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熱”成文化新時尚

發佈時間:2019-05-20 16:09:04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倪偉 周依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恒濕機,器物造型,內涵演變,神人獸面紋,文化與生活

去年全國新增1億多人次走進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日全國舉辦各類體驗活動,“博物館熱”成中國社會文化新時尚

  《緙絲無量壽尊佛像圖軸》

首都博物館展出的《緙絲無量壽尊佛像圖軸》為首次公開展覽。這張緙絲圖為乾隆皇帝為其母祝壽所制,工藝複雜繁瑣,長7.5米、寬4.5米,除擁有本次展覽多個“之最”外,更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古代緙絲作品。

對於絲織品等一些特定文物,布展過程中使用了恒溫恒濕機,《緙絲無量壽尊佛像圖軸》就用了四台恒溫恒濕機。展區的每件文物都量身定制了包裝匣,讓包裝與展品嚴絲合縫,這件巨幅圖軸裝在一處佔了大半個展區的大型玻璃展櫃中,色澤鮮明紋理清晰,在展廳內尤為矚目。據介紹,為了向觀眾展現緙絲圖全貌,展覽方根據文物尺寸,特別定制了展廳內最大的展示箱,展板上還鋪上了一層無酸軟紙進行保護。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故宮博物院,老師展示學生們在故宮典藏的元代畫家趙孟頫書畫噴繪圖上的印記。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廣漢三星堆商晚期青銅面具。國家文物局供圖

中小學生體驗修文物,視障人士導覽“看不見的博物館”,廣大市民欣賞一系列特展……昨日,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在全國展開。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聚焦博物館作為社區、社群、社會活躍參與者的角色定位。各大博物館舉辦的活動也都圍繞這一主題,廣大市民、中小學生、殘障人士都參與到博物館活動中,在博物館這一“文化中樞”平臺上感受文化與生活的連接。

另外,在國際博物館日,《園説——北京古典名園文物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190件/套來自頤和園、天壇、北海等市屬11家公園的園藏文物首次集結,面向公眾集中展示。

新京報訊 昨日,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湖南省博物館啟動。2018年度“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在主會場活動開幕式上發佈,天津博物館、北京汽車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當選。

23家文博單位聯合舉辦特別展開幕

全國23家文博單位聯合舉辦的“根·魂——中華文明物語”特別展覽昨日也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展覽通過30件(套)在中國古代文明中具有標桿性的文物,勾勒中華文明發展歷程。

特別展覽通過30件(套)在中國古代文明中具有標桿性的文物,勾勒中華文明發展歷程。

重點展品包括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藏商晚期青銅面具,湖北省博物館藏戰國早期青銅鑒缶,上海博物館藏戰國商鞅方升,山西博物院藏北魏彩繪人物故事漆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裏耶秦簡,湖南省博物館藏西漢T形帛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北平和平解放時移交的城門鑰匙等。

展覽的亮點在於突破傳統的陳列模式,從材質造型、社會功用、藝術演變脈絡、社會影響等多角度對文物進行全方位解讀。如代表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神人獸面紋玉琮”,是迄今為止出土的雕琢最精美、品質最佳、體量最大、擁有神徽最多的玉琮,被譽為“琮王”。展覽展示了其器物造型、使用功能等,並通過玉琮的造型變化、紋飾內涵演變,體現社會生産力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

5354家博物館收藏4000余萬件藏品

昨日的中國主會場活動中,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介紹,截至2018年底,全國博物館達5354家,比2017年增加218家,免費開放博物館佔總數88.6%。北京、甘肅、陜西等一些省份已達到12萬-13萬人擁有1座博物館。

這些博物館一共收藏了4000余萬件藏品。去年全國博物館舉辦展覽2.6萬個,教育活動近26萬次,觀眾達11.3億人次,比2017年增加1億多人次。“博物館熱”已成為中國社會文化的新時尚。

同時,近五年,中國舉辦文物進出境展覽近500個,博物館成為展示中國國家形象、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增進相互理解認同的“國家客廳”。

坐標北京

1 故宮

中小學生在延禧宮做文保“實習生”

因為電視劇《延禧攻略》走紅的故宮延禧宮,其實是一棟“爛尾樓”,正中矗立著為完工的靈沼軒——中國首例水族館式的“水晶宮”建築。2019年3月,故宮正式啟動“延禧宮研究性保護項目”。

