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品牌

小熊電器18年:一部年輕人的小家電潮流史

作者:佚名責編:沈曄時間:2024-03-25

翻看國內小家電行業發展史,在我眼中,它就像一場迷人又險峻的“汽車拉力賽”。在不限速的上半場賽段,沒有礫石、沒有風霜,玩家們都能順風一路狂飆;但來到長坡厚雪的下半場,開始有人失速、有人掉隊,直至眾人都明白好的路段不會復現,才領會勝負的關鍵不在油門,而在手握的方向盤上面。

回頭看,方向永遠比速度重要。

18年,小熊電器與年輕人永做“同齡人”

2006年,帶著20萬啟動金與夢想,李一峰來到佛山順德富安工業區工業城,小熊電器從此紮根。雖然只是一處800㎡的廠房,但事實上,李一峰的戰略視野獨到且長遠,因為順德不僅有輕工業的底子,而且也具備産業集群壯大的發跡之象。後來也證明,順德成為了“中國家電之都”,3000余家家電生産及配套企業鱗次櫛比,80%的配件能在50公里半徑範圍內迅速找齊……

歲月彈指間。而今,小熊電器已迎來自己18周歲的“成人禮”,如果要翻看這家企業一路譜寫的發展史,從第一頁翻到現在這一頁,幾乎寫滿的都是“年輕人需要”。不妨説,其實小熊電器的18年,就是一部年輕人的小家電潮流史。

初創:2006年-2011年,分享健康未來

眾所週知,小熊電器切入市場的第一個産品是酸奶機。在當時,頻頻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讓所有消費者心裏縈繞著一片巨大烏雲,甚至有網友就“自己做酸奶是不是乾淨安心一點”這一問題展開熱議。時機之下,小熊電器推出了適合中國家庭的酸奶機,從市場國外産品普遍的1L提升至1.5L,並在把手和機身上,採用了更圓潤治愈的外觀設計,甚至還與一家乳酸菌發酵劑企業合作,推出了與酸奶機適配的制酸奶材料。

這在當時看似“非主流”的一款産品,卻為小熊電器贏得了第一筆2000台、第二筆10萬台的訂單,自此開始迅速火遍市場,DIY酸奶一度成為年輕人生活的一股風潮。

在第一個爆款的基礎上,小熊電器將品牌定位於“分享健康未來”,著眼每一個年輕人需要的健康需求。後來,如法炮製地推出了煮蛋器、電熱飯盒、豆芽機等産品,皆取得了很好成效。並且不同於“美蘇九”一開始沿用大家電鋪張線下的保守打法,小熊電器上來就大膽借“電商”一路乘風直上,思路一換就不會被對手壁壘所限,這也令銷售額不斷猛增,快速實現了1個億的突破。

雖然産品爆款接連成功,但李一峰卻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之中。小家電賽道的未來是駛向“創牌”還是“代工”?這是一個關乎企業存亡的問題,即便代工可以減少渠道方面的成本,但不是長遠之計,而且小家電的門檻並不高,本質上是改善型非剛需品,拼的也是市場速度和規模,這也是當時很多大家電“玩家們”不願入局的關鍵。更何況比起有風險的創牌而言,這種只需投入少量成本,就能爆出明晃晃金幣的代工模式,顯然更加誘人。

然而,觸類旁通的“爆款公式”終將不是秘密,酸奶機等爆品的市場效應,本質上是因為之前沒有,而當市場展開規模後,爭相涌入小家電賽道的玩家們,拼的又該是什麼呢?

成長:2012年-2017年,妙想生活

彼時,伴隨新媒體內容的爆發,越來越多不一樣的年輕生活方式開始出現,無論是都市白領、宿舍學生、新晉爸媽等各個圈層,都在詮釋著與老一輩不同的生活理念。正是這時,小熊電器擴張品類至50個,SKU達到幾百個,空氣炸鍋、早餐機、小火鍋等産品層出不窮,全網社交平臺都颳起年輕人的“熊出沒”。

産品的擴張,也使小熊電器更加堅定了創牌的信心。為了與年輕人越走越近,小熊電器以“妙想生活”為品牌定位,基於越來越新、越來越多的用戶需求,來不斷推陳出新滿足用戶。為了形成品牌“護城河”,其一直堅持維護産品品質的一致性和産品風格的一致性,讓用戶能産生清晰的品牌認知,並且堅持自研、自製,讓産品身上的“小熊痕跡”差異化愈發明顯。

