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貧困人口“進城脫貧“

發佈時間:2018-02-09 14:16:49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劉鑫焱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貧困縣區,引進來,人口集聚,扶貧工作,貧困家庭

脫貧攻堅不僅要在“引進來”上下功夫,更需做好“走出去”的文章,在城鄉聯動的大格局中解決好群眾增收致富問題

“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鄉村,但扶貧絕不單單是農村的事”。最近,一位業內專家介紹了扶貧工作的另一種打法。脫貧攻堅的立足點、工作重心在農村,但如果用好農村以外的資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貧困縣區採訪,特別是在深度貧困地區,總會為薄弱的稟賦條件嘆息:自然條件差導致發展産業條件差,産業實力弱所以難以支撐所有群眾受益,發展也就舉步維艱。僅靠自身“一畝三分地”,貧困縣區很難帶動域內全部貧困人口的脫貧。如果不僅在“引進來”上下功夫,同時做好“走出去”的文章,就能在城鄉聯動的大格局中,解決好群眾增收致富問題。

回看近些年的情況,工資性收入一直是農民脫貧致富重要途徑之一。城市本身人口集聚多,勞動密集的服務業缺口比較大,技術門檻也不是很高。門衛、送貨、保潔、家政、修理之類的工作,勞動力需求旺盛,甚至供不應求。如果能把農村貧困人口與城市勞動力的需求“缺口”有效對接,讓貧困人口通過進城務工增加工資性收入,無疑是一條不錯的脫貧路徑。開展好這項“城市家門口的扶貧”,對城市發展品質和生活品質也未嘗不是一種提升。

就在不久前,山西呂梁山護工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就業推介會,200多名護工被“搶購一空”。作為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區之一,呂梁市正全力推進“10萬貧困人口護理培訓”精準扶貧行動計劃,幫扶貧困家庭的“三轉婆姨”掌握家政護理服務技能。截至目前,呂梁已有1.1萬餘人走出大山進入城市家政業,月均收入3000元以上,實現了“一人一技傍身,一戶穩定脫貧”。

類似的做法,不僅是幫助老鄉脫貧的好思路,同時也是解決城裏人生活“痛點”的好辦法。城市所蘊藏的扶貧潛力,不僅體現在對所幫扶地區的資金、人才、項目、技術支援,也體現在城市發展對人力物力的巨大需求上。關鍵就在於如何充分挖掘和對接好這些需求:比如,打破城鄉間的資訊壁壘,送資訊、送崗位到貧困鄉村,乃至送到貧困戶“家門口”,為貧困人口在城裏順利就業提供便捷、有效的途徑;比如,通過深化改革降低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的制度成本,讓進城務工的貧困戶進得來、有活幹、穩得住。

不可否認,由於經年累月同外界相隔絕,一些貧困地區的老百姓往往思想較為陳舊閉塞,認知水準有限。有的貧困群眾寧願繼續在山裏過苦日子,也不願走出大山嘗試新的生活;有的群眾雖然能吃苦受累,但放不下面子,總覺得“幹伺候人的活兒丟人”;還有的地方思想保守,對婦女進城擇業持反對態度,固執堅守“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老規矩。正因此,貧困地區應做好“扶貧扶志”和“扶貧扶智”的工作,糾正一些農村地區在就業觀念上的偏見和誤解,喚醒貧困群眾“走出去”脫貧致富、創業打拼的進取精神。

前期的文明養成培訓,同樣不可忽視。相關職能部門在深入了解城市用工需求的基礎上,可以有針對性地對貧困群眾進行技能培訓和城市風俗教育,使其在掌握“一技之長”的同時能更好適應城市公德要求,幫助進城務工的貧困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城鄉攜手合作,共同為農村貧困人口進城務工創造更多平臺、提供更好服務,一定能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