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骨幹線網初步構建 合肥"地鐵經濟"賦能城市發展

5線聯運,骨幹線網初步構建

12月19日至21日,合肥軌道交通5號線北段開展試乘活動,不少市民前來嘗鮮。

“終於開通了,以後就可以坐地鐵上下班了。”住在中國科大東區站附近的張先生,是該站首位試乘乘客。他告訴記者,為了體驗試乘第1天的首發列車,他早上不到5:30就出門了。他工作地點在新合肥六中,以往開車上班需要1小時時間,5號線北段通車後,路上至少能省下30分鐘的通勤時間。

12月23日,合肥軌道集團發佈資訊,12月26日,合肥軌道交通5號線北段將開通運營,合肥軌道線網進一步升級。

隨著5號線北段建成通車,合肥軌道交通骨幹線網初步構建完成,覆蓋合肥所有主城區,軌道交通網路效應更加突出,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軌道線網加密,無縫換乘,客流倍增效應將進一步增強。數據顯示,2016年1號線開通,單線日均客流約10萬人次;2017年2號線開通,兩條線日均客流增加到約40萬人次;3號線開通後,線網雛形基本成型,合肥進入網路化運營時代,線網日均客流60萬人次;5號線南段和4號線開通後,線網日均客流穩定80余萬人次,較開通前2021年漲幅6%,較2020年漲幅48%,線網客流穩步提升,單日最高客運量達142.91萬人次。

5號線北段投入運營後,合肥軌道五線運營,運營里程達170.95公里,運營站點133座。隨著軌道網路進一步完善,運輸服務能力將進一步提升,隨著未來疫情形勢好轉,客流倍增效應將持續釋放。

根據規劃,到2026年,合肥軌道將形成8條線並網運營,里程達到285公里,日均客流量可達200萬人以上。隨著軌道網路的完善,客流效益將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將從現在約48%提升到60%。

8線在建,“十四五”運營里程將超333公里

12月16日,由中鐵十二局承建的合肥軌道交通6號線蜀山南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截至目前,合肥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17座車站已有6座主體結構封頂,36條盾構單線區間已有3條貫通。

在省城各主要路段,軌道線網正遍地開花,大建設熱潮如火如荼。除6號線外,1號線三期、2號線東延、3號線南延、4號線南延、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S1線……一條條鋼鐵巨龍縱橫地下,全力掘進。

自2020年合肥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獲批以來,合肥軌道集團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加快項目進度,掀起了軌道交通新一輪建設浪潮。目前已形成1號線三期,2、3、4號線延長線,6、7、8號線一期及S1線“8線在建”的格局。

從2012年6月1日,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打下“第一樁”,掀開了合肥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序幕,到目前已建成投運170.95公里;在建1號線三期、2、3、4號線延長線,6、7、8號線一期工程,合肥新橋機場S1線,共計161公里、92座車站,已形成“5線聯運,8線在建”局面。截至目前,合肥軌道交通在建線路92座車站已有59座主體結構封頂。

“十四五”時期是合肥市軌道交通全面成網的關鍵時期,也是大力發展智慧城軌、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階段。隨著第三輪建設規劃項目及S1線全面開建,“十四五”合肥軌道建設投資強度持續增大。隨著新線路建成投運以及第四期建設規劃研究和報批工作的啟動,預計到“十四五”末,合肥軌道運營線路里程約333公里,建設運營總里程將超過500公里。

TOD破題,破解盈利困局

雖然地鐵具有客流集聚的天然優勢,但因其建設、運營成本高,盈利難一直是個世界性難題。在合肥市委市政府主導下,合肥軌道集團積極探索TOD等多种經營方式,盤活經營大棋。

地下停放地鐵車輛,地上是商場、住宅、公園……一度“無人問津”的地鐵車輛段,如今成為集吃住行娛等為一體的社區綜合體。隨著TOD開發的破題,未來這樣的場景將出現在合肥街頭。

