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豐縣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積極推廣“四事四權”工作法,通過黨員問事、打造村(社區)全科網格,群眾説事、搭建基層自治平臺,代表議事、發揮協商制度優勢,支部辦事、強化基層幹部擔當,確保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得到充分保障,進一步提升了基層治理質效。
黨員問事,打造村(社區)全科網格。按照“尊重傳統、就近就便、規模適度、有利治理”的原則,將原有村(社區)網格切小切細,通過完善“黨組織書記網格指導員+黨小組長網格長+黨員網格員+中心戶”的組織架構,將黨建網格、管理網格、議事網格、服務網格“四網合一”。通過開展“轉作風、暖民心”等活動,279名網格指導員、1655名網格長、7633名網格員在2173個網格中開展工作。建立“1+N”黨員包聯群眾機制,通過“群眾點單+網格派單+黨員接單”工作模式,定期組織黨員“敲門問需”,將收集到的群眾“心頭事”,按照“政策諮詢、疫情防控、人居環境、糾紛調解、困難幫扶、文明創建”等類型進行梳理,製作問題、責任和服務“三聯單”派發給黨員網格員,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線上答疑、線下“跑腿”等方式,高效率多舉措為群眾提供各類“微服務”。目前,通過“黨員問事”等蒐集社情民意4958條,排查矛盾隱患1021件。
群眾説事,搭建基層自治平臺。由村(社區)黨組織牽頭,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利用“長豐先鋒”“善治長豐”等手機APP和微信小程式和1225個村民(樓棟居民)微信群,隨時反饋村(社區)在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意見建議。發揮156個“黨建微陣地”、42個黨群服務站和24個“暖心驛站”等平臺作用,讓群眾在“自家門口”,通過召開“村民議事會”“樓宇業主會”“幹群同心會”“村(社區)情通報會”等,有地方説事、常態化議事,引導主動參與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現群眾的事群眾討論,群眾的事群眾做主。同時,結合在38個村(社區)開展的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試點活動,建立村民(居民)信用積分管理制度,充分發揮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賭會的“一約四會”功能,引導9萬餘名群眾通過遵紀守法、文明守信獲取“信用積分”兌換生活物品,激勵群眾主動參與基層治理意願,提升群眾自治水準。
代表議事,發揮協商制度優勢。深入落實“四個聯繫群眾”制度,注重發揮“兩代表一委員”“四員一律”和村民代表聯動工作模式。每月通過村民議事會、紅色議事亭等議事平臺,落實議事制度、梳理議事清單,常態化收集、整理、討論群眾反映的各類事項。針對涉及群眾利益面廣、情況較為複雜的問題,製作各類議案提案460余件,及時分類組織相關代表進行商議。積極搭建代表議事平臺,在全縣老黨員、老幹部、老退伍軍人、老教師、老模範中選優選好2511名“五老”人員,建立健全“五老”人員資訊庫和議事調事機制,打造“五老調解室”,充分利用五老人員的政治、威望、經驗、時空、親情等“五大優勢”,“柔性”做好村(社區)矛盾糾紛調解、信訪維穩等工作,把問題解決在一線、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目前,組織“五老”人員等各類代表參與議事1579場,為民辦實事3881件。
支部辦事,強化基層幹部擔當。對代表共議事項,由村(社區)黨支部書記通過領辦、督辦和聯辦的方式,建立問題、任務、措施、責任“四清單”,構建“收集匯總—研判交辦—辦理反饋”的工作閉環,提升黨支部幹事創業能力。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村(社區)黨支部“書記項目”,通過“土地到村、規模經營,全程託管、風險共擔,村企聯建、資源共用”等形式,實現全縣村集體經濟“1000萬以上1個、100萬以上21個、50萬全覆蓋”。由組織部門牽頭,針對黨員問事、支部辦事,建立一線考察黨員幹部紀實制度,通過“蹲點”觀察、與代表座談、回訪群眾、參加工作調度會等措施,以“看實情、看實績、看公論、聽取基層群眾意見”的“三看一聽”考評方式,綜合黨員幹部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辦實事的數量和品質,群眾口碑和評價,對黨員幹部作出科學評價。評價結果作為改進工作作風、民主評議黨員、評先評優、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目前,共評出優秀黨支部24個,58名黨員幹部因在疫情防控、信訪維穩、招商引資等方面表現較好,被通報表彰。(圖文/長組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