95後壽衣模特任賽男:用漂亮的禮服送別厚重的生命

作者:譚雅麗責編:君君時間:2024-04-11

壽衣模特任賽男接到一項新任務:重新租一個發貨倉庫。

3月13日,在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個小區,仲介帶任賽男看了4間倉庫。她看上其中一個,面積比較大,顧客線下看壽衣時能一眼看到更多款式,可容納一大家子人來看。

準備簽合同時,房東卻反悔了。仲介對任賽男説,你們這行不好租房,你們別挑,得房東挑你們。

這份工作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的。壽衣模特只是任賽男角色的一部分。入行時她從客服、運營做起,之後開始參與壽衣設計的工作,如今帶團隊設計、運營、直接服務用戶、分析市場數據、反饋市場需求、開發新品等,都要一步步通關。

4年前,她偶然以“95後女壽衣模特”的身份走紅網路。那時25歲的她説:“總要有人站出來,為人們向世界的最後告別做一點不一樣的事。”

4年後,任賽男不斷更新對這一職業的認知體會。她越來越體悟到,“想做的很多,但能做的其實很有限”。她把自己定義為陪伴者。

陪伴

壽衣店一直開門是行業規定,營業時間是週一到週日24小時無休,不論天氣好壞。

因此,壽衣從業者也被稱為“守夜人”。

睡覺時,任賽男總把手機鈴聲調到最高音量。她的手機24小時開機。因為忌諱,很多用戶拒絕將壽衣提前買回,但急用時,又要求1小時內送到。任賽男常聽老闆講起為趕時間連夜買站票乘綠皮火車從鄭州送貨到北京的往事。

“有時睡得沉接電話晚了,我都第一時間向用戶道歉。”任賽男坦然接受這份工作的特殊性,她覺得這是年輕從業者少的原因之一,“自由度低,除夕夜也得送貨,很少有年輕人能接受這一點”。

“做了這麼久,我的感受是除了服務好,還要安慰好(顧客)。”面對顧客的故事,任賽男時常會感到無力。曾有一名30歲左右的男性顧客找到她,知道自己因病將要離世,不忍家人為他準備壽衣,便瞞著家人自己來諮詢該如何準備。

“我們能做的真的很少,只能儘量安慰。”任賽男知道,“有時有用,有時覺得説什麼都是多餘,可還是忍不住想去安慰。”

事後,有些人會刪除她的微信。任賽男也會失落:“挺難受的,他們對我説謝謝時,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真誠,結果説刪就刪。”直到入行第三年,任賽男問一個失去親人的朋友,事後會不會和提供殯葬服務的人聊天,朋友説:“不會,不想再看到他們。甚至看到他們的聯繫方式都會想起親人的離世,心裏會不舒服。”

這次聊天讓任賽男釋懷,“後來再被刪時,我就理解了”。她説,“我希望他們好,能儘快投入正常生活”。

任賽男漸漸意識到,自己和顧客的緣分只是一期一會,只作一程陪伴。她的自我定位逐漸明晰:“他們需要我,找到我,那我就在,盡全力提供服務和安慰。他們沒有需要,我就不打擾。”

任賽男發現,很多老人越到最後會越從容、越豁達,會為自己準備壽衣。有個老人為自己和老伴諮詢壽衣,任賽男想安慰老人,還沒説出口,老人就安慰她,“小姑娘你還小,沒事的,年齡到了”。

一個老太太買到中意的壽衣後,説要帶給閨蜜們看,如果她們也滿意,就買一樣的款式,下輩子還要一起再做閨蜜。

入行後,任賽男經常不被理解,因此在介紹職業時一直很低調:“我就是一個平常的人,做的是一個平常職業。”受到關注,她坦言“很意外,甚至有點惶恐”。

惶恐源於網友的非議。“陰氣太重無人敢娶”“要是我女兒做這個工作,多不吉利,難以接受”……相比于自己受攻擊,任賽男更害怕家人受影響。那時她結婚不到1個月,她擔心婆家人聽到不好的言論後,影響對她的看法。

好在她丈夫從戀愛時就一直給予她堅定的支援。

任賽男的走紅是偶然,入行也是偶然。

2017年,任賽男從鄭州某大專電子商務專業畢業,向不少公司投出簡歷,因缺乏工作經驗求職失敗。在沮喪時,她收到一家壽衣店的入職邀請——這是一家不設工作經驗門檻的公司,“讓我第二天就入職”。在和男友的通話裏,任賽男開心不起來,行業的特殊讓她陷入猶豫和恐懼。