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用地開發模式,以軌道交通站點為中心,以500-800米(約5-10分鐘步行路程)為半徑進行高密度開發,打造滿足居住、工作、購物娛樂、出行、休憩等需求的多功能社區。

“以往佔地幾百畝的車輛段,上面可能建停車場,土地使用率不高,TOD開發後,可以增加10萬平方米以上的建築體量。”在合肥軌道集團前期發展部負責人李慧明看來,TOD模式圍繞站點、車輛段打造高密度的商業空間,促進土地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同時有助於激活軌道自身造血功能,反哺建設運營,壯大國有資本收益。

早在2014年,合肥軌道就專門成立了合肥城市軌道交通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緊跟軌道交通線網的建設步伐,開展包括站內及附屬用房商業租賃、開發物業商業及辦公用房租賃、民用通訊資源利用、商業連接通道管理、房地産開發、P+R停車場經營等多項經營活動。

2019年9月,合肥市出臺了《關於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開發的意見(試行)》,為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開發帶來了契機。

2020年4月,合肥市軌道集團會同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等線路開展沿線土地綜合利用專項規劃編制。目前累計完成8條線、161個站點、340多平方公里沿線土地規劃梳理及優化,梳理軌道沿線具備統一規劃和開發條件地塊20余宗,其中9宗地塊已經具備與場站同步建設開發的條件。

2022年,合肥軌道TOD開發取得新進展,深圳路停車場、東至路站、華南城車輛段、甘棠路站TOD項目快速推進。通過TOD綜合開發,優化城市空間、重塑城市形態、提升城市能級,實現生産、生活、生態高度和諧統一。

“鏈主”引領,千億軌道帶動千億産業

“這款車輪是一種由金屬件、耐高溫橡膠件、緊固件等組裝而成的組合型車輪,與地鐵車輛現用整體車輪相比,減振、降噪效果顯著。與以前只用於有軌電車的綠色環保組合車輪相比,這款車輪不僅軸重大,還增加了制動功能。”今年10月份,由馬鋼交材聯合合肥軌道集團、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研發的B型地鐵綠色環保車輪正式亮相,並開展安全載客運作。馬鋼交材技術中心主任工程師劉智介紹,這款車輪顯著減振、降噪功能優異,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地鐵車輛用綠色環保車輪空白,為軌道交通行業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綠色解決方案,未來有望在地鐵車輛上批量安裝使用。

在地鐵經濟發展的熱潮中,合肥軌道集團不再僅僅扮演建設者的角色,而是積極搶抓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機遇,在推進高品質建設的同時,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鏈主”作用,更好地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帶動軌道交通相關産業集聚發展。

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拓展智慧交通應用場景,合肥軌道集團秉承合肥市“科裏科氣”的創新基因,立足自身優勢,加強改革創新,著力搭建聯動合作平臺,促進各項新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應用。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陸續與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科大訊飛、中電38所、工大高科等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在創新智慧安檢、語音智慧購票、移動過閘、智慧車站整合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十年間,合肥軌道不斷拓寬産業合作範圍、加大項目投資力度,投資總額近1200億元,投資項目超2000個。同時,合肥軌道積極發揮龍頭引領作用,主動牽頭加強産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合作,提供了多元化的業態産品項目,包含弱電整合、機電施工、車輛、裝修主材、主所施工、軌道施工等十余個類別、百餘種産品,至今已與約800家合肥本地企業達成合作,促進軌道交通産業同本土企業有效銜接,實現建好軌道工程、帶動本地經濟、服務一城居民。

截至目前,合肥軌道集團資産規模已破千億元,直接參股企業12家,間接參股企業4家,直接參股企業認繳投資額超22億元,間接參股企業認繳投資總額超3億元。按照合肥軌道集團的規劃,要進一步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引領作用,竭力打造科技含量高、競爭能力強、輻射帶動面廣的千億級産業集群,助力合肥經濟高品質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