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
分享到 0

應用創新 産業集聚——安徽蕪湖發展低空經濟 開闢穩增長“新航道”

“碰到首航特價,從蕪湖飛到了黃山,在低空飛行中欣賞到雪後的黃山美景,太幸運了。”來自成都的遊客彭喬昇驚喜地説。12月17日,從安徽蕪湖直達安徽黃山、江西上饒、浙江建德3個城市的低空短途運輸航線在安徽蕪宣機場正式開通,為發展低空經濟增加了“新航道”。

通用航空産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是低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新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加快培育海島、郵輪、低空、沙漠等旅遊業態。釋放通用航空消費潛力。

“通用航空要先‘飛起來’,才能逐漸‘熱起來’,而低空旅遊正是探索通航消費的有效途徑之一。”蕪湖市交通運輸局民航發展科科長任俊良説,“從首航售票情況來看,遊客對低空航線非常歡迎,航班全部滿員。”

應用場景創新是發展低空經濟的關鍵。任俊良告訴記者,在“低空+服務”領域,蕪湖已探索無人機物流、應急救援、農業生産、城市管理等多項低空經濟運營服務,未來還將適時拓展更多“低空+旅遊”消費場景,如開展航空科普旅遊、航空運動旅遊等。

新應用不斷拓展,産業鏈不斷完善。記者了解到,自2017年以來,蕪湖先後獲批建設國家通用航空産業綜合示範區、安徽省通用航空産業集聚發展基地等,形成了涵蓋航空新材料、通航整機、無人機、發動機、螺旋槳、通用航電、臨空經濟、低空運營等特色鮮明、自主可控的産業鏈。2022年上半年,蕪湖低空經濟産業實現産值141.7億元,增長20.5%,全年預計實現産值超過260億元。

“通用航空作為低空經濟的主體産業和關鍵支撐,蘊含著萬億級市場需求潛力及新的經濟增長點,需要持續增強創新能力,提高關鍵環節自主可控度,為進一步做大做強産業鏈打好基礎。”蕪湖市灣沚區航空産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張文昌説。

走進位於灣沚區的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製造有限公司,試飛跑道上傳來陣陣引擎轟鳴聲,換裝國産航電系統的CA42國産雙發四座多用途飛機即將首飛。

“這意味著實現通航飛機‘全國産化蕪湖造’的目標又近了一步。”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田滿林説。這家生産輕型通航飛機整機的企業是蕪湖航空産業園的龍頭企業之一。截至目前,蕪湖航空産業園已集聚核心及關聯企業近200家,形成較為完整、自主可控的産業鏈,基本實現“不出園區便可生産一架國産通航飛機”。

《蕪湖市航空産業“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緊抓安徽省成為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的機遇,到2025年初步建成低空經濟産業示範基地,培育形成2至3家大型通用航空整機製造企業,2至3家規模較大的通用航空運營企業;低空經濟相關企業突破200家,實現産值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記者了解到,12月16日至18日在蕪湖召開的2022首屆低空經濟發展大會上,26個低空經濟項目正式簽約“落地”蕪湖,總投資167.31億元。蕪湖市還宣佈,將通過完善“政府領投+企業跟投”模式,設立首支總規模5億元的政府投資母基金,吸引20億元基金投向低空經濟産業鏈重點企業,助力低空經濟加速“高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