電話裏他批評了我一頓,“這都什麼時代了,你怎麼還有這種思想?這個行業跟其他行業不都一樣嗎?你應該去。”

任賽男決定試試。進入公司前,她從未參加過葬禮,對殯葬業感到陌生和害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幹好”。

和顧客接觸後任賽男發現,選一件心儀的壽衣並不容易。在開發設計新品壽衣時,任賽男常代入使用者角色做設計,“當我生命結束的那一刻,我也想穿得漂漂亮亮地離開,有尊嚴地和這個世界告別,不留遺憾”。她只把這當作普通布料做出的漂亮禮服,“只是叫壽衣,沒什麼好怕的”。

從用戶分析、與設計師溝通確定廓形、挑選扣子布料,到看到漂亮的成衣,短需兩個月,長需半年。“當你參與一件壽衣的開發設計,偶爾還會被海外用戶購買時,就只會想鑽研怎麼能設計得更好。”

很多線上用戶無法到店挑選,公司便有了讓任賽男到直播間試試樣式讓用戶看看效果的想法。

於是,任賽男就成了“壽衣模特”。

色彩

近年來,任賽男發現,年輕人對殯葬行業的認知有了改變。

7年前,公司難招聘到人,不少應聘者臨到入職時反悔,不來報到。任賽男入行時,公司年輕同事少,學歷以中專、大專為主。現在,不少00後進入公司,90後、00後員工佔比54%,有本科生、碩士,還有留過學的年輕人進入這一傳統行業。

殯葬業影視作品也讓更多行外人走進行業、走近職業人,了解從業者的工作現狀與人生故事。在評論區,網友引用《人生大事》《三悅有了新工作》《寂靜人生》《入殮師》等臺詞替任賽男“回懟”惡評。

這不是一個高薪行業。任賽男在招聘時,會問大家為何選擇這一行業,多數應聘者回答:“你們願意教東西。”

任賽男好像看到了7年前的自己。這些年輕人面臨著和她畢業時同樣的困境:缺乏工作經驗。“很多公司不願意接納沒有工作經驗的人。”

任賽男帶新同事參觀庫房時,多次驚訝年輕同事第一次接觸殯葬品的平靜反應,“你不害怕嗎?”任賽男詢問。“有什麼好怕的,不就是普通的東西嗎?”他們回答。

在這個以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行業裏,任賽男覺得,“年輕人需要承擔一些(責任)”。“年輕人的加入能讓黑白灰的殯葬業變得有了色彩。”她説。

如今,面對顧客的多元需求,公司裏的壽衣風格樣式在傳統唐裝、中山裝、現代裝的基礎上,還新添了新中式、漢服款、旗袍等小眾款式。

“為了容易穿上,壽衣比正常的服裝會大一些,這是和正常服裝最大的區別,也有寬鬆富裕、福澤深厚的寓意。”參與設計後,任賽男一直保持學習,“花形一般用花朵比較大的”“設計壽衣不是單件,是從裏到外上四下三七件套、從衣服到鞋帽的成套設計”……

和普通服裝設計一樣,壽衣也講究色彩、材質、風格搭配。她帶團隊去各地參加服裝展、布料展等專業展會,去聽電影《入殮師》的技術指導及原型人物木村真二講述人文關懷,去殯葬展會體驗行業裏應用的新科技,去博物館裏學習傳統花紋樣式用於設計中……

有時為找到一顆搭配古風壽衣的扣子,任賽男要在各地布料市場展開“地毯式搜索”。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任賽男介紹,相對其他地區,上海的旗袍壽衣更受歡迎。在一款漢服壽衣産品簡介下,網友評價:“顛覆了對傳統送老服的認知,很美。”

經常接到的海外訂單也是對她努力的正反饋。由於成套壽衣及包裝體積大、重量重,發貨到國外,運費有時可達4000元,“運費比産品貴”。任賽男很自豪,“雖然我學歷不高,自己沒出過國,但我設計的衣服能賣到美國、英國,我們的東方美學、我們的産品能走向世界,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譚雅麗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