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性制度安排,也是兜住兜牢基本民生的保障底線,對推進共同富裕具有調節作用。
12月6日,一場送暖情行動在肥東縣包公鎮板橋社區開展。來自肥東縣益邦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的專業社工小王與困難老人一起做手工,聊天互動。參加活動的張爺爺説:“社工給我們帶來禮物,還陪我們聊天、做手工,我們感到生活很充實。”
近年來,肥東縣民政局積極創建社會救助品牌,逐步探索以“社會組織+社會救助”模式開展救助服務。“我們發揮社會組織的專業化作用,為困難群眾提供走訪關愛、心理輔導等服務,打通救助工作的‘最後一米’。”肥東縣民政局副局長張超介紹,截至今年11月,該縣通過“社會組織+社會救助”模式開展服務救助活動224場次,救助服務8061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我省各地圍繞“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注重政策銜接和優化便民服務,通過推進社會救助綜合改革、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工作,堅決守住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的民生底線。
實現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在基層建立健全主動發現機制是關鍵。在宣城市郎溪縣,民政部門為了方便管理和服務,在城市社區結合縣直單位聯點共建,建立“鎮—社區—小區(網格)—樓棟長—幹部聯戶”的“五級聯動”機制;在村實行“黨委(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自然村—‘十戶聯保’”的包保責任體系。“充分發揮1887名網格員紮根基層、熟悉情況的優勢,對網格內困難群眾出現生大病、考大學、發生意外事故等情況的,做到‘早發現、早報告’。”郎溪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長期以來,“錯保”“漏保”問題困擾著社會救助的發展。對此,我省積極借助數字化社會治理手段,建立動態化貧困研判和預警系統。截至12月8日,全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平臺動態監測254.6萬低收入人口,其中低保對象197.7萬人,特困人員33.6萬人,防止返貧監測對象17.5萬人。“通過建設社會救助大數據資訊系統和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資訊平臺,建立低收入人口數據庫,實現了救助對象的精準監測、及時救助。”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處長周小平表示。
積極推動發展型社會救助,堅持政府主導,多方力量參與,把兜底保障兜牢兜好。近年來,六安市紮實推進全市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創新工作,將村(社區)互助社建設作為重點,建立村(社區)“救急難”互助社制度,設立“救急難”專項資金,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創新打造“政府救助+慈善幫扶+自助互助”新模式,努力用最低成本克服資源緊缺難題。今年,六安市舒城縣柏林鄉響井村村民張大嬸因身患乳腺癌,家庭生活困難。響井村“兩委”了解情況後,按照政策及時為其申請了最低生活保障補助和“救急難”資金,幫她渡過難關。“我現在正積極接受治療,爭取早日康復。”張大嬸説。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我省以社會救助綜合改革為抓手,逐步建立起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層分類救助體系。截至目前,全省103個縣(市、區)已完成低保審核確認權下放工作,佔比達99%。全省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達到731.9元/月、721.7元/月,分別比2021年同期增長8.1%、6.6%。“我們將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民政職責,紮實推進社會救助工作改革創新,把民生底線兜實兜牢。”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