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蘭 張麗君責編:君君時間:2022-05-30
“出欄的生豬是否嚴格按標準挑選,進出養殖場人員和車輛的防疫消毒工作做得怎麼樣?……”初夏時節,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馬街村,雲南省“三八紅旗手”、馬街鄉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楊秀珍隔三差五就要到村裏的生豬養殖場詢問情況。眼下,當地生豬價格有些回升,這些細節大意不得。
(楊秀珍在村裏的生豬養殖場內察看出欄生豬情況。黃雪娜攝)
馬街村有125戶村民,是一個哈尼、彝、漢、傣族混居的小山村。早年,村裏鄉親們只能依靠種植玉米、旱稻、打零工和賣山貨補貼家用,雖不愁溫飽,但一年到頭剩不了多少錢,多數人家的日子過得緊巴巴。
重重大山,鎖不住楊秀珍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
上世紀80年代,她走出大山,到縣城裏先後開過理髮店,補過鞋子、賣過服裝和水果,憑著敢想敢幹,成了村裏最先富起來的人。1993年,楊秀珍拿出前些年攢下的積蓄,在村裏開起了一間小雜貨店,並向當地煙草部門提出申請,成為了零售戶。小雜貨店售賣的東西雖不多,但基本能滿足鄉親們日常所需。在為大夥兒提供方便的同時賺些錢,這樣的生活,楊秀珍過得知足。
楊秀珍一家的日子好過了,但村裏的不少人家依舊窮得叮噹響。為了多掙錢,這些人家的“半邊天”在照管家裏家外的同時,還跟著鄉村施工隊四處幫人建房子,因為語言溝通不便和缺乏響應技能,這些婦女多半幹的是挑砂灰、背水泥等重活,很是辛苦。這些情況,楊秀珍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尋思著如何帶動村裏的姐妹們及她們的家庭一同富起來。
“她們都很勤快,一些人還會做豆腐、針線活計,可因為沒有墊本,不能把特長變為掙錢的渠道。”楊秀珍説,2000年,在思考良久後,她想到了一個辦法:以報團取暖的方式整合村民們有限的資金,再通過“雪中送炭”的方式進行精準幫扶,在確保各家拿出的資金都能一分不少回籠的同時,讓有想法、有路子的村民率先發展起來,繼而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當年,楊秀珍在當地黨委和政府部門的支援下,成立了馬街婦女互助基金會。
過了幾輩人的農耕生活,村裏很多人的思想還在老地方停留。基金會成立伊始,儘管楊秀珍進行了充分宣傳,但響應者寥寥無幾,全村跑了幾遍,只有12戶村民願意加入基金會。
基金會如何運作?楊秀珍説,這12戶村民每戶每月拿出100元放到“大盤子”中,隨後,根據會員的創業需求,經嚴格審核後,將當月的所有基金拿給這名會員,作為啟動資金,下一個月時,以此類推。
村民錢美芬做出的豆腐口感不錯,很受鄉親們歡迎,偶爾多做一些拿到集市上售賣,不多時便賣個精光。之前,錢美芬也考慮過開辦一個小作坊擴大豆腐的生産規模,但因為經濟條件拮據而放棄。聽説基金會成立的消息後,她一刻鐘都沒有耽擱,立馬提出了申請,加入了基金會。依靠啟動資金,錢美芬在家裏開起了小作坊,一年後,賣豆腐的收入不僅讓一家人過上了比以前好很多的生活,還還清了欠了多年的債務。
(楊秀珍與村裏的姐妹一起分享收穫的喜悅。黃雪娜攝)
現在,基金會有7個小組,會員共84人,一些嘗到甜頭的會員還自願增加基金金額,積極幫助其他會員發展。二十多年過去,加入基金會的會員累計超過150人,她們依靠啟動資金,發展起了家庭豆腐作坊、生豬養殖等産業,共同富裕願景從夢想照進了現實。
成立基金會達到了預期效果,但楊秀珍沒有小滿即安,她把目光望到更遠的地方。
近年來,元陽哈尼梯田的招牌越發錚亮,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觀光。山潮水潮,不如人來潮。和其他風景區一樣,遊客到元陽除了看梯田,還會品嘗當地美食,村民們飼養的生豬因口感不錯,做出來的肉菜很受遊客青睞。2011年,在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商機後,楊秀珍牽頭成立了馬街鄉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帶動147戶村民共同養殖。去年,合作社出欄的生豬超過2800頭,戶均增收1.1萬元。
從組建基金會到牽頭成立合作社,楊秀珍用樸實的“抱團取暖”方式,帶動了一批又一批村民摘掉窮帽子,過上了好日子。如今,年過六旬的她,依然為了鄉親們過上更加美好的日子而奔忙。“她是我們的好大姐,大家都信任她。跟著她,我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過。”合作社社員王雲祥説道。(楊蘭、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