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持續增強

發佈時間:2019-07-17 16:59:37 | 來源:金融時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劉夢雅

關鍵詞:利率,市場,金融,銀行,貨幣

人民銀行日前發佈的上半年金融數據顯示,6月末,廣義貨幣(M2)增速持平上月,狹義貨幣(M1)增速持續回升。

6月末,M2餘額192.14萬億元,同比增長8.5%,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M1餘額56.77萬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月末高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2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19年以來,人民銀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適度實施宏觀政策的逆週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做好預調微調,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的支援,堅持結構性去杠桿,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紮實做好重點領域的金融風險防控。總體看,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市場利率運作平穩。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6月末M1餘額增速環比上行與同比下行同時存在。對此,中信證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M1餘額增速環比上升印證了6月份經濟活動整體有所轉好的觀點,但M1餘額增速同比下行值得注意,這或許顯示企業短期活動的衰弱,後續應當繼續觀察,以確定M1增速的底部區間。

錨定實體經濟發展

“M2的增長是人民銀行穩健貨幣政策的體現。”在解讀數據時,阮健弘分析稱,這背後一是銀行貸款總體保持較快增長;二是銀行債券投資增速較快;三是商業銀行以股權投資方式對非銀行金融機構融出資金規模降幅有所收窄,較這一輪下降低谷點收窄5.6個百分點,至6.8%,意味著銀行表外資金大幅下降的情況明顯有所緩和,銀行派生資金能力有所增強。“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6月末金融機構的超儲率是2%,比上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比較低,6月份平均為1.7%,比上年同期低1.03個百分點。金融機構貨幣派生能力較強,貨幣乘數是6.14,這也是歷史上一個比較高的水準。”她強調。

除了M2之外,同時公佈的社融等其他數據也體現出信貸結構優化及其對實體經濟的支撐增強。例如,上半年,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0.02萬億元,同比多增1.26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97億元,同比多增222億元。

不過,從6月份單月來看,人民幣貸款增加1.66萬億元,同比少增1786億元。對此,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稱,這或是由對非銀機構信貸及票據融資下行所導致。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認為,6月份新增貸款略低於預期,同比也少增,但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環比上升較多,表明信貸結構有所改善。另外,當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多增,由於信貸同比少增,社融同比多增主因是地方債融資同比多增較多以及信託貸款有所恢復。總體來看,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依然較強。

流動性合理充裕

在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上,人民銀行貨政司司長孫國峰表示,6月份以來,人民銀行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適度地投放流動性,保持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特別是增加了跨半年末的資金供給,維護了貨幣市場利率在合理區間平穩運作。6月全月的DR007(銀行間7天質押回購利率)平均值是2.41%,月末值是2.56%,月末值比5月末低了7個基點,比去年同期低45個基點,市場平穩度過了半年末。

“度過半年末時點之後,利率預防性的需求通常在每個月的月初都會有減少,7月初這個現象更加明顯。”孫國峰進一步分析稱,6月底,銀行會持有一些預防性的流動需求,到了7月初,這種需求會減少,而預防性需求的減少會使得利率水準有所下降,出現一定的短期下降屬於正常現象。此外,他強調:“隨著財政稅收、政府債券、準備金繳款以及央行逆回購到期等流動性因素的增多,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又回到合理均衡水準。同時,DR001(銀行間市場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和DR007都有所回升,説明利率水準短期波動不代表中長期趨勢,觀察市場利率水準的變化還是要看趨勢和平均值。”

至於外界非常關注的非銀行機構流動性,孫國峰表示,市場通常用兩個重要指標來作衡量,一個是R與DR之間的利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銀行金融機構跟銀行融資成本的差異,6月份,R001和DR001的利差保持在5個至6個基點左右的較低水準;另一個是GC,即交易所的債券回購利率,GC001在6月末的水準是3.36%,比去年同期約低400個基點。上述兩個重要指標反映出,6月份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流動性狀況總體平穩。

對於這個問題,人民銀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補充道,外部非常關注的包商銀行事件對市場的衝擊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消弭,當下市場流動性恢復到合理水準。

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

近期,全球十幾家央行宣佈降息,美聯儲降息的預期也越來越強。野村證券一份報告顯示,由於經濟增長放緩、蕭條加劇,世界主要工業經濟體越來越需要央行降息來刺激經濟。

在此背景下,中國央行將採取怎樣的措施?

孫國峰在上述新聞發佈會上回應稱,衡量中國整體利率要看兩個重要利率,一個是市場利率水準,另一個是貸款實際利率,這兩個指標從去年開始一直在下降。具體來看,6月末,代表性的貨幣市場利率DR007為2.56%,同比下降了45個基點;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23%,同比下降了25個基點。此外,5月份,企業貸款利率為5.34%,同比下降了17個基點。

孫國峰表示,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密切監測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在統籌平衡好內外均衡的前提下,要堅持“以我為主”的原則,重點要根據中國的經濟增長、價格形勢變化及時進行預調微調,綜合利用多種貨幣政策組合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市場利率水準合理穩定,同時推動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等措施,疏通貨幣政策向貸款利率的傳導,促進降低企業融資實際利率。

利率市場化改革是關鍵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還存在利率‘雙軌’的問題,其中,改革的焦點目前是貸款利率‘雙軌’。”在上述新聞發佈會上,孫國峰表示,下一步,利率市場化的關鍵是推進貸款利率進一步市場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市場化程度更高,更能夠反映市場資金供求情況。推動銀行更多地運用LPR,有利於疏通貨幣政策向市場利率的傳導,降低實際利率。

事實上,央行2019年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穩妥推進利率“兩軌合一軌”,完善市場化的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6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也明確,下一步要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商業銀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機制,更好地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在實際利率形成中的引導作用。

《金融時報》記者觀察發現,目前市場利率已經處於較低水準,6月末、7月初,DR001一度出現歷史最低值,在此背景下,疏通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的傳導才是利率並軌的難點。此前,央行在5月17日發佈的《2019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首次提及利率並軌的路徑,明確利率並軌或將從貸款利率開始,並強調了LPR的重要性。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