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分享到 0

錨定奮鬥目標 篤行不怠開新局——銅陵郊區:全力衝刺5年完成250億目標

櫛風沐雨秉初心,砥礪奮進續華章。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在剛剛結束的銅陵市郊區“兩會”上,該區明確新的一年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及區委十二屆六次全會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進高品質發展為主題,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奮力開創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新局面,全力衝刺2027年經濟總量250億目標,譜寫現代化幸福美麗新郊區建設新篇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新的一年,郊區始終把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放在首位,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拉高標桿、爭先進位,助推郊區綜合實力實現新攀升。

堅持項目帶動,抓投資、穩增長

新的一年,郊區將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確保産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絕對主導地位不動搖,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努力實現投資速度、結構雙提升。持續開展重大項目攻堅年活動,完善項目全生命週期服務,加快建設聚揚高性能LED模組等30個續建産業項目,開工建設亞弘泰超低溫特種電源等23個新建産業項目,全年實施億元以上重點項目88個、完成投資66.57億元,分別增長14.29%、15.01%。

堅持雙招雙引,擴市場、促升級

築巢引鳳,雙向賦能。新的一年,郊區將從細化招引方向、強化招商力量、硬化考核約束三個方面出發,奮力推動招大引強取得新突破,為經濟高品質發展積蓄新動能。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5個、總投資230億元,其中力爭百億元項目1個,確保50億元項目2個,10億元以上項目4個;新開工産業項目62個、總投資180億元;實際利用省外資金增長10%以上。

堅持創新驅動,提技術,激活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新的一年,郊區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支援納洛米特、氨邦科技等企業加快發展,全力衝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聚力培育高新技術産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9戶、專精特新企業2家以上,高新技術産值增長15%。鼓勵扶持企業加快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爭取全年專利申請量突破330件,授權量突破260件,力爭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1.4%。

堅持多元發展,強突破、提品質

——農業是穩定經濟社會的“壓艙石”。新的一年,郊區將繼續堅持以産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圍繞提質、擴量、增效下功夫,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萬畝,保持農業種植業穩産增産;加快金邁米業、申耕園立體種養等項目建設進度,形成示範帶動效應;鼓勵各鄉鎮辦整合鎮域資源,招引龍頭項目,培育特色産業,打造品牌優勢;全力支援普農集團創建省“兩強一增”示範區;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市級以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1家。

——産業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新的一年,郊區將進一步強化工業在區域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大力培植“工業林”,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3家。始終把製造業高品質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推動建材電力等傳統産業內涵集約發展。實施綠色化改造,開工建設海螺4號線煙氣脫硝技改、2號水泥窯替代燃料綜合利用、皮帶廊頂光伏發電及富鑫鋼鐵煤氣綜合利用發電二期等項目,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0%;促進增值化發展,新開工海螺綠色礦山工程機械設備大型化和過濾除塵材料、悅冠銅業銅桿加工等項目,推動皖能摻氨降碳燃燒發電項目在技術、市場上取得更大突破。加快壯大光電資訊等新興産業,大力扶持威博電子、龍盛智慧、耀普半導體、聚揚光電企業進一步開拓市場、釋放産能,強力推動雷曼拓享健康智慧照明等38個項目儘快投産達産滿産,緊盯冠佳10GW電池等37個億元以上項目簽約落地。支援建築業健康發展,研究出臺若干政策,幫助建築行業大企業提升資質、中小企業專精發展,建築業産值增長18%。

——服務業是挖掘內需潛力的重要抓手。新的一年,郊區將因地制宜做優服務産業。在物流業上,深入推進與市交投集團、港航集團、港務公司的對接合作,啟動金城碼頭、興港碼頭改擴建工程,讓黃金水道釋放“黃金效益”。在旅遊業上,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持續實施大通古鎮城市更新建設項目,擦亮大通千年古鎮“獨家名片”;支援鄉鎮辦立足自身特色、依託市場主體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持續策劃旅遊文化節等活動,謀劃打造新的網紅打卡點。在商業上,擴大油品、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消費,提振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大眾消費,謀劃建設橋南汽車城二期項目,推進汐有現代物流園二期招商運營、啟動三期項目建設,打造悅江市集情景商業街,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在電商行業上,完善區鎮村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持續推進農村電商高品質發展行動,新增農村電商主體5家,全年網路零售額增長15%。

錨定奮鬥目標,交出高品質答卷,新的一年,郊區跨越趕超的步伐將更加堅定,奮力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開創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新局面。(文/汪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