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非遺

江蘇徐州鼓樓:“龍”非遺進社區 非遺藝術送祝福

作者:朱志庚 王月蒙責編:君君時間:2023-12-20

2024年甲辰龍年即將到來,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非遺項目傳承人提前設計創作龍年主題作品。近日,非遺項目傳承人們來到鼓樓區九里新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非遺體驗活動,為大家帶來融合非遺技藝與龍年生肖的作品,一展“指尖上”的年味。

頂著犄角昂首而立的“龍墩墩”面人、“騰龍”于方寸間的水墨畫,盤龍造型的糖畫……在九里新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現場,各式各樣的“龍”作品讓人目不暇接。“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也是神聖、吉祥、喜慶的代表。馬上到龍年了,家裏有‘龍’圖個喜慶。”徐州市鼓樓區非遺傳承人劉敏介紹,“之前‘冰墩墩’很火,借鑒‘冰墩墩’創意與中國龍文化結合,我設計了面人‘龍墩墩’。”

面人也稱面塑、年模、面花,是一種製作簡單但藝術性很高的中國傳統民間工藝品。在活動現場,劉敏用加了彩色石蠟的麵粉、糯米粉作原料,經過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了龍的身、手、頭面,不一會兒,一隻“龍墩墩”脫手而成。

鼓樓區非遺傳承人劉學民現場展示了一幅水拓畫作品《遊龍戲水》。“水拓畫是用容器裝滿水,在水中添加顏料,並根據作畫者構思使顏料在水中自由流動,形成紋理,最後取宣紙覆于水面,用紙的吸收性作畫。”劉學民説。

活動現場,徐州市非遺傳承人王慶龍一手固定住一塊木板,一手持細刻刀,一刀一刀在“龍身”上繪出鱗片,點出“龍眼”,一條紅色祥龍躍然指尖。王慶龍介紹,木刻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藝術,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就是通過木刻的形式産生的。木刻的出現源於我國古代凸凹藝術,如鐫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漢畫像石刻,肖形印等優秀文化。木刻是裝飾語言的表達,是作者運用圖形符號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糖畫是童年的甜蜜回憶,來自鼓樓區的非遺傳承人柴建啟用小湯勺舀起熔化了的糖汁飛快地來回澆鑄,畫出龍的矯然昂首,龍鬃飛灑,隨即用小鏟刀將糖畫鏟起,粘上竹籤。這一糖畫寓意富貴吉祥、福壽綿延,襯托出節日的喜慶氣氛。“糖畫是地道的民間畫種,頗具特色的街市藝術。將龍用糖畫形式展現出來,祝福大家龍年如糖畫一樣甜甜蜜蜜。”

“我們還有草編的‘行龍’,嘴裏含著一枚圓珠,龍爪分明、活靈活現。”徐州市鼓樓區有關負責人介紹,鼓樓區將進一步用好本地的非遺人文優勢,開展有文化承載力和創造力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不斷賦能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朱志庚、王月蒙)

文章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