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世界共用發展“蛋糕”

發佈時間:2019-10-15 09:52:25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李嘉寶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蛋糕,發展難題,世界和平與發展,世界經濟發展,主場

“中國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實現更大力度、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中國始終是全球共同開放的重要推動者、各國拓展商機的活力大市場。”《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裏的相關闡述,讓國際社會再次看到了中國真誠擁抱世界的決心和信心。

從沿海到內陸,從打開國門到全方位開放,從加入世貿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越邁越大。中國如何看待自己的世界定位?在美國《華盛頓郵報》看來,白皮書的發佈給出了一個響亮的“中國答案”——70年來,中國在與世界的聯繫互動中發展。

中國行動:開放步伐不停歇

9月29日,中國自貿試驗區迎來6周歲生日。自2013年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以來,自貿區成員經5次擴容,從1個發展為18個;而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經5次“瘦身”,從190項縮減到37項。自貿區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為開放中國寫下一個個生動注腳。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越來越多地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正能量。”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進一步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將開放合作視為經濟長遠發展的基礎和動力。在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中,一般都會宣佈關於對外開放的具體舉措,表明中國積極融入世界的態度。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是擲地有聲的中國承諾。舉辦進博會、制定《外商投資法》、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持續放寬市場準入、主動降低關稅……一項項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接連落地,中國開放行動不開“空頭支票”,引發國際社會熱議。

白皮書指出,“中國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俄新社認為,外資青睞的並不只有廉價勞動力,它還需要充滿競爭、發達完備的環境,這樣才能創造利潤。而將於2020年1月1日生效的《外商投資法》的實質在於,“中國支援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同等適用於外商投資企業”。

“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不停歇。”路透社指出,2019年的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清單條目近兩成且大幅度增加鼓勵外商投資領域,表明中國支援外商參與中國製造業的高品質發展。

在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中,世界銀行將中國在全球的排名從第78位提升至46位,並稱讚中國相關領域的改革“令人驚嘆地快速且有效”。瑞士《新蘇黎世報》由衷感嘆:“一個明確的資訊是,中國市場是開放的!”

“提高利用外資水準、探索自貿區建設、積極參與地區自貿協定談判、在世貿組織框架下承擔更多的開放義務等,這是當前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幾個突出特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向本報記者分析,中國的對外開放具有主動性。中國越來越把對外開放作為促進自身發展的必然需要,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投資:為各國發展“造血”

“更大規模‘走出去’惠及更多國家。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更深更廣地開展全球貿易投資活動,為促進東道國經濟增長、擴大當地就業作貢獻。”白皮書中短短幾句話背後,是中國攜手世界同行的動人故事。伴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腳步,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中國紅利。

今年7月,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一項關於中國在非投資情況的調查報告稱,在衣索比亞的中國企業建設工地和工廠,當地員工雇傭率在90%以上,中國企業為非洲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注重本土化發展,注重帶動當地民眾,為當地經濟發展‘造血’,這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特點。”蘇曉暉分析説。

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佈的數據,中國通信企業積極“走出去”,為彌合全球“數字鴻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截至2018年,華為為迦納、尼日利亞等數十個國家的偏遠山區提供了通訊解決方案,服務4000萬農村人口。截至2019年6月,華為在全球獲得50個5G商用合同,發貨超過15萬個基站。

“朋友圈”越來越大,“夥伴網”越織越密。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中國致力於推動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世界銀行報告顯示,“一帶一路”倡議全面實施可幫助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使全球貿易額和全球收入分別增長6.2%和2.9%。

加拿大約克大學政治學教授丹尼爾·德拉什曾詳細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體現的中國特色發展合作模式:從基礎設施入手解決發展難題,具有深刻改變沿線國家的社會運作方式和民眾生活方式的革命性意義;採用政府與企業結合有效模式,體現中國高度專業化的規劃和實施能力;著眼長遠效益;務實靈活推進項目建設;不以意識形態劃線,不干涉別國內政,使共建“一帶一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中國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政策不僅使自身從中受益,也帶動了世界經濟發展。”屠新泉分析説,一是中國産品“走出去”。中國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效率的生産,為世界市場提供了價廉物美的商品。二是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彌補了一些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帶動了當地的工業化進程和經濟發展。通過跨國並購等方式,中國企業還為一些發達國家的新興技術産業提供了資金支援,其産生的外溢效應將推動相關産業在全球的發展。

中國理念:為世界增加確定性

10月12日上午,運載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最多展品的巨輪“達飛阿肯色州”,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後,從土耳其抵達上海洋山港。第二屆進博會大門啟動,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又將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進博會是中國為應對全球貿易失衡採取的‘一種創新方法’。”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哈伊裏·圖爾克説,在貿易保護主義情緒上漲的今天,中國採取更開放的經濟措施、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表明中國是全球化和開放市場的捍衛者,是“負責任的國家”。

當今世界,開放合作的潮流滾滾向前,但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趨勢依舊暗流涌動。擴大開放是重大機遇還是風險挑戰?

面對時代之問,中國理念為世界撥開迷霧,點亮光明前景。白皮書重申,開放應該是雙向的、互利的,而不應是單向的、一方受益的。只有各方相向而行,才能營造出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發展環境,共同把發展的“蛋糕”越做越大,形成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

“崛起的中國正在塑造世界。”英國政治學者馬丁·雅克曾這樣指出。在蘇曉暉看來,當今世界面臨的很多問題,歸根結底都和發展問題相關。中國在塑造世界的過程中,注重標本兼治、全方位思考,貢獻了兼顧各方利益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強調雙向互利,實質是促成利益共同體的形成,能夠引起更多國家的共鳴。

西班牙《對外政策》雙月刊刊文稱:“中國政府提出的將國家利益與地區和全球利益相對接,從而構建一個更包容、民主、開放、創新和高效的多邊世界的理念,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響應。”

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一帶一路”區域研究中心研究員卡特莉娜·扎基奇表示,“中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全球發展貢獻者的角色,也為世界發展不斷提供嶄新思路和視角。”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評價説,中國擴大開放“為當今世界增加了確定性和希望”。

“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只有堅持開放共贏的心態,在合作中發揮比較優勢,做大世界經濟的蛋糕,才能讓各方受益。”屠新泉説。(李嘉寶)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