與此同時,小熊電器也不斷做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化動作。比如曾與《泡芙小姐》IP聯名,深受年輕人喜愛;攜蔡康永拍攝了小熊紫砂鍋宣傳片、與黃磊的黃小廚平臺達成合作等等。而在如今,其也與品牌代言人吳磊組成治愈係CP,在全國開展線下熊抱活動.......這種年輕化的品牌態度,正是從此階段更加明顯。

變革:2018年-2021年,萌家電

過去一段時間,很多行業觀察者都認為小家電的頂流紅利,只是暫時狀態,但“宅經濟”的出現,卻為行業狂歡再添了一把火,並且迎來了爆髮式增長。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小家電企業註冊量井噴,僅3月一度註冊量增長4874家,較2月份環比上升了546%。

“千億市場新風口”、“開挂式猛增”......類似這些字眼還只是當時的一小部分,但已足以説明,當時小家電巔峰時期的龐大市場規模。

2019年,小熊電器于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總市值超50億元,成為佛山電商領域第一家上市企業。此時正是小熊電器在賽道深耕的第13年,也是厚積薄發的一年。無論是生産端的數字製造能力,還是研發端的精品創新設計能力,都夯實了深厚的內功。

在顏值即正義的時代下,用戶已經不再是“因為沒有”而需要小家電,而是“因為大家都有”想要不同的小家電。因此,小熊電器在2018年至2021年定位“萌家電”,深耕80後、90後、00後消費群體的需要,如推出早餐機這類“一人食”迷你小家電,還有與小馬寶莉、宮西達也聯名的可愛産品等等。

新生:2023年-未來,年輕人喜歡的小家電

然而,行業變化週期律一直在強調,沒有企業的時代,只有時代的企業。隨著2021年後市場的持續“退燒”。兜兜轉轉的小家電行業,雖然迄今仍有與熱點相吻合的階段性升溫,但更多的跡象卻表明,它的紅利時代已然不再。

網紅是末路,長紅才是出路。當沒有了可複製的爆款公式,當不存在低飽和率的龐大需求,當消費者對産品形成深入認知後,擺在所有小家電企業面前的“時代叩問”,就是如何擺脫傳統增長路徑,走向高品質發展的全新未來。

而這,對於未雨綢繆的李一峰來説,早就做好了準備。正如他所説的那樣,“萌家電”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擺在小熊電器面前的未來,是致力於“年輕人喜歡的小家電”發展目標。

但説來容易做來難,從“改善性非剛需”産品式微後,年輕人喜歡的是什麼?小家電又該如何做?對此,小熊電器不斷以創新殺入“剛需主流”市場,給出了鮮明態度。為了給用戶帶來輕鬆愉悅的品質生活,小熊電器推出過針對“膳食養生”的小氣泡養生壺,一改常規的猛烈燉煮方式,用綿密小氣泡滲透食材釋放營養;再比如圍繞年輕人聚餐的“折疊多功能鍋”,專治選擇困難症,火鍋燒烤都可以一鍋滿足,還十分方便折疊,帶去哪都方便。

不僅如此,在18週年發佈會上,小熊電器“逐光套係”的全面亮相,也寓意著其不斷迭代産品高端化、精品化的品牌態度,愈發旗幟鮮明。比如套係中的“快煮電飯煲”,為煮一碗健康的好米飯,小熊電器用了1825天的探索,12.8萬次的實驗測試,1.1萬項産品調研,106份設計手稿,不僅解決了普通快煮飯口感偏柴、偏硬而生的問題,還能通過真空壓力系統讓米飯吸水率提升,口感更好味道更香,16分鐘就能煮好一鍋飯。

深厚的數智製造功底,也是支撐其實現品牌目標,實現長期主義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如今,小熊電器已建立起5大智慧製造工廠、1個核心零部件製造中心、1個運營基地,逐步構建起數智製造壁壘,打造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質、創新質優的新質生産力,推動産線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此外,小熊電器也不斷進化自己洞察用戶的能力,推出“用戶共創計劃”,啟動圍繞用戶需求而構建的數字化全域建設,將每天小熊電器從各方收集的數萬多條資訊和反饋,進行分類的管理和劃分,以持續進化的用戶洞察能力反哺研發創新,生産出更多符合用戶喜好的精品小家電。

縱觀18週年的風雲變幻,小熊電器始終錨定“以用戶為中心”的發展基調,這也恰恰是其能在無數行業週期“不確定性”中,維穩“確定性”發展的不二法則。當回過頭來看,小熊電器的每一次踏準時代節拍,不只塑造了一部年輕人的小家電潮流史,更是印證了一家圍繞用戶價值發展企業,穿越行業週期的堅韌成長力與鮮活生命力。

如同李一峰説所説,“年輕只是起點,小熊電器要服務的,是用戶一生。”


文章來源:千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