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原創

楚雄牟定:銅匠村裏的“匠人匠心”

作者:郭正會 劉洪亮責編:曹洋時間:2022-05-18

雲南省楚雄州牟定縣共和鎮白塔村距離牟定縣城3公里,雖沒有縣城的熱鬧和繁華,卻因打銅技藝而揚名,明末清初年間,是名噪一時的“銅匠村”。如今,經過歲月的磨礪,“銅匠村”不只是一個稱號,還是一種鄉愁,一種行走在手間、經過歲月的千錘百煉仍然散發著耀眼光芒的文明。

(牟定縣共和鎮白塔村)

(省級非遺傳承人王子興)

今年60歲的王子興,是村裏的省級非遺傳承人,從16歲初中畢業開始,他就師從父親學打銅。“小時候就聽老一輩講我們牟定走夷方這些老銅匠、老手藝人的故事聽,所以在心裏面就有一種對他們非常尊敬的心理,我就暗暗下了一個決心,還是要好好的學一下手藝。”省級非遺傳承人王子興説道。

(王子興製作銅炊鍋)

一塊塊普通的銅板經過鎔銅、壓坯、組合、初形、組料、氧化處理、漂洗、初加工、細加工、精加工等二十道工序後,變成一件件精美的銅器。“我先後不間斷學了10年左右,才把基本功全部掌握,做出來自己看著基本滿意的作品。”省級非遺傳承人王子興説。一錘十年,三千多個日日夜夜,王子興終於學會了一整套的銅器打制技藝,從此,他的生活便是與銅為伴,終日裏敲敲打打。

(王子興手工製作的銅器)

(銅炊鍋)

(銅鍋)

四十多年的鑽研和琢磨,王子興的“手藝”爐火純青,用銅打制出來的炊鍋、燒水壺、茶壺、盆等器具,工藝精湛、製作精美,不僅是一種生活用具,更是一件收藏品,深受顧客歡迎。但由於純手工製作、花費時間多,王子興和兒子兩人每年只能製作出200多件銅製品,能打制出的銅炊鍋數量更少,訂制一個銅炊鍋訂單可能要排到3年後。省級非遺傳承人王子興説:“做一個火鍋,一個人做,要做五到六天才能做好,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手工操作,我們每天工作的時間一般都不少於9個小時,一個鍋如果按照打的錘數至少要打幾十萬錘,才能做得好一個鍋。”

(王子興教授王道華銅器鍛打技藝)

牟定“走夷方”的匠人眾多,通過口口相傳,王子興的銅炊鍋不僅賣到了東北、廣東等省外,還賣到了寮國、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地區。2009年,通過做工作,王子興把在北京打工的兒子叫回來給自己當學徒。如今,十二年有餘,兒子王道華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銅器打制技藝。“我父親平時教我的時候比較嚴格,也比較嚴厲,最簡單的每一件東西,一些小細節,如果做不好,他會告訴你,這個地方沒做好,重做,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三遍,直到做好為止。”縣級非遺傳承人王道華説道。

(銅燒水壺)

一代代薪火相傳,到王道華手上,祖傳的銅器打制技藝已經流傳了幾代人,目前,白塔村有省級和縣級非遺傳承人4名。“我還是要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摸索,把上一輩的手藝給它繼續傳承下去,不能讓它失傳。”縣級非遺傳承人王道華説。

(王子興名師工作室)

隨著建築業、服務業等行業的發展,村裏從事銅器製作的人越來越少,從前三分之二的人家都在打銅,現如今,村裏只有5戶人家、七八個人從事著銅製品加工,而且年經人極少。作為非遺傳承人,王道華父子倆都想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讓它成為一種文化、一種流淌在生命裏的文明。“我有一個願望就是把這個手藝一代一代的傳下去,這個是我最大的願望......除了我兒子以外,有年輕人願意來學,我還是要盡最大的努力把我學到的手藝傳給他們。”省級非遺傳承人王子興説。(郭正會 劉洪亮)


文章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