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注入中醫藥力量

發佈時間:2020-07-21 08:49:30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孫 達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危重型,中醫藥産品,中醫藥療效,中醫藥特色,中醫藥院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國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的佔比達到92%。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指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更好發揮作用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力推動中醫藥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全過程,第一時間選派國家中醫藥專家組赴武漢考察疫情、診療病人。第一時間組建國家中醫醫療隊赴武漢成建制接管醫院病區,開展救治和臨床科學研究,探索以中醫藥為特色、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模式。全系統約700個中醫藥機構的4900余人奮戰在湖北抗疫一線,邊救治邊總結,邊臨床邊科研,加大有效中藥篩選攻關力度,及時推廣以“清肺排毒湯”為代表的有效方藥。在社區大範圍開展中醫藥早期干預,形成具有中醫藥特點的“武昌模式”。在臨床救治過程中,不斷優化完善診療方案,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同發佈了具有中西醫結合特色的第三至第七版國家診療方案,覆蓋新冠肺炎醫學觀察期、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復期診療全過程,有效降低了發病率、轉重率、病亡率,促進了核酸轉陰,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復期康復。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的有效性得到了有力證明。

與此同時,中國積極推動開展中醫藥抗疫國際交流合作,為全球疫情防控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加強與世界衛生組織協作,將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情況納入聯合考察內容,推動宣介中醫藥療效和有效藥物篩選情況;發佈英文版新冠肺炎中醫藥診療方案,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上作有關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情況的介紹,舉辦近40場抗疫專家視頻交流和直播活動;與義大利、德國、日本、南韓、巴基斯坦等82個國家和地區交流中國中醫藥診療方案、有效方藥和臨床經驗,展示中醫藥全程深度參與疫情防控、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成效;根據需求向10余個國家捐贈中醫藥産品,配合國家衛生健康委選派中醫師赴27個國家和地區,幫助當地抗擊疫情,充分展示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目前,中醫藥已經傳播到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與40多個外國政府、地區主管機構和國際組織簽訂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中國支援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建設了30個高品質中醫藥海外中心,為滿足海外民眾多元化健康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增強了國際社會對中醫藥的認可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促進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民心相通。“一帶一路”中醫藥針灸風采行活動,目前已走入沿線35個國家和地區。

截至2019年12月,中醫藥海外中心和國內基地與近90個國家開展了合作,累計建立跨國合作項目388項。培訓外籍專業人員超過1.3萬人次。全球建有15所中醫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78個國家240多所孔子學院開設了中醫、太極拳等課程,註冊學員3.5萬人,18.5萬人參加相關體驗活動。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積極開展多途徑、多形式、多層次的中醫藥國際教育合作,每年招收逾萬名中醫藥專業留學生。部分國家開設了全日制中醫藥課程,目前海外有中醫藥業餘教學機構約1500所,每年向全球輸送約3萬名中醫藥技術人員。

作為傳統醫學大國,中國一直致力於引領和推動傳統醫學在全球的發展。世界衛生組織分別於第六十二屆和第六十七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傳統醫學決議》,發佈《世衛組織2014—2023年傳統醫學戰略》並敦促各國實施。2019年5月第七十二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首次納入以中醫藥為主體的傳統醫學章節,中醫藥歷史性地進入主流醫學分類標準體系。在中國積極推動下,國際標準化組織成立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TC249),並陸續制定頒布53項中醫藥國際標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分別於2010年、2018年將“中醫針灸”和“藏醫藥浴法”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2011年將《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給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中國願根據需要與國際社會積極分享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的經驗與做法,支援中醫藥走向世界,將中醫藥打造成為全球衛生治理的國際公共産品,為增進世界民眾健康福祉、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