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引進來文化走出去 中醫藥攜中國基因服務“一帶一路”

發佈時間:2019-09-25 09:46:4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盧佳靜 張寧銳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中醫藥文化,一帶一路,基因,技術培訓班,中醫藥産業

中國網北京9月24日訊 (記者盧佳靜 張寧銳) 9月21日,在“扁鵲故里”河北邢臺舉辦的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引來不少海外的目光。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對中國中醫藥文化愈加青睞。

  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中醫藥“一帶一路”座談會現場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但它不只屬於中國,這一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文化內涵的“瑰寶”正走向海外,並受到國際社會廣泛歡迎。

  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副主席劉峻傑

據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副主席劉峻傑介紹,大會期間還專門組織一場“外賓見面會”,邀請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立陶宛等多國駐華使節以及“一帶一路”世界聯盟秘書長等國際人士參會,圍繞中醫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問題進行交流研討。

  瑞典QP感測器公司創始人兼CEO蓋伊·波德諾夫

特別趕來參會的瑞典QP感測器公司創始人兼CEO蓋伊·波德諾夫説,瑞典是世界上最環保的國家之一,大家對中醫藥這方面都很有興趣,中藥很環保,還能幫助到很多人。他們所在公司與多國公司擁有一項QCM超靈敏品質檢測技術,可以幫助檢測中醫藥的成分,對中醫藥標準化很有好處,通過本次大會平臺,這項技術已經開始與中國的中醫藥産業進行合作。“一帶一路世界聯盟”秘書長施國讚表示,這一次來到中國主要是參加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推動國外的技術與中醫藥産業結合,也希望為國外引進一些中醫藥界的人才。

希臘IMBB-Forth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阿奇利亞·所多斯

希臘IMBB-Forth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阿奇利亞·所多斯接受過中醫針灸的治療,覺得效果很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他的奶奶以前經常會把中藥結合起來熬藥治感冒,“覺得中醫藥博大精深,如果與前沿的科學研究技術結合起來,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西班牙的生物物理學博士伊利亞·瑞維亞金

來自西班牙的生物物理學博士伊利亞·瑞維亞金説,他認識到中醫藥源於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發明青蒿素幫助治療瘧疾。

“中醫藥對人類健康的寶貴价值,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理由拒絕的。”與會嘉賓認為,應積極營造了解、認識、研究、支援中醫藥的良好氛圍,深度發掘,發揮中醫藥為人類健康服務的獨特作用。

據悉,中醫藥文化大會已連續舉辦三屆,其中有一個重要目的,就要是推動中醫藥更好服務“健康中國”國家戰略,進一步提高社會大眾對中醫藥文化的認識,同時把寶貴的中醫藥文化帶到“一帶一路”,讓中醫藥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人民。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到2020年,中醫藥“一帶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這為中醫藥參與服務“一帶一路”指明瞭方向,提出了要求,也讓“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有更好的機會了解、引入中醫藥文化和中醫藥健康服務。

日前,由中國政府舉辦的援外中醫技術培訓班在寧夏銀川開班。索馬利亞、尼泊爾、蒙古國、緬甸等9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約20名醫療領域相關人員參加了培訓,進行為期20天的中醫文化交流和學習。

據了解,中國已與40余個外國政府、地區和組織簽署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中醫藥已傳播到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統計數據顯示,每年約有13000名留學生來華學習中醫藥,約20萬人次境外患者來華接受中醫藥服務。

中醫藥文化被海外廣泛歡迎的同時,中國的中醫藥人士也在為中醫藥科學化、標準化不懈努力。國際上一些先進的生物技術正在被引入中醫藥産業中。

記者在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上獲悉,有一個QCM國際中央實驗室及科技應用産業中心日前落戶重慶。QCM即石英晶體微天平,是21世紀誕生的一項超級靈敏品質檢測技術,測量精度可達納克級,已在生物學、藥學、物理、化學等方面初步應用。相關專家介紹,QCM技術可以檢測、區分有害、有益物質,有效提高中藥材的配置效率,對推動中藥標準化很有意義。據悉,中國、英國、西班牙、瑞典、希臘相關機構將在中國重慶共建全球首個QCM行業技術開發服務平臺、智慧財産權儲備庫及培養人才的學院。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