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務前移,服務前置。隨著指尖在手機螢幕上點擊,群眾的求助、訴求快速匯集到民警眼前。2022年8月31日起,安徽公安機關推行“網上警民議事廳”工作機制,架起警民互動的“數字橋”,打造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指尖警務”新模式。
服務群眾零距離,警民聯動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
“人在外地要怎麼開無犯罪記錄證明?”“孩子上戶口需要哪些手續和材料?”……在東至縣秋浦社區,“民警小李線上解答”已經成為一個亮眼的金字招牌。無論是對業務存在疑惑,還是遇到了困難麻煩需要解決,只要是群眾呼聲,在“網上警民議事廳”裏,堯南派出所社區民警李歐文都會快速回應。
一個“警民議事群”就是一座警民溝通的橋梁。如今,在江淮大地,依託社區警務力量,一個個由社區民警牽頭,轄區村(社區)幹部、平安樓棟長(村居長)、網格員、物業管理人員以及居民住戶、企業員工代表參與的警民議事微信工作群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我突然大量吐血,需要緊急就醫!”去年12月13日晚上9時,樅陽縣鳳儀鄉村民朱某在“鳳儀警民議事群”內緊急@民警吳國友。鳳儀鄉地處四面環水江心洲,平時出島只能乘坐渡船,事發突然,又是夜間,渡船早已停航。吳國友立即在群內回復,並迅速聯繫開通“半小時救命圈”綠色通道,協調救援車輛和渡船師傅,快速將患者送往池州市立醫院搶救。
通過“警民議事群”,廣大社區民警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涉及公安業務在網上能辦的事項做到主動引導辦理,讓群眾“不跑腿”;需要窗口辦理的詳細告知具體流程,做到服務“不缺位”;對非警務活動或者確實無法辦理的事項,做好政策引導、宣傳解釋和轉辦分流。
目前,全省社區民警參與率100%,共建立“網上警民議事廳”微信群12071個,直接覆蓋社區居民代表達419.5萬人。省公安廳根據工作實際,建立會商、上傳、反饋、調度機制,警種響應、協調處置、快速反應機制,政府部門承接非警務訴求轉辦分流機制等五項機制,推動警民微信群運轉更加有序高效。
化解矛盾多元化,創新載體把“楓橋經驗”搬到線上
去年10月9日深夜,旌德境內S207省道大嶺頭路段瀰漫起大霧。雲樂派出所所長汪俊傑夜間巡邏至此,緊急在現場設置臨時警示標識,並將該路段情況在轄區議事群內發佈進行提醒告知,有效保證了村民出行安全。
群建起來,更要活起來、用起來。省公安廳積極踐行“防為主、防為上,查隱患、除隱患,不出事、再出彩”的工作理念,制定《全省公安機關建立“網上警民議事廳”工作機制的方案》,將法治宣傳、提醒告知、矛盾化解、為民服務、異常報告、安全防範、弘揚正氣等7項工作融入其中,讓警民在“面對面”溝通基礎上,拓展“鍵對鍵”聯繫渠道。
黃山市祁門縣北街社區位於城鄉交界,城中村、老舊小區多,人員流動性大,治安形勢較為複雜。祁山派出所社區民警汪世平想到,必須要建立一個堅實有效的微信群,盡可能延伸警情民意收集的觸角。他積極把社村幹部、治安積極分子、小區樓棟長、物業管理員、黨員、群眾代表等成員拉進群,做到異常風險動態感知、安全防範全員參與、糾紛化解在小在早。
警力沉下去,築牢大街小巷的“安全墻”;民力聚起來,守護百姓人家的“煙火氣”。“以前靠走,社區的大事小事都一邊走一邊記錄、解決,現在我們還可以在警民議事群裏商議,兩種工作方式結合,大大提高了效率。”在廬江縣公安局社區民警王波看來,用繡花功夫做好社區治理,這就是對“網上警民議事廳”工作的最佳詮釋。
守護平安全時空,凝聚合力打造基層“大共治”模式
“今晚10點夜巡,歡迎報名!”去年11月14日20時,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五里墩派出所民警張薇在警民議事群中發佈了義警招募通知。僅僅幾分鐘後,義警名額就已報滿。冬日的夜幕下,霓虹閃爍,他們身著專屬馬甲、戴紅袖標,走在主要幹道、居民小區,與民警一起守護轄區平安。
警力有限,而民力無窮。建設平安安徽,群眾既是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參與者和建設者。
去年10月15日14時,淮南市田家庵區一名保安員在警民議事群內反映,一位外地口音女子,看上去有60多歲,神色慌張,頗為可疑。這引起了朝陽派出所社區民警鄧鵬的注意,他隨即聯繫上保安員,迅速趕往現場盤查,最終確認該女子為浙江警方追捕的逃犯。
從“指尖”到“心間”,從“網上”到“網下”,安徽公安機關緊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推進落實“網上警民議事廳”工作機制,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為工作導向,凝聚合力打造基層“大共治”模式。目前,全省社區民警依託“網上警民議事廳”工作機制,已開展安全防範14.9萬次,根據群成員舉報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616人,收到群眾贈送錦旗679面。
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各地公安機關積極探索、創新實踐。合肥警方創建“政務微信警務版”平臺,為社區民警有更多時間投入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蕪湖警方以“警民議事群”為載體開展“網上述職述廉”“警民懇談”活動,推動社區警務工作網上網下一體化……一項項務實舉措有力提升了平安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