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安徽各地各部門多措並舉 落實《快樂健身行動方案》

12月8日,市民在合肥市廬陽區全民健身體育中心(公園)內鍛鍊。該中心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是室內與室外運動相結合的現代化全民健身中心。(記者 范柏文/攝)

“健身器材就在家門口,很方便,我幾乎天天來”——

設施配齊全 運動更方便

12月1日下午,儘管氣溫較低,家住合肥市蜀山區西園街道安居苑社區牛奶廠小區的劉長桂,還是來到小區裏的全民健身苑,熟練地在智慧漫步機上鍛鍊起來。“健身器材就在家門口,很方便,我幾乎天天來!”劉長桂邊運動邊對記者説。

佔地約100平方米的牛奶廠小區全民健身苑於今年7月建成,包括智慧漫步機、推舉訓練器、自重背部訓練器、划船器、坐蹬器和單槓等器材。大部分器材配置了太陽能發電板,夜間可照明,有些居民吃完晚飯,會來挑燈夜“練”。

劉長桂告訴記者,這裡原是一片違章建築,去年被拆除後,居民希望能建設成健身場地,方便大家鍛鍊身體。安居苑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了解到居民訴求並實地走訪後,向上級提出申請並獲得支援。通過平整地面、增設健身器材等方式,這片空地如今成為小區居民經常光顧和流連的地方。

“我們街道現有7處全民健身苑。目前正逐步在老舊小區投放健身器材,滿足居民健身需求。年內,岳西新村和動力東村等小區也將建成全民健身苑。”西園街道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蜀山區已新建60處全民健身場所並投入使用。

盤活資源,完善健身設施,讓居民就近就便健身。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合肥市裕溪路高架橋下方的兩處體育遊園,只見場地均已建好,啟用在即。體育遊園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包括籠式籃球場、籠式足球場、羽毛球場、健身步道、乒乓長廊等運動設施。

“這片區域處於鬧市區,周圍人口密集,橋下空間原先環境衛生差、違章經營小攤販多,並且光照時間不足,綠化成活率低。經調研,區委、區政府決定採取‘以用代管’模式,用好用活城市金邊銀角,打造高架橋下體育遊園。”合肥市瑤海區教體局體育科副科長蔡家元告訴記者,兩處高架體育遊園的建設,開創合肥市合理利用高架橋下空間建設體育設施的先例。

據介紹,暖民心行動開展以來,瑤海區遴選3個居住小區、2個高架橋下體育園、1條健身步道體育設施為快樂健身樣板點,大大方便了市民健身運動。

“這次來參加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是為了提升自己,更科學地推廣全民健身運動”——

“專人”來指導 健身更科學

健身秧歌、柔力球、太極拳……前不久,安徽省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在蕪湖市松鼠小鎮舉行。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的學員們動作整齊,身姿靈動、狀態飽滿,用體育健身項目表演展現自己的專業技能與精神面貌。

參訓學員賈春霞是一名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她表示,“這次來參加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是為了提升自己,更科學地推廣全民健身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需要科學。安徽師範大學教授、蕪湖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會長牛芳從2006年開始指導群眾科學健身,她認為,“傳統的健身形態變了,多種多樣的健身形式出現在群眾面前。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任務是向群眾普及科學健身理念,提高科學健身素養,注重科學健身效果。”這需要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持續努力。

11月18日,蕪湖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分會授旗儀式舉行。“這標誌著蕪湖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在全省率先實現縣市區全覆蓋目標,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步入規範化、科學化管理新階段。”牛芳表示。

“快樂健身”行動開展以來,蕪湖市依託全市9000余名社會體育指導員,積極開展體育健身技能培訓。今年上半年,全市已開展各類體育健身技能培訓超過210場(次),服務群眾15.73余萬人;組織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600余名。

“社會體育指導員已經成為蕪湖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全民健身志願服務體系的核心力量。”蕪湖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呂效學表示,將更好地發揮協會專業化優勢,強化健身培訓,推廣、普及運動項目,培育打造全民健身特色品牌賽事活動,不斷擴大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

根據《快樂健身行動方案》,各地要加強對各級各類體育社會組織的引導和管理,將運動項目的推廣普及作為主要評價指標。今年以來,合肥市通過體育組織、社會健身場所、全民健身志願服務等社會力量和體育行政部門組織各級各類體育項目培訓,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快樂健身、科學健身。目前,全市成立了社會體育指導員志願服務隊伍59支,全年培訓了近3000名二級、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以及一批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

“通過人員巡查、科學宣傳等,營造出利用設施更要維護好設施的良好氛圍”——

合力去管護 運動不止步

12月13日上午,陽光和煦。記者走進蕪湖市神山體育生態公園,只見園內風景秀美,綿延的紅色健身步道為公園增添了一抹鮮艷的色彩,不少人在步道上跑步或健走。

市民沈先生正在塑膠跑道上健步如飛、揮灑汗水,他停下來告訴記者:“我幾乎每天都要來神山公園跑一圈,這裡環境宜人,塑膠地面腳感舒適,對膝蓋友好。紅色的步道修好以後,相比原來瀝青路面更加美觀。”

神山體育生態公園項目計劃總投資1.12億元,健身步道作為一標段工程,于去年10月1日投入使用。步道長約6.7公里,沿山體側鋪設2.5米寬紅色塑膠地面。公園內還建有眾多休閒運動場,已經成為附近居民健身、休閒的好地方。

不過,記者走在步道上發現,部分步道已經開始鼓包,亟需維護。“現有的全民健身體育設施維護普遍存在著‘維護難’的問題,‘重建輕管’的情況常有發生。”蕪湖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各地公共健身設施來源多樣,如政府採購後投放、體育主管部門等機構贈予、開發商或物業自行購置。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對轄區內的器材進行日常管理的責任應屬於器材接收方。但由於資金、人力、物力等限制,接收方往往並不積極,導致健身設施項目建好後交不出去、無人接管維護的難題。

設施建好更需維護好。今年蕪湖市弋江區馬塘街道弋江嘉園社區弋江嘉園一期的多功能運動場已建成並投入使用。作為屬地管理方,弋江嘉園社區黨委書記關暉認為,公共健身設施的維護需要營造齊抓共管的社會氛圍,“要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志願者、物業等力量,通過人員巡查、科學宣傳等,營造出利用設施更要維護好設施的良好氛圍。當然,如果設施需要大修和更換,相關部門不能缺位。”

持續用力,解決群眾多層次健身需求。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結合“快樂健身”行動部署,持續加強在健身設施配建工作上提質,在資源統籌方面提力,在培訓和賽事活動組織上提效,落實落細各項措施,服務好人民群眾就近健身、科學健身,辦人民滿意的體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