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國賀蘭硯之鄉”:當“非遺”遇上“創新” 盡顯國家寶藏迷人魅力

發佈時間:2021-11-15 09:31:11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于晶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賀蘭硯,非遺,硯臺,雕刻

探訪“中國賀蘭硯之鄉”:當“非遺”遇上“創新”盡顯“國家寶藏”迷人魅力

  圖為寧夏賀蘭硯。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銀川11月13日電 題:探訪“中國賀蘭硯之鄉”:當“非遺”遇上“創新”盡顯“國家寶藏”迷人魅力

一塊原石,經過雕刻、打磨、包裝等多道工序,成為一件“天工”與“人工”完美結合的硯臺,傳萬世而不朽,留千古而永存。

硯自古以來便與筆、墨、紙並稱為中國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賀蘭硯則是以賀蘭石為原石製作而成的硯臺,其雕刻技藝在寧夏已有300年的歷史。2017年,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被命名為“中國賀蘭硯之鄉”。2018年,寧夏賀蘭硯被列入“中國十大名硯”。

11月13日,中新網記者走進“中國賀蘭硯之鄉”,探訪賀蘭硯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閆森林的工作室。

走進閆森林的工作室,不同主題、造型各異的賀蘭硯陳列其中,方寸之間盡顯自然和藝術之美。

閆森林出生於一個制硯世家,他的祖輩從清光緒年間便開始從事硯臺製作,至今已有130多年曆史。受家庭熏陶,閆森林成為了閆家硯第四代傳人。

“賀蘭硯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也是寧夏獨有的文化符號,不能在我們這一代失傳。”閆森林説,每拿到一塊賀蘭硯石,他都會精心構想,然後再精雕細琢,“一方賀蘭硯,傳承百年人,從硯石變成藝術品,才能提升其非遺收藏價值。”

閆森林告訴中新網記者,一塊賀蘭石基本上都有兩種顏色,一種是深紫,一種是豆綠,深紫用來做硯臺,豆綠用來雕刻圖案。一塊賀蘭石要經過選料、設計、製作丕石、初步雕刻、打磨、包裝等工序,才能成為一方方巧奪天工的賀蘭硯。

在閆森林的工作室中,有不少融入時代元素的作品。閆森林隨手拿起旁邊的一方硯臺,“這方硯臺雕刻著沙漠和駱駝,講述的是‘一帶一路’的故事。”

“賀蘭硯不應只是歷史的回憶,也需要緊跟時代步伐,煥發新的生機。”閆森林告訴記者,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記住並接受賀蘭硯,在創作主題上,他以寧夏文化為支撐,賦予賀蘭硯更多時代特徵。

“賀蘭硯賣一塊就少一塊,這個産業的發展並不是拼産量,關鍵是要注入文化。”閆森林説,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論硯多以端、歙為首,洮、澄次之,而賀蘭硯卻憑藉其得天獨厚的天然俏彩雕刻藝術特色,倍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到過寧夏的人都以能得到一方賀蘭硯為樂事。

大自然賦予這方土地至美的原石,老祖宗充分利用並留下手工製作賀蘭硯的珍貴技藝,有幸與硯相遇,把一方方古樸的原石,打磨雕琢成精美的硯臺,每一方硯臺都是一個美麗的故事,這些故事閆森林想與更多的人分享。

閆森林説,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後人讓將賀蘭硯雕刻這份工藝繼續傳承下去,並使其成為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完)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