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萬工程”突擊隊深入連山,探索連山地區的發展與突破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百千萬工程”突擊隊深入連山,探索連山地區的發展與突破

2024-09-13 10:58

來源:中國日報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7月13日,廣東海洋大學“百千萬工程”突擊隊之扶“瑤”織夢團隊抵達清遠連山永和鎮的蒙峒古村,展開了為期一週的實地調研活動。通過走訪調研,深入了解當地實際情況以及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農産品的發展困境,構思並設計出具有當地特色的農産品包裝。

一、初入蒙峒古村,尋找靈感之源

7月13日,團隊沿著蒙峒古村研學山堂導覽圖標記的路線,走進古村了解古村文化。在村內行走在永梅蒙峒古村獨特的灰白色的磚砌建築中,建築上藍綠交錯的花紋,猶如神秘的符號,蘊含著古老的智慧和傳承,深深吸引著團隊隊員。

墻上帶有壯族特色元素的墻繪,色彩鮮艷、花紋繁複,像是一幅幅生動的歷史長卷,將村落的往昔與今朝一一展現。墻繪上,村民為牛洗禮的畫面充滿了生活的溫情,那是對辛勤勞作夥伴的尊重與感激;壯族人民穿著民族服飾歌唱的場景,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憧憬。每一個畫面都如此生動形象,不僅為古村落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更深刻地表現了村落的民風民情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執著嚮往。

建築上的每一個細節凝聚著先人的智慧與心血,讓人不禁對他們的巧思和技藝肅然起敬。為深入了解永梅蒙峒古村獨特的圖騰符號,團隊成員們將所見花紋圖案拍攝下來、記錄下來,仔細地蒐集著可用於産品包裝設計的元素,希望能將這些獨特的文化符號轉化為富有創意的設計。

圖為 蒙峒古村墻繪

這一切不僅為心靈帶來了美的滋養,更為團隊的産品設計點燃了靈感的火花。那些古老的建築風格、精美的墻繪藝術以及獨特的飲食文化元素,都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創意的道路。

二、圍繞“百千萬工程”,推動連山旅遊創新發展

為推動連山旅遊業發展,2024年7月15日,蒙美芹于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永和鎮永梅村召開錨定“百千萬工程”助力連山旅遊發展座談會。

圖為 會議開展現場

座談會中提到,連山旅遊發展的總體目標是推動連山縣農文旅體康全面發展。縣文廣旅局局長蔣小紅介紹了連山旅遊發展情況。她指出,連山發展具備多重優勢。一是地理位置獨特,處於廣東、廣西、湖南三省交界,具備發展區域合作旅遊的潛力。二是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空氣品質好。三是民族文化多元,民族節日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産達 57項,擁有 A級景區共 6家,包括 1家 4A景區和 5家 3A 景區,且正在積極推進鄉村旅遊發展。蔣小紅同時表明,目前連山縣旅遊業的發展現狀如下:

一是全縣重點採用“文化+旅遊”的方式發展,包括對文化遺産的開發利用,開展民俗文化旅遊體驗活動,發展文化演藝與主題線路。二是連山縣正在建立夜生活文化,每週開展一次以非遺文化為主的文化夜市、千人鄉村蹦迪,進一步拓展鄉村文化。三是各大高校利用少數民族文化做課題,組建百千萬團隊與三下鄉團隊來到連山縣協助當地旅遊業發展。四是文化民俗更能貼近珠三角人群。五是遊客來到連山縣旅遊以自駕遊為主,連山縣的産品製作向伴手禮方向發展,作為當地特色産品出售給外來遊客。

