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鄉村、工業與農業、板塊與板塊、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處理好這些關係,實現各類發展要素的統籌兼顧,關鍵是要推動協同、均衡發展,下好協調發展一盤棋。
揚優勢、補短板、抓統籌、促融合、謀共進。2022年以來,安徽省堅持協調發展戰略,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成果顯著,各區域板塊協同發力,“共進安徽”的步伐鏗鏘有力,一幅幅城鄉、區域共進共贏的新畫卷徐徐展開。
城鄉融合發展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城鄉的差異與差距,是制約協調發展的“短板”。打造“共進安徽”,必須補齊鄉村短板,推動城市鄉村融合發展、比翼齊飛。
對於鄉村來説,從脫貧到振興,要走好“鞏固成果、全面接軌”的關鍵之路。
山路十八彎,盡頭是大灣。靜臥大山深處的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曾是深度貧困村。精準脫貧實施以來,興茶廠、建民宿、搞旅遊,小山村走上小康路,這片綠水青山正在變成金山銀山。
伴隨著大灣村鄉村旅遊的發展,脫貧戶陳澤申把老堂屋改成了土特産商店,賣起茶葉、筍乾等土特産,當起了小老闆,日子過得紅火又自在。
陳澤申生活的巨變,是我省脫貧攻堅偉大成就的縮影。經過多年的持續攻堅,安徽圓滿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徹底解決,廣大脫貧群眾發展能力全面增強,收入水準大幅提高。脫貧地區基礎條件全面改善,綜合實力顯著提升,鄉村面貌和群眾精神風貌煥然一新。特別是大別山革命老區、皖北地區、沿淮行蓄洪區等深度貧困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脫貧摘帽後,“三農”工作重心轉向鄉村振興。為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近年來,我省陸續出臺一批政策文件,從財政投入、金融服務、土地支援、人才支援和社會幫扶等方面有序做好政策銜接,確保脫貧攻堅全面接軌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産業是重中之重。我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兩強一增”行動,糧食産量高位攀升,農民收入進位明顯,鄉村面貌變化巨大,“三農”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産業更興旺。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一産增加值2033.2億元,同比增長5%,高於全國0.8個百分點。
飯碗端更牢。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夏糧早稻産量合計1823.5萬噸,比上年增加24.4萬噸;農業種植結構繼續優化,油菜、蔬菜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産量均有所增加。
基礎設施建設再提速。我省全面啟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重點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發展加大編制規劃和投入力度,全面改善農村水、電、路、氣、房、信等設施條件,推進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農村群眾喝上更優質水、走上平坦路、住上安全房、過上現代生活……江淮大地上,城鄉聯繫日益密切,鄉村生活更加美好。
民生短板加快補齊。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民生問題始終是人民群眾最關注、最期盼的事。2022年,我省部署實施10項暖民心行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超62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95.4%;全省有169個城區菜市、419個鄉鎮菜市完成整治改造,提前完成年度目標;全省已建成老年食堂(助餐點)6347個,服務超過1040萬人次。
區域“攜手”前行 加快構建多點增長極
從皖南到皖西,從皖北到皖江,格局新的“共進安徽”,正呈現不同區域和板塊之間的協調合作、共同發展。
南北緊密“牽手”,協調發展之路越走越寬。近年來,我省皖江地區與皖北地區深化落實新一輪南北合作共建協議,招商引資成果豐碩,共建園區發展動能不斷增強。
走進阜陽合肥現代産業園區,道路寬闊平坦、廠房鱗次櫛比,充滿著現代化的氣息。
在該園區智慧製造産業園的安徽祺力專用車製造有限公司生産車間,也是一派火熱景象。這家從事高端禮儀用車製造的企業,2022年生産高端禮儀車500輛,實現産值3億元。
祺力專用車的投産,不僅豐富了汽車産品類型,還進一步拓展了園區的産業鏈條。
高效暢通的産業鏈,是園區産業發展的關鍵,而跨地域組建的南北共建園區,對於産業鏈來説有著“互補”的獨特優勢。
以阜合現代産業園區為例,合肥、阜陽兩市投入阜合現代産業園區的資本金各增加至3億元,並以配套合肥京東方為契機,打造阜合園區電子資訊産業。屆時,依託園區平臺,共建園區的企業為龍頭企業做配套,上、中、下游將“各司其職”,一條更完善的産業鏈供應鏈應運而生。
皖北地區人口多、發展底子薄,推動皖北振興是我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打造“共進安徽”的關鍵。
皖北各市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以加快打造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為突破口,以結對合作幫扶為平臺紐帶,加強“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加快打造高品質發展增長極,經濟發展新動能持續釋放。
中藥産業,是亳州市的主導産業。近年來,亳州高新區立足本地優勢,優先保障要素資源,優先支援中藥提取、配方顆粒、中成藥企業,不斷提高主導産業基礎能力,推動産業鏈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促進中醫藥産業發展集聚。2022年以來,亳州高新區共簽約長三角地區招商引資項目14個,總投資83.1億元,産業承接不斷加快。
紮實承接産業轉移,皖北振興正當其時。據省發展改革委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在建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1260個,比去年同期增加90個,實際到位資金2963.1億元,同比增長11.43%。
除皖北外,全省各區域板塊競相發展、全面發力,合肥都市圈輻射引領作用持續彰顯,皖江城市帶、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皖南地區協調發展,多點增長極加快構建。
結對合作幫扶 共繪一體化發展“同心圓”
加速一體化,同下一盤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也成為我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平臺和重要機遇。
去年以來,我省攜手滬蘇浙,堅持“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詞,共建共進、協力協作,産業合作成果豐碩,結對合作幫扶之“手”越握越緊,共同繪就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的“同心圓”。
項目與資本的對接如火如荼開展。在淮南英眾智慧電子終端産業園項目施工現場,一期工程正抓緊建設。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將生産高端筆記型電腦。淮南高新區主動向上海英眾伸出“橄欖枝”,多次赴滬洽談,除了實施稅收優惠政策,還以廠房定制化代建的方式,助推項目落地投産。
“之所以選擇來淮南投資,是因為這裡有良好的交通條件和完整的供應鏈體系。當地政府還有一系列扶持政策,行動高效迅速,讓我們投資信心大增。”淮南英眾智慧電子終端産業園負責人説。
大項目接踵而至,合作步伐加快邁進。據統計,2022年1月至10月,皖北八市利用滬蘇浙資金在建億元以上項目1589個,到位資金3486.48億元。
有著“近水樓臺”優勢的省際毗鄰地區,正成為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
近年來,寧滁、寧馬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加快建設。在合作機制上,滁州、馬鞍山市分別與南京市聯合成立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示範區建設;縣區層面相應成立由雙方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雙組長的建設工作推進小組。市場化運作方面,來安縣與南京江北新區、滁州市南譙區與南京市浦口區分別合資成立投資公司,負責片區投融資與開發建設。
重大項目持續發力。寧滁新型功能區圍繞“電子資訊、生物醫藥”兩大主導産業上下游龍頭企業開展招商。寧馬新型功能區堅持全員招商、産業鏈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圍繞“一高三新”産業定位開展招商。兩個新型功能區掛牌以來,累計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4個、總投資837.1億元。
在全局上謀勢,在關鍵處“落子”。安徽立足城鄉統籌、區域板塊協調協同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各區域、各領域協調發展的動力在持續輸出,“共進安徽”的一盤“大棋”正越下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