昨日,青少年來到靈沼軒,體驗了故宮文保工作者的日常。故宮古建部聯合故宮文保科技部、清華大學專家,在靈沼軒上了一堂“水晶宮裏的秘密”古建築科技保護知識青少年教育課。古建部專家向學生介紹了靈沼軒建築歷史概況,文保科技部專家介紹了文物保護工作在開展具體保護干預措施之前需完成的檢測分析。

隨後,由來自故宮和清華的5位老師帶隊,10名學生分成5個組,現場實地完成取樣分析,體驗如何通過簡易的檢測設備識別金屬、石材、玻璃、瓷磚、灰漿等五種類型材料中的化學元素,理解文物保護工作者的日常工作。

昨天,故宮一共舉辦了大型藝術創作、百人篆刻、志願者諮詢與講座、版畫製作體驗、音樂會、古建科技保護教育、古建館展覽導賞七大主題活動,大多以青少年為參與主體。

“合作·共贏/一帶一路國際版畫交流項目彙報展”開幕式昨天在故宮齋宮舉辦,同時還要請10組家庭和6組師生現場體驗做版畫。在熙和門,來自海澱區西二旗小學的學生進行了一場百人篆刻活動,將他們製作的篆刻印在了元代畫家趙孟頫書畫噴繪圖上。

2 北京汽車博物館

視障人士引領市民進入“看不見的博物館”

在以“觀賞”為主要體驗方式的博物館,視障人士該如何?他們體會的博物館是什麼樣的?昨天,北京市文物局組織的“看不見的博物館”活動,就讓市民在視障人士的帶領下,感受看不見的世界。

此次在北京汽車博物館舉辦的活動,為普通人提供了特殊的“非視覺體驗”。在“看不見的博物館”裏,漸暗的燈光輔以音樂和解説,引導大家靜下心來適應幽暗。

隨後,視障人士講解員帶領體驗者進入由遮光幕布營造的全黑暗主體驗區,觸摸各種材質的展品,腳踩人工草坪,傾聽氣流變化的細微波動,體驗不同的空間環境變化。最後,進入復明體驗區,在有聲有光的狀態下,重新體驗剛才經歷的種種。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看不見的博物館”不僅為視障朋友提供了定制的文化空間,更為普通人提供了換一種角度看世界的契機。目前,北京共有179家博物館,“看不見的博物館”可謂是“第180家”博物館。

去年,北京市文物局就曾邀請視障人士進入博物館。4位視障人士代表和2條訓練有素的導盲犬,在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用觸摸的方式與北京市石刻博物館和古鐘博物館文物親密接觸,體驗拓片製作,平等享受社會資源。

3 首都博物館

進月亮門感受“全景園林”“京城之巔”亮相展廳

《園説——北京古典名園文物展》昨日在首都博物館開幕。該展覽共展出青銅器、瓷器等190件精品文物,以及戲單、拓片等50余件/套資料品,以北京市屬古典名園在北京800餘年城市建置和變遷中的歷史、文化、生態及社會價值為主線,按照時間、空間、功能三個線索,為遊客揭秘園林文化遺産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市公園管理中心專項文展負責人、頤和園副園長秦雷介紹,此次展出的文物規格、級別、精彩度都很高,僅一級文物就有13件,二級文物有19件。值得一提的是,多件重量級文物是首次“走出”公園。其中,由頤和園送展的《緙絲無量壽尊佛像圖軸》為首次公開展覽。這張緙絲圖為乾隆皇帝為其母祝壽所制,工藝複雜繁瑣,長7.5米、寬4.5米,除擁有本次展覽多個“之最”外,更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古代緙絲作品。

北京城中軸線歷史的見證者——景山公園萬春亭的老寶頂也亮相展廳。據介紹,萬春亭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北京市中心最高以及最佳的觀景點,萬春亭寶頂則是這個制高點的亭尖。在2006年的五亭大修中,萬春亭更換了新琉璃寶頂,矗立在紫禁之巔的老寶頂終於“退休”,展覽現場仍清晰可見雷擊時留下的燒痕。“老寶頂可以説就是當時的‘京城之巔’,具有特別的歷史意義。”秦雷説。

文物僅僅是這次展覽的一部分,策展人員告訴記者,此次展覽還要突出古典園林的整體環境氛圍。從一扇月亮門進入正式展廳後,墻面上的手繪圖和詩詞背景則進一步營造出園林移步換景之感。記者注意到,展覽布景細節也處處有巧思,如在背景板加入油漆彩繪圖案,用不同色彩的地毯展現中山公園的“五色土”概念等。此外,一面使用多媒體影像手段播放園林四季晨昏景觀的巨幅螢幕,也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欣賞。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