然而,連山旅遊發展仍存在自然特色不夠突出,遊客參與度不高等缺陷。村內部分山水風光缺乏精心的規劃和整合,景點分佈零散,遊客難以形成連貫而深刻的自然景觀遊覽體驗,無法完全融入到當地景區的活動項目中。為深入地解蒙峒古村振興的發展情況,洞悉其中存在的發展難題,7月15日,廣東海洋大學百千萬工程團隊扶“瑤”織夢隊展開一場調研活動。調研過程中,團隊採訪到永梅蒙峒古村一家民宿的老闆覃總以及村委代表。

團隊成員對覃玉嬌(左1)進行採訪

覃玉嬌提到,2017年,她在古村開辦了一家民宿與農家樂。2019年,研究生畢業的蒙美芹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投身於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懷揣著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回到了清遠連山蒙峒古村進行創業,並創辦了連山蒙峒古村旅遊服務有限公司。她的回歸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理念和知識,還在引進人才的同時,精心打造鄉村旅遊項目。

政府對蒙美芹的創業行動給予了相當大的支援,大力投入資金用於修路築墻、舊屋改造、道路建設等基礎設施的完善。這些舉措極大地改善了蒙峒古村的整體面貌,為鄉村旅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正因為蒙美芹的返鄉創業與覃總的事業相互呼應,兩人很快達成了合作共識。覃玉嬌將自己的民宿與農家樂編入這家旅遊公司,充分利用之前打下的基礎設施,齊心協力改造這個村子。在合作的過程中,蒙峒古村旅遊服務有限公司與當地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提到村民對百千萬工程的看法,覃玉嬌表示認可。“村民很有行動力,但是沒有想法,不知道要怎樣把鄉村振興起來。”

永梅蒙峒古村,這座承載著悠久歷史與淳樸民風的村落,在農産品發展的道路上呈現出階段性的特點。早期,為了開闢農業發展的新途徑,古村建立了大果山楂基地,在與政府部門成功對接以後,村民們獲得了專業的指導與支援,逐漸學會了依據永梅蒙峒古村的獨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施行因地制宜的農産品種植措施,後續更是在村子裏推廣起沙糖桔的種植,為農産品的多樣化增添了新元素。

“目前古村內的多數農産品都由農戶自産,因此在産量上無法滿足大規模的生産,很難進行大規模的商業化。”村民代表對村內農産品生産現狀做出解釋,表明現在村內農産品的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

具體來看,村內主推的有機水稻存在産量少、難供銷的問題,有機水稻的種植需要精細的管理和嚴格的環境要求,但由於技術和人力的限制,産量一直難以提升,這嚴重制約了其市場拓展和經濟效益的提升。此外,不可預測的天氣因素也給農産品生産帶來了不確定性,今年雨量的增多,使得村內的鷹嘴桃的産量大幅下降。農産品的生産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約,村民們因此陷入焦慮。這些現實問題猶如成為了永梅蒙峒古村農産品發展的關鍵性問題。

村子裏的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務工,只有少部分村民選擇從城市回到家鄉開辦民俗、客棧等。人力資源的不足成為永梅蒙峒古村發展的巨大瓶頸,使得古村的發展缺乏活力和創新精神。

團隊成員對村民代表(左1)進行採訪

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村民代表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吸引並培養一批具有現代農業經營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的年輕人才,才能促進人才振興,進而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三、總結

這一系列的努力與實踐,展現了連山人民的堅韌與智慧。他們在面對困難時不屈不撓,積極尋求變革與發展。政府、社會各界與村民們攜手共進,為了實現連山的全面振興,不斷探索適合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相信在團結一心、不懈努力的精神引領下,連山必將迎來經濟繁榮、生態優美、文化昌盛的美好未來,成為鄉村振興與旅遊創新的典範,為更多地區提供寶貴的經驗與啟示。

廣東海洋大學扶“瑤”織夢隊的此次調研,不僅為永梅蒙峒古村的發展提供了思路和建議,也讓更多人關注到了鄉村發展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永梅蒙峒古村必將迎來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明天。(供稿人:鄧微楓  馮子晴)

扶“瑤”織夢隊成員合照

【責任編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