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非遺

托裏縣:非遺傳承讓文化“活”起來

作者:馬曉杉責編:君君時間:2023-07-20

近年來,塔城地區托裏縣大力厚植非遺文化傳承土壤,通過舉辦文化旅遊節、文化旅遊推介宣傳會、非物質文化遺産展覽、各類節慶等活動,讓非遺傳承更具煙火氣,推動非遺“熱起來”“走出去”。

圖為木斯勒木江•恰爾甫汗(右二)在教姑娘們製作花氈。

花氈,哈薩克語稱為“斯爾瑪克”,在哈薩克族生活中用途很廣。他們在氈房的門上要挂花氈,在坐墊上要鋪花氈,在床上要鋪花氈,姑娘出嫁時也要陪嫁花氈。

“製作花氈用的羊毛,要用當年的羊毛。花氈上的圖案是哈薩克族婦女自己設計的,各種顏色圖案是事先用土制的染料染出來的。她們沒有樣本和圖紙,所有的花紋和圖案都在她們的腦子裏,每個婦女做出的花氈顏色和圖案都不一樣,這是她們獨有的天賦。”來自托裏縣烏雪特鄉井什克蘇村退休幹部木斯勒木江•恰爾甫汗介紹。

説起製作花氈的製作工藝,木斯勒木江•恰爾甫汗如數家珍。製作花氈用的羊毛,要用當年的羊毛。剪下來的羊毛按照不同的顏色和品質進行分類,將上好的羊毛放進開水鍋裏煮三四個小時後撈出來曬乾。煮好的羊毛攤在大張的皮革上,用細柳、木條不停地抽打至蓬鬆,再把蓬鬆的羊毛均勻地平鋪在芨芨草簾上,灑上水形成氈狀,將捲起的簾子用羊毛繩捆緊。經過四五人約兩三個小時的踢踩後待羊毛形成氈子樣後解開,去掉芨芨草簾,把生氈分段捲起,四五個人合力用肘部及手部力量使勁搓壓,搓壓好一段再往上卷一段,直至搟完整張氈子,使之成為熟氈。最後灑上熱水,沖掉渣滓及沙土,曬乾之後便成為緊實的氈子,這種氈子就是做花氈的原料。

從2001年開始,木斯勒木江•恰爾甫汗就著手收集、整理、記錄民間手工技藝,如花氈製作技藝、制皮技藝、捕魚技藝、茶藝、刺繡等。如何選擇羊毛、如何運用針腳等這些細微的方面,她都做了詳細的記錄,並在2008年獲自治區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榮譽稱號,2012年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榮譽稱號。

近年來,木斯勒木江•恰爾甫汗將非物質文化遺産帶入了校園,她從學校的第二課堂入手,將哈薩克族花氈、印染技藝的傳統技藝送到了校園。同時,還經常到新疆大學去講課,並在很多報刊雜誌上發表非遺的論文。這幾年她依靠家庭的小作坊來傳承自己的技藝,現在共計帶徒弟75名,並將編制好的作品銷往哈薩克等國家。

目前,托裏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有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有哈薩克族傳統醫藥、哈薩克族毛線編織技藝,還有5項地區級、54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圖為阿娜爾古力•別德力汗(右一)在阿肯阿依特斯文化藝術節表演。

托裏縣素有“中國冬不拉之鄉”“中國阿肯之鄉”的美譽,“阿肯阿依特斯”俗稱阿肯彈唱,是在哈薩克族和柯爾克孜族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撥動著心愛的冬不拉,給網友們表演“阿肯阿依特斯”,經常直播的阿娜爾古力•別德力汗今年34歲,有著17年的阿肯彈唱經驗,曾參過地區級、自治區級、國際級阿肯阿依特斯,並取了優異的成績。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區已經培養了20余名徒弟。

阿娜爾古力•別德力汗出生在托裏縣庫普鄉傑特窩巴村的一個普通牧民家。“父母希望我們能像石榴籽一樣凝聚在一起,就給我取了這樣有寓意的名字。”阿娜爾古力説。

阿娜爾古力•別德力汗從小就對樂曲有著濃厚的興趣。“父母請了專業老師教我彈冬不拉,母親教我民間詩歌。”阿娜爾古力説,在父母的鼓勵和支援下,她站到各種舞臺表演阿肯彈唱。

2006年,通過托裏縣裏組織的阿肯彈唱,阿娜爾古力•別德力汗在選拔中脫穎而出,一路闖入塔城地區阿肯彈唱大賽。看到她的天賦和努力,托裏縣出資將阿娜爾古力送到伊犁師範學院奎屯校區,進行為期兩年的阿肯彈唱學習。2011年至2013年在托裏縣的支援下,她又返校完成了阿肯彈唱本科學歷的學習。2014年,她成為托裏縣文化館的一名工作人員。

“我在阿肯彈唱的舞臺上已經度過了17個年頭,從一個牧民的孩子變成了文藝工作者,我取得的成績離不開黨和政府的幫助。”阿娜爾古力説。

工作後,阿娜爾古力學習各類政策、文件,把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編寫成通俗易懂的唱詞,用以物比興,借景發揮等方式彈唱,語言幽默、內容生動有趣,很受群眾歡迎。

“我希望通過阿肯彈唱的形式來弘揚正能量,宣傳黨的好政策,讓各族群眾團結一心,共同繪就美好幸福生活。”阿娜爾古力説。(馬曉杉)